本帖最后由 jy02150795 于 2010-9-22 10:29 编辑
从球的物理效果来讲,WE的短离距传球速度过快过平。这不是一个大问题,只需要修改下几个参数就能解决。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konami不去修改,难道是为了向游戏速度妥协么。FIFA的旋转和弧线的关系控制的不是很好,有的球旋转不大,弧线却很明显(其实FIFA的球弧线都特别大,比如下底传中的时候)。这个问题从引擎制作的角度来讲可能更难修改,涉及到更底层的问题。当然两种球路孰优属略还要看个人喜好。WE 2011的球运动轨迹在向FIFA靠拢,也是为了争夺FIFA的市场做出的改变。 说到人物建模,FIFA要好一点。WE 2011 demo里还有些许的穿越球,特别是脚下的接触,经常带来黑哨。FIFA也有判定错误的时候,但不多。人物的动作捕捉,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神奇,纯粹就是一个烧钱的玩意儿。EA怎么说也是体育游戏界的老大,做了这么多年的各类运动游戏,财力和经验比konami丰富的多,这点从FIFA 9X的时候其实就一直很有特色。WE要想在这方面赶上去,只能砸钱。 另外楼上有朋友发的FIFA手球视频,实况里也都有,有个人的头像就是用手去挡球的GIF。穿越这些问题一般只出现在特定的碰撞场合 另外一个谈到的比较多的,就是AI引擎。我认为AI引擎是两家公司设计理念的最大区别。从FIFA的角度来讲,默认的AI十分聪明,该前插的,该补位的一个都不差,这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玩家。对玩家来说,他只要控制好自己的球员就行,有点像普通的数码相机。而WE一直希望能够让玩家踢出自己的风格,把AI的许多参数交给玩家自己设置。比如2010和2011的战术面板的改进,都是为了让玩家亲自来选择球队风格。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缺点也是难以避免:在如今技术不够发达的时代,过多的AI参数变化,会导致球场上AI逻辑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原本应该空位前插的,战术上又设计了不要过于突前,这种矛盾时有发生。电脑毕竟不像人脑聪明,这种时候AI的行动多半会被玩家骂死。所以我说WE像单反,一个设计不成熟的单反。 顺便提一句,WE 2011 demo里巴萨的默认阵型太密,support range小,换位和后排插上很高,所以人经常堆在一起。把以上四个参数改一改就没这个问题了。 FIFA 从09到11,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和PS2时代的WE是一模一样,马上要面临的是成功后的一个瓶颈期。而FIFA做的事,竟然也和那时的WE相同,把新的引擎跨平台到了PC上。所以等FIFA到下个引擎的时候,它也一定会考虑加入更多可变的AI,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而对于WE, 今后的发展肯定是围绕动作捕捉和AI引擎的完善。 两个游戏最终会越来越像。这并不是谁抄袭谁的问题,只是博弈的结果,和nike与Adidas的店总是开在同一个地方同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