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57|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胆猜想——L2的本质其实就是去除“进攻”“防守”两项能力对断球过程造成的自动修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4 03: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qq0414 于 2012-2-21 03:37 编辑

发在主区貌似没人看。。。还是发这里来吧~


大家知道,L2可以大大提升抢球能力,甚至可以透过对方的身体,直接抢到身体后面的球~  这是什么道理呢?







刚才我在能力解释区看到这样一篇帖子,是讨论关于“进攻”“防守”两项能力的具体作用。

这里有两派观点,一派观点认为,这两个能力只影响不受玩家控制的AI队员的跑位能力。

第二派观点认为,这两个能力,不但影响AI队员的跑位,而且影响球员一对一断球时的能力。

http://bbs.winning11cn.com/viewthread.php?tid=825763&extra=page%3D1


个人是支持第二派观点的,我认为,这两项能力,在近身抢球的时候非常的重要。在其他能力相同的情况下,进攻者的进攻能力和防守者的防守能力的差距越大,那么进攻者对球的保护能力就越强,防守者就越不容易抢到球。


举个例子来说,你的攻击很高,对方的防守很低,那么,只要你带球,对方在你的侧后方,就很难抢到你的球。相反如果你的攻击很低,对方的防守很高,那么,即使对方处于你的侧后方,也可以隔着你的身体,直接断掉你身前的球。而TOP级的电脑,在这项能力上的作弊非常的严重,远比速度和平衡严重得多。。。。所以我们经常看到,TOP级的电脑,在你的身后轻轻擦一下,你的球就丢了。而你去抢劫电脑的球,却非常的困难,一定要位置非常的好,正对着球并且离球很近才能抢下来。这就是很多人说的“玩家只能抢身前的,电脑全身都能抢球”。


那么,现在,不停的按L2,会出现什么效果?双方的攻击和防守能力对断球的自动修正效果都消失了,进攻者带球时对球的保护能力也就消失了,所以,你也可以轻而易举的从背后抢下电脑的球,这就是用L2增强断球能力的道理了。


那么,L2在进攻的时候该不该用呢?个人认为,跑起来的时候可以多用,慢下来的时候要少用。因为,速度慢的时候,主要就是靠身体来掩护球,现在护球效果消失了,很容易被对方贴上后背,然后就丢球了。而且经常是球丢得没脾气,往往是一点不在意的时候突然一下就没了,自己还没反应过来(就像上面几张图里的电脑球员一样)。但跑起来之后就无所谓了,一来速度本来就快,不容易被人追尾(背后断球必须要贴紧身体才行)。二来,L2把所有人的防守效果的自动修正去除了,也就削弱了对方后卫的防守中的跑位能力,也就是削弱了后卫的上抢意识,减少了自己被N人围殴的可能性,有利于前锋的突破。  所以,大家在跑动中按住L2带球,会相对比较不容易被协防的人跑过来断球。


接过顶球的时候按L2往往会提高接球的效果,这同样是由于L2消除了后卫的防守跑位能力,从而削弱了后卫的接球意识,所以,在争抢五五机会球的时候,不停的按L2,经常会出现电脑后卫主动把球让给玩家的现象。这并不是说L2增强了玩家的卡位能力,而是削弱了电脑后卫的接球意识,所以用手控方向的玩家相对更容易接到球。如果对手是人,用手控后卫的跑位,那么你按L2就没有任何效果。


另外,射门的时候用L2,可以削弱后卫对射门的干扰效果。从而提高射门质量。这是什么道理呢? 实际上,我们平时射门的时候,如果身体侧面或者后面1米之内有后卫,即使没有发生身体接触,他们也会影响我们的射门效果。这其实也是“防守”这项能力值带来的效果。而如果我们按了L2,那么这项效果就消除了,射门精度就提高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 收起 理由
YUSAGAYU + 1 算是一个比较有理的关于L2的猜想吧~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0-11-14 09: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qq0414 于 2012-2-21 03:37 编辑

支持LZ研究~~~~   话说其实技术区看的人虽多。 回帖的人较少~~~















3#
发表于 2010-11-14 09:29 | 只看该作者
相对来说,这种L2的判定,或许是跟这代L2和假动作联系在一起有一定的关系吧。相对来说,电脑遇到假动作,更加容易痴呆性,但是理论上来说,似乎加L2的假动作,没有表现出比没有L2的假动作更加让对手痴呆的情况。不过LZ的猜想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4#
发表于 2010-11-14 10:28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觉得 所谓L2就像是明确化的“身体按键”  我的意思是 一般抢球的时候都是先用身体扛住再伺机断抢 进攻时有身体接触时也是一样 我用L2的体会就是无论进攻还是防守 与对方球员身体有接触时点L2有效 如果自己速度和平衡能力高 容易撞开对手 先点L2用身体挤一下再点叉来抢球效果会好得多 当然时机把握不准的话L2非常容易造成犯规 甚至是进攻中自己带球时
5#
发表于 2010-11-14 10:35 | 只看该作者
:bz2:
6#
发表于 2010-11-14 14:33 | 只看该作者
恶搞
7#
发表于 2010-11-14 15: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xt1222 于 2010-11-14 15:03 编辑

这个猜测可以接受,比L2幻觉流靠谱很多

L2对射门的影响我觉得还是幻觉流,但是是否影响 防守队员的封堵能力 或者 防守队员对射门者的干扰程度 这2点设想值得去测试一下。

而L2对于盘带和断球的影响,我没有做过认真测试,也比较难测试。
L2对护球和断球的帮助似乎是有,感觉上是类似在欺骗电脑AI(让电脑控制的人对你的操作判断失误),而不是真的效果加成。有时间LZ可以人人对战的时候试试,和人机会不会有不同

L2本作明着的功能也就是手动传球和切换特殊假动作。基于LZ的猜想感觉和手动传球的特点有交集。

手动传球的主要意义:传球时候,大幅度地屏蔽AI的协助锁定。这个特性一定意义上也就是绕过了一些数值对球效果的算法影响。  (AI协助锁定传球的特点就是,准度线路等等受到数值影响)
如果除了传球,连盘带和断球也受这个L2绕过算法的特性影响的话,结果就和LZ猜想有一定相似性了
8#
发表于 2010-11-14 15: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xt1222 于 2010-11-14 15:12 编辑

另外,进攻和防守两个数据其实是“加成类数据”

如,“进攻”高的人,在与进攻有关的动作(射门,传球,争抢位置,判断落点,二分之一球争夺等,不包括速度)的时候,这些数值有相应的暂时加成。也就是说,进攻高的人射门瞬间的能力比他实际的射门数值更高(相对的,同样射门数值,但是“进攻”不高的人,如后卫们,他们射门时候基本就是看真实的射门数据了)

当然也可以理解成百分比,思路差不多

另:所谓进攻有关的动作 和 防守有关的动作,其实可以简单的看做:玩家有球状态的动作 和 玩家无球状态的动作。
9#
发表于 2010-11-14 15:3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研究!这代的L2确实是不一样!以前几乎是不用L2的!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4 1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zxt1222

对了,跟L2的无修正手动传球有点类似,其实我最初就是从这里受到启发的。
11#
发表于 2010-11-14 2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zxt1222

对了,跟L2的无修正手动传球有点类似,其实我最初就是从这里受到启发的。
BKVM1 发表于 2010-11-14 19:08



    就剩测试了,测试起来也很有难度
L2传球的原理大致是屏蔽了“短传精度”“短传速度”“进攻”。

那么,L2对于盘带是否是屏蔽“盘带精度”“盘带速度”“进攻”,还是单纯屏蔽“进攻”?
   如果是单纯 屏蔽“进攻”理应是盘带能力变差
   那么用L2护球更好的原因就不是盘带能力的提高了,而可能是L2造成电脑对你的盘带判断出现BUG,从而AI发傻

射门也是类似,假设L2射门存在。L2对于射门是屏蔽了“进攻”数值的起效,那么射门质量理应只会降而不会升。
那么L2射门效果好的原因也同样不是射门质量的提高,而可能是干扰或欺骗了电脑门将的AI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4 23:10 | 只看该作者
就剩测试了,测试起来也很有难度
L2传球的原理大致是屏蔽了“短传精度”“短传速度”“进攻”。 ...
zxt1222 发表于 2010-11-14 20:51



进攻能力影响盘带和射门这点我不敢苟同。

我认为,进攻能力越高只是说对方同样的防守能力对你的盘带和射门造成的负面影响越小。

如果你的进攻是1,但是身体周围没有人干扰,肯定比进攻99但身体周围有人干扰(即使干扰的人的防守力只有1)的人的盘带和射门效果好。

如果用L2把对方的防守对你的干扰消除了,即使你的进攻同时也被消除了,你依然还是赚了。
13#
发表于 2010-11-14 23: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xt1222 于 2010-11-14 23:28 编辑
进攻能力影响盘带和射门这点我不敢苟同。

我认为,进攻能力越高只是说对方同样的防守能力对你的盘 ...
BKVM1 发表于 2010-11-14 23:10


这就是“加成”还是“百分比”的区别了。无从考证了
K社的解释很模糊,他就说了类似“加成”“增强”的意味

打个比方,进攻80 射门精度80的球员,如果是"加成"算法,公式就类似 为8+80=88(进攻的加成折算+基础射门精度)
                                                  如果是“百分比”算法,    公式就类似 为80% X 80=64(进攻的加成比例 X 基础射门精度)

你的说法是偏向于“百分比”,而且这个“百分比”加入运算之前,还要和防守队员的数值如“防守”做一下比较和抵消


在争夺落点 盘带,断球上,而我偏向于“加成”,游戏里这类情景的各种争夺球,各种对抗,其实就是1和0,也就是正负两个结果,我偏向于AI是比较大小来决定的是1还是0的。
另外,我偏向认为“比较大小”之前,“加成”或者“百分比”已经折算好了。(不同于你的“先相减然后再计算的思路”)



至于说射门(包括传球)的干扰问题,你的猜想我觉得比较合理,因为射门效果是分档的,分档次就不能单用比较大小了,具体赋值就很重要。
(进攻-防守)% X 数值这种思路可行性 就比较高
14#
发表于 2010-11-14 23:43 | 只看该作者
:bz36:你们对判定的想法还真是专业。。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0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KVM1 于 2010-11-15 00:14 编辑

回复 13# zxt1222


FIFA的抢点才是1和0的关系,实况的抢点肯定不是。 A彻底的抢到点,B彻底的抢到点,中间还有一系列的过渡状态:

比如说,A抢到点,但是被B小幅度的干扰,结果勉强顶出一个好球,进了。
A抢到点,但是被B干扰得很厉害,结果顶出一个飞机,没进。
A和B恰好势均力敌,都没抢到点,球直接落地了。

反过来,如果是B抢到点,也可以分成这些情况。
   

对抗也是如此——比如A带球B抢球,A直接摆脱B,B直接把A断下,这只是两种最极端的情况。除此之外,中间的过渡状态有:

A扛着B跑了10米远,然后成功摆脱。
A扛着B跑了20米远,然后被B断球了。
A扛着B跑了30米远,还是没分出胜负,直接出了底线。
。。。。。
等等


另外,我一直认为,进攻能力,是你身体周围有人用“防守能力”来干扰你的时候才会起作用的。如果你身体周围根本就没有对方的球员,那么无论你的进攻能力是1还是99,都不会影响你的带球或射门。

不信你在练习中去实际感觉一下,完全没有差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