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传接球与球员数值问题 自从11之后,在传球辅助系统的淫威下,球员被迫被改造成了吸铁磁,停球转身什么的都变得无节操了,无论是马斯切拉诺还是赫迪拉,接球转身瞬间变哈维都是常有的事,事实告诉我其实世界是美好的,k社是善良的。但事实是残酷的,我的常识告诉我人与人是应该有区别的,德国人和西班牙人停下同一个球的效果是很大的。在这种磁铁的影响下出现了一个又一个一脚传球如同打乒乓球的球队,这叫西班牙情何以堪,拉玛西亚情何以堪!快速而准确的连续传球是十分考验球队的配合默契的,三两脚可能还行,可是整个进攻都这样巴萨都做不到。因此我认为k社在处理接球问题应该更开放些,无论是传球距离和出球力度,以及周围对手的逼抢都会导致接球的偏差,而不是说有人都变成吸铁石,既然开放了传球的自由度,就应该在接球上有更多的应对方法。接球的零失误会导致球场上的意外因素变少,而传球的乒乓球化会导致比赛的节奏不真实。 前几天看到论坛里有个讨论以前实况比较优秀的设计而现在却消失了的帖子,我感慨万千。k社在学习EA的长处之时,往往丢弃了自己的经典,这是大势所趋吗?那个帖子里提到的一点是六边形设定,其实本质上,我并不认为现在的ABCD评价和六边形有太大差别。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总评数值上。一个球员你可以给他定性,但是无论如何怎么能给他定量。我们可以判断他是技术性,速度性,力量型,灵巧性等等,那你如何用数值比较不同类型球员的高低?比如上赛季切尔西的德罗巴和托雷斯,撇开状态问题,在常态下你说是德罗巴和托雷斯谁的总评应该高。只能说德罗巴适合切尔西的战术,托雷斯适合我的战术,但他们究竟是同级别的球员,总评来个A级不就ok了?弄出个总评来,在加上查看数值的不便,导致我们越来越不研究球员特点,而单单是只是看个总评了事,这明显不利于战术的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