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qq0414 于 2012-2-21 04:31 编辑
(WE2010)我在用3-2-2-3 三个CB 两个DFM 两个AFM 三前锋中间是CF 两边是SS。(后卫 后腰 前腰 全部平行站位,SS拉到大禁区两边,CF拉到AMF中间前方)
进攻:
双AFM不理想。。总觉得进攻中找不到重心。到是两个SS作用很大。CF更大的作用是个墙,起个牵扯作用。这个阵型能很好的在中路压上进攻。尤其是反击速度打的很快。 两个SS是这个阵型的关键。SS能把对方边路扯的很空。加上中路还有个CF,对方防守起来很不爽,尤其是在断了对方后腰球开始加速进攻的时候,一般过了中场开始传球找人地图上都会有1-3个接球点,而且这款足球比上代弱化了身体的抗拉扯性,所以更容易打出精彩的配合(用完全手动的朋友会比上一代还手疼,呵呵)。这个阵型更容易打出单刀球。。
防守:
三后卫的防守边路永远是开阔地,怎么调都没用,但是中路的防守永远比四后卫多一个人,哪怕四后卫全调成CB。而且容易造越位,(后卫越少越容易造越位)。这个阵型两个AMF防守很积极,往往都防到本方大禁区两侧。而且SS回防也比较积极,(我设置为防守强度最低,他们依然防守很积极)。 两个DFM很关键。DMF不能轻易被过,也不能轻易丢球。因为三个CB中,居中的那个CB很容易补两个DMF失去防守后位置的,一旦剧中那个CB出来防守,对方最终还把球传出来了,这情况后防就危险了,无论是边路传中还是中路直塞,对方都能威胁到自己的球门,尤其是边路传中, 因为两侧的CB在争顶选位时很少能补到居中那个CB的位置。
这个阵型的缺点及优点:
门将开球时,因为没有RB 所以CB出球点比较现实的只有DMF,或者往前带球,直接从边路传给SS(但比较危险)。因为AMF在对方中场都站好位的情况下很难接应到传球。这里特别说下DMF,这个位置在接到后卫传球的时候必须控制好,因为这个阵型的进攻发起点是DMF。 看似DMF是防守型后腰,其实是中后场发起进攻的支撑点。只要DMF稳妥的拿球转移过中场,这时中路有双AMF,边路有SS。这样出球点就多了,切记不要轻易直接直塞CF,不然你的进攻就打不起来了。CF直接拿球时,身后的AFM跑位会有问题。一旦AMF压上,而CF又把球丢, 这样对方进攻时你就少了第一道AMF的防守,对方进攻能提上速度,而且出球点也变多了。CF的作用是完成中路联歇形成最后致命一击的位置,跟AMF或者SS做二过一或者二过二的。SS在进攻中扮演的角色很重要因为三后卫阵型中舍去了RB的存在,所以SS是这个阵型的唯一边路进攻发起者。SS发挥正常的比赛,赛后数据统计,其中一个SS跑动距离必定大于110/km.另外一个不会低于75/km。(如果你重点使用其中一个SS跑动距离大于150/km,那另一个肯定相对的低了。)。SS能牵扯对方的防守,而且两边路的进攻跟反击是3-4-3阵型最犀利也是最华丽的地方。 由于三前锋的存在,AMF的进攻相对弱化,基本上都是在中圈到对方大禁区这四十米内活动。中路进攻是最难打的,但只有中路进攻队员前压,对方防守才能吸引到中路,这样才能给两边的SS创造出空间。
这个阵型打下底传中不行,常规运动战中进头球率太低。前锋的固定站位就不是利于争顶的位置。两个SS必须用突破能力强的人,不然这个阵型就“死”了。两个SS突不起来,这比赛就很难打了,没有进攻节奏了。
总结:3-2-2-3 是个全攻全守的阵型。很适合打短传配合。 2010防守起来比2009要难些,所以这款更适合打进攻,状态好的时候很容易打出大比分。倒是0:0的比赛现在越来越少了。
球员推荐:SS: 拉维奇+萨拉特 阿根廷双煞边路能力真的很强。
现主力配置: 拉维奇 (←↑) 埃托奥(↑→)
米利托(V)
斯内德 () 莫塔(^)
梅洛 (^) 扎内蒂(^)
卡拉格(^) 维迪奇 (↓) 卢西奥(^)
塞萨尔
注:"^" =箭头左下右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