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ianzhang198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S4] 实况史上最让玩家手感评价发生神奇逆转的补丁出现 ? EXE1.02 有门。。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5-10-29 18:23 | 只看该作者
dianzhang1983 发表于 2015-10-29 14:17
的确,防守站位比之前有更密集,自动补位有加强,主要就是减少前场拿球无脑射的成功率
PS4主机版带球, ...

仔细试了一下,发现现在的90度变向“长按”,某些情况下确实依旧还是2段动作
不过和1.01不同的是,现在的2段里,前一个动作大、后一个小,而且动作甩出的距离减短了。


点评

甩的幅度减小 甩的衔接速率减慢 整体比赛节奏减慢 热身赛默认白色球,AI逼抢不紧情况下 ,操控感最扎地。。 一旦进入联赛,AI紧密压迫,节奏加快,该滑依然滑。。 但整体比赛体验不像1.01那样,大部分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29 20:50
32#
发表于 2015-10-29 18:23 | 只看该作者
PS4的补丁就是这么霸气
33#
发表于 2015-10-29 20:16 | 只看该作者
dianzhang1983 发表于 2015-10-29 11:55
人体重量感回归
节奏变慢
滑步感大幅修正

可是依旧滑冰啊

点评

彻底推倒原先的总体盘带设计那就是厕所不点灯---摔屎 目前只是把原先太过滑腻的衔接动作减帧处理,整体盘带速度减慢一拍。。 如果你有一个力度感应不错的手柄,摇杆轻推(不要每次一推到底),可以感觉到一微妙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29 20:27
3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20:27 | 只看该作者

彻底推倒原先的总体盘带设计那就是厕所不点灯---摔屎
目前只是把原先太过滑腻的衔接动作减帧处理,整体盘带速度减慢一拍。。
如果你有一个力度感应不错的手柄,摇杆轻推(不要每次一推到底),可以感觉到一微妙的变化处理
反正我1.01带球跟套个烫脚的地雷似的,各种不稳
1.02一上手总算可以稳住节奏,能慢下来,就是进步

键盘操控估计体感变化不甚明显吧。。

点评

也能感觉到一点,就是球有点黏脚了,盘带不会很容易被断,当然也就能稳下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29 20:32
35#
发表于 2015-10-29 20:28 | 只看该作者
zxt1222 发表于 2015-10-29 18:10
这个2011 2014体系的设计本来应该是更先进的,节奏变化多,动作分支多
但是2016这代球速、人速的基数太 ...

2011我没感觉到有强调<L1+L1的拿球前期“两段”式变向/变节奏>的操作(而且2016还让防守端的“重心”来配合了这类操作,和2015相比,模拟的晃对手重心从“游戏操控和观感上”也更自然,更让人信服,成功率也更合理),当然单论盘带,我也觉得2011很有意思;但对于一个游戏,显然单论盘带没什么太大意义,尤其是2011其它一些过于低级的问题。

2014的话。。。就略过了吧,你只让比亚迪造轮胎的话,估计他们还有希望比迈巴赫做得还好。

2016的外媒预评,当时读过一篇涉及了2016这个盘带点,但貌似评者说得(或者说玩得)还不够清晰,而我读得也是云里雾里。不过他当时那皮尔洛举例,确实勾起了我很多浮想,现实中皮尔洛那种看似信手拈来背身拿球摆脱,实况一直没能体现出来,直到2016的这个操作的出现。

点评

另外,说道2011,当时的1个主要的诟病: 防守容易漏过直塞球 其中防守问题其实就和盘带的多段设计(动作取消设计)有关 当时2011的防守操作为了针对这个多段盘带的设计,做了一个特殊的防守AI,这个防守设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29 22:22
2011主要是动作捕捉没有现在好,看上去不明显,其实那时候短按、长按的已经可以控制盘带的趟球幅度了。 2014的话1.06以前的版本就和2016的1.01动作设计如出一辙,只不过2014的慢很多(比较合理)、而且球比较贴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29 22:09
36#
发表于 2015-10-29 20:32 | 只看该作者
dianzhang1983 发表于 2015-10-29 20:27
彻底推倒原先的总体盘带设计那就是厕所不点灯---摔屎
目前只是把原先太过滑腻的衔接动作减帧处理,整体 ...

也能感觉到一点,就是球有点黏脚了,盘带不会很容易被断,当然也就能稳下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20: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ianzhang1983 于 2015-10-29 20:51 编辑
zxt1222 发表于 2015-10-29 18:23
仔细试了一下,发现现在的90度变向“长按”,某些情况下确实依旧还是2段动作
不过和1.01不同的是,现在 ...

甩的幅度减小
甩的衔接速率减慢

整体比赛节奏减慢

热身赛默认白色球,AI逼抢不紧情况下 ,操控感最扎地。。
一旦进入联赛,AI紧密压迫,节奏加快,该滑依然滑。。

但整体比赛体验不像1.01那样,大部分时间是鸡血,1.02更有整体控制感。。
1

点评

节奏肯定是稳下来了 个人觉得球速适当在修一下,这个版本就很不错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29 22:24
38#
发表于 2015-10-29 22: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xt1222 于 2015-10-29 22:16 编辑
mondrovic 发表于 2015-10-29 20:28
2011我没感觉到有强调的操作(而且2016还让防守端的“重心”来配合了这类操作,和2015相比,模拟的晃对手 ...

2011主要是动作捕捉没有现在好,看上去不明显,其实那时候短按、长按的已经可以控制盘带的趟球幅度了。而且2011当时的盘带有个特色就是可以动作片段之间组合(某些动作做到一半可以用别的动作取消),而且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模拟重心。


2014的话1.06以前的版本就和2016的1.01动作设计如出一辙,只不过2014的慢很多(比较合理)、而且球比较贴脚(不太合理)

2014的1.06以后就和2016的1.02很像,2段式简化回传统的2013式。

(2016的盘带可以说是2014的活力增强版,提高了动作速率,加大了人球分离)


这个两段式多段式设计就像是K社(从WE6或者说WE9开始)遥不可及的梦想一般,一直想着要去实现,但是一次次都成熟或者不讨好。



39#
发表于 2015-10-29 22: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xt1222 于 2015-10-29 22:25 编辑
mondrovic 发表于 2015-10-29 20:28
2011我没感觉到有强调的操作(而且2016还让防守端的“重心”来配合了这类操作,和2015相比,模拟的晃对手 ...

另外,说道2011,当时的1个主要的诟病: 防守容易漏过直塞球


其中防守问题其实就和盘带的多段设计(动作取消设计)有关

当时2011的防守操作为了针对这个多段盘带的设计,做了一个特殊的防守,它和之前与之后的实况、fifa都不太一样 (当时fifa还没有策略防守)
2011的防守 “X+方向”是一个间于 fifa策略防守和实况传统防守之间的AI,  可贴身、可预判、可对抗,本来想法是非常先进的。

但是K社在做这个防守AI的时候太过于注重1v1盘带的防守,而在拦截传球方面疏忽了,导致只要是传球数值不低(75以上)的直塞很多球要求防守方操作十分精确,也就是不仅仅要站住位置,还要准确的按X+方向。
然而很多直塞速度很快,玩家根本来不及操作,硬生生就穿人而过了

点评

漏球是问题之一,貌似更多应该和ai设计的缺陷有关。我不高看2011的原因还可以列举一些(3O, CB回追梅西等等),归根结底:作为游戏,游戏性的基本面出了明显,甚至是低级的问题。 当然,如果我们现在回看,2011对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30 00:00
对,在2011hold up play 基础上后来就增加了2X断球 不过2X判定的尺度也是个问题,一度范围太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29 22:44
40#
发表于 2015-10-29 22:24 | 只看该作者
dianzhang1983 发表于 2015-10-29 20:50
甩的幅度减小
甩的衔接速率减慢

节奏肯定是稳下来了
个人觉得球速适当在修一下,这个版本就很不错了
41#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22: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ianzhang1983 于 2015-10-29 22:49 编辑
zxt1222 发表于 2015-10-29 22:22
另外,说道2011,当时的1个主要的诟病: 防守容易漏过直塞球

对,在2011hold up play 基础上后来就增加了2X断球
不过2X判定的尺度也是个问题,一度范围太大

而实况对于身体本身阻挡面积的运算也比较诡异,球星再瘦,防守面积也不一定小。。
实况数据作用第一,物理运算方面还是一道坎儿
42#
发表于 2015-10-29 22:58 | 只看该作者
马夏尔还在摩纳哥啊?
43#
发表于 2015-10-30 00: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zxt1222 发表于 2015-10-29 22:22
另外,说道2011,当时的1个主要的诟病: 防守容易漏过直塞球



漏球是问题之一,貌似更多应该和ai设计的缺陷有关。我不高看2011的原因还可以列举一些(3O, CB回追梅西等等),归根结底:作为游戏,游戏性的基本面出了明显,甚至是低级的问题。

当然,如果我们现在回看,2011对目前的这套实况假动作系统有奠基性的地位(包括你很重视的盘带),所以我理解你的高看。

至于2014,我就只有“de syshshhagagshBabbXbxbzba”了。

点评

2011的几大问题 1)加速体系做的活力不足、爆发力感不够 (存在刻意的限制速度) 2)低速盘带过于拖沓,操作难度偏大 3)防守漏球 不过总体来说2011的人和球的质感非常好,步点扎实,人接停转动作不会有乱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30 00:09
44#
发表于 2015-10-30 00: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xt1222 于 2015-10-30 00:14 编辑
mondrovic 发表于 2015-10-30 00:00
漏球是问题之一,貌似更多应该和ai设计的缺陷有关。我不高看2011的原因还可以列举一些(3O, CB回追梅西等 ...

2011的几大问题
1)加速体系做的活力不足、爆发力感不够  (存在刻意的限制速度)
2)低速盘带过于拖沓,操作难度偏大
3)防守漏球

不过总体来说2011的人和球的质感非常好,步点扎实,人接停转动作不会有乱动、乱来的现象,很经得起推敲
球的物理性也很不错。
现在去看2011的录像也不会觉得很难受。
当时就觉得2011作为单人操作也许有点难,但其实很适合做11v11的模式,人的建模碰撞面积很完整,防守的微操特别重要,进攻也很难用速度简单粗暴。
以上的优点很多在现在的pes里是有退步的

说到这,我突然想起来,2011和今年的fifa16在外媒评论中都提到一个评价“缺乏活力”,场面和节奏也不容易开放,这还是最后2011的风格没法坚持的主因。

点评

我觉得你还是过于迷恋“绝对严谨的盘带体系了”。眼下的所谓的盘带退步,拿来和其它的整体和细节的进步来对比,可能连瑕不掩瑜都算不上。(所以我真的没太介意2016的滑步。。。) 我不是英超球迷,但是我记得前两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30 01:08
45#
发表于 2015-10-30 01: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zxt1222 发表于 2015-10-30 00:09
2011的几大问题
1)加速体系做的活力不足、爆发力感不够  (存在刻意的限制速度)
2)低速盘带过于拖沓 ...

我觉得你还是过于迷恋“绝对严谨的盘带体系了”。眼下的所谓的盘带退步,拿来和其它的整体和细节的进步来对比,可能连瑕不掩瑜都算不上。(所以我真的没太介意2016的滑步。。。)

我不是英超球迷,但是我记得前两年看了一场打鸡血的曼联对利物浦比赛,我当时的感觉:2013好慢,好细腻哦。真的,我没开玩笑。当然那是那是打了鸡血的英超场次(但最近阿森纳打曼联也可以再次提醒我们现实足球可以有流畅,进球多容易)。

我记得看推特上Asim Tanvir对fifa16评测的标题:“足球游戏,不该是一个过于复杂的东西,但不幸地是,fifa16让玩游戏变成了一件或许复杂的事” (这里一些老玩家对于实况R3的态度可以侧面佐证,他们确实很不喜欢复杂的东西,即便R3已经很不复杂了。。。)

还有另一处关于2016的评论:“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貌似就是一些零敲细打,但最后出来的效果就是'对了',天晓得他们背后花了多少功夫在反复调试”

点评

“盘带是AI正常的基础之一”,这个由2012 2014这个两个反例,2011 2013 2015这3个正例,有所说明 另外脚下扎不扎实还关系到踢起来的心情,过去的fifa和2016的1.01真的很有难受的感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30 01:3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