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anfan5555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FIFA13销量居然破6000000套了,送精彩视频!

  [复制链接]
46#
发表于 2012-11-7 08:42 | 只看该作者
“AI行动取向、传中线路以及效果、防守态度、二点控制范围”这些上层判定在11VS11里,都是由玩家完成,有什么问题?11VS11的时候,关键在于不同球员各个数值的不同要能在游戏里体现出来,比如一个控球90,一个控球70,那么在2个玩家分别操控这2个球员的时候,得体现出90和70的区别。而什么二点控制范围和防守态度、行动取向一样,是由系统在控制球员,自然需要一些修正,而现在这些东西分别由玩家去操控了,就不需要修正了。
就好比一个球从2个球员中间穿过,系统会自动改变玩家控制的角色,变成这2个球员中的一个,那么系统选择哪个球员,这是系统选择的问题,其中牵涉到的问题就很多,比如这时候阵型是偏向进攻还是防守,跑位是交叉跑位还是什么跑位,等等等等,这才牵涉到你说的什么沙箱之类的东西(有没有另说),但11VS11,这2个球员分别由2个玩家分别操作,系统选择的部分直接就跳过了,哪里牵涉到什么修正不修正的。
47#
发表于 2013-1-29 13: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xt1222 于 2013-1-29 14:21 编辑
“AI行动取向、传中线路以及效果、防守态度、二点控制范围”这些上层判定在11VS11里,都是由玩家完成,有什 ...
truecuren 发表于 2012-11-7 08:42

这个前面恢复fan55的时候说提到过了,10V10的时候,大部分的AI都没了,但是基本的判定算法依旧在。
判定是可以理解为瞬间的打分。(结果可能是唯一解,也可能是一个库中随机抽取)。比如射门的时候是踢出高质量射门、还是绵软无力;  出脚断球是断到球了、还是漏过。

球的修正其实还在,所以还是跳不过系统的

然后说说“AI行动取向、传中线路以及效果、防守态度、二点控制范围”这几点在10V10中的情况
1)AI行动取向:没有,由玩家控制。  (在某些局部比如抢点的瞬间,其实是有微小的修正的)
2)传中线路以及效果:判定对其有影响。 理论上使用手动传球就可以全全绕过判定干扰,但是现在的全手动传球修正程度还是不小了
3)防守态度:位置上由玩家全全操控。1V1防守的话,可以很大程度上不依赖AI,但如果进入策略防守状态(这属于一个小的AI集成包)其实就是陷入判定以及事先设置好的AI中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完全无操作的情况下,球员是有小小的”基础防守半径“的,进入这个小半径内的话,其实也是激发了判定的。会有半自动的的防守应对)。1V1的防守上判定其实是绕不开的,只能是尽可能的自由化、物理化。
4)二点控制范围:人的位置是由玩家全全操控的。 但是球被解围出来的一刹那其实是一个”传球的判定“(记得某代FIFA解围球成单刀的问题么?),而这个解围(传球 )的落点范围则是之前就判定好的,是根据(踢球、等球的攻防双方)球员数值计算出来的,是有倾向性的。这个就是判定在10v10中的残留。
如果经常看FIFA ol 10v10的录像的话,你会发现从11到13,只要大家小人数值都练上去了以后。解围球的落点都是比较可控的以及很大几率是直接找人的(当然确实有些玩家解围也是用短传键的,但是有些危急情况下的解围球依旧可控度,这就是不应该的了)


所以,你认为”10v10人完全玩家控制,不应该有修正“。 思路没错,但是别忘了,球的修正其实一直都存在,同样存在与10v10中。另外顺路提一句,一个盘带90的人和一个盘带70的人,如果抢2点的时候玩家控制他站位同一个位置上,等球的待遇是不同的,解围给90的球更准一些。同样的球给70,就容易偏,或者被身边人半路截杀(这个人在截杀90的人的时候失败率会提高,即使是他单纯移动位置。。。很容易漏。。。)。 盘带是会影响对落点的控制范围,进一步影响本次传球的成功率的
48#
发表于 2013-1-29 14:15 | 只看该作者
实况真的不如fifa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