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歇尔•普拉蒂尼,前法国著名球员,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最出色的中场球员,现为欧洲足联主席及法国足球总会副会长。2007年,普拉蒂尼成功当选了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立足于多项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1年,欧足联宣布普拉蒂尼成功连任,他的新任期将到2015年。
普拉蒂尼取得了哪些成绩呢?瓦解G14。改善欧足联和国际足联关系形成利益同盟。
G14由来
98年之前,在欧洲,欧足联垄断了一切欧洲赛事,并且在利益分配上压榨俱乐部,牢牢把握着巨额的收入!
随着欧冠越来越红火,收入越来越高, 各家俱乐部的利益显然受到了欧足联的严重剥削!为了抵抗这一切,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14家欧洲顶级的俱乐部召开会议,自行组成联盟,取名G14,公开和欧足联叫板!尽管后来又加进了4家俱乐部,但名称一直没改!
虽然该组织一再宣称“从来没有考虑过成立一个新联盟”,但是外界却不止一次地将G14与“欧洲超级联赛”的成立联想在一起。UEFA为了满足G14的要求也于1999年更改了欧冠的赛制(八强赛前的小组赛由一轮更改为两轮,并将参赛队伍扩增为32队)。G14的目标是为了加强俱乐部在国际比赛中的发言权,G14的产生原因在于各大牌俱乐部对欧足联当时赛制的不满,试图抛开欧足联组织国际比赛。G14的诞生促进了欧足联改革的加快,欧足联将传统的冠军杯,联盟杯,优胜者杯改组为冠军联赛和联盟杯,并修改了比赛规则和名额分配制度。
2006年的奥乌莫斯事件
G14不仅仅对欧洲联赛产生了冲击,同时由于这些球队财大气粗,他们还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干扰国家队集训,这使G14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由此,G14成了欧足联,乃至世界足联的心腹大患!2006年3月20日,比利时沙勒鲁瓦俱乐部在G14的支持下一纸诉状将国际足联告上了法庭。事情的起因是2004年11月的一场友谊赛,在那场摩洛哥与布基纳法索的友谊赛中,在沙勒鲁瓦效力的摩洛哥国脚奥乌莫斯严重受伤,不得不休战8个月,随后沙勒鲁瓦向国际足联索赔,却被布拉特拒绝。在G14的支持下,沙勒鲁瓦将国际足联告上了法庭。尽管沙勒鲁瓦不是G14成员,但是由于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 G14成员里昂的身上,这才让G14下定决心支持沙勒鲁瓦。里昂的法国国脚阿比达尔在代表国家队出赛受伤后,俱乐部同样要求国际足联给予赔偿,却一样被拒绝。
欧足联2006约翰松被倒戈
2006年欧足联内部矛盾重重,外部收到G14威胁,收入严重下滑,2007年是欧足联主席的选举年,约翰松谋求连任,安排已派势力,加强权位,为明年准备。以欧足联的CEO奥尔森为首,欧足联裁判委员会的主席罗特为辅,密谋架空现任主席约翰松,扶持普拉蒂尼上台。形成两派对峙。
2006年奥乌莫斯事件像炸弹一样在欧足联内部炸开了锅,约翰松面对危机束手无策,奥尔森一派乘机委任普莱蒂尼为事件处理负责人,普拉蒂尼开始了人际公关,约翰松派系很多人倒戈。
巴萨叛变,G14瓦解,普拉蒂尼上任
普拉蒂尼加强势力后,始终要处理G14这个眼前强敌,他以退为进,帮助G14联盟签订了国家队征召球员必须要向俱乐部支付赔偿的崭新协议,同时缓解与当时国际足联的关系,通过政治手段压迫G14。与此同时抛出蛋糕G14解散,但是可以加入欧足联掌控的欧洲俱乐部联盟。
普拉蒂尼公关小组首先到西班牙公关,皇马和巴萨罗纳,是当时全球球迷最多的两支俱乐部,普拉蒂尼小组先公关皇马,但皇马背后是西班牙皇室支持自己又是G14的主力对公关小组很傲慢,公关无果,小组目标转向巴萨罗纳,此时的巴萨罗纳俱乐部面对诱惑,迫于在G14遭受欧足联和国际足联的双重打压这个形式,最终做了妥协,巴萨成了第一只背叛G14的球队,迅速倒向了普拉蒂尼的阵营!公开叫嚣着解散G14!由于内部开始出现分裂,G14不得不宣布解散!曾经在欧足联乃至世界足联都举足轻重的G14联盟,就这样“死”在了自己的叛徒手里!细节情况如下:
2007年取得巨大支持的普拉蒂尼第一次上任欧足联主席,上任后,他必然要花一些时间理清组织内部的规矩,他必然要清洗或者冷落或者招安一批前任的老臣,与此同时督促巴萨当时的俱乐部管委会迅速行动。
2008年1月21日,巴萨内部的活动和欧足联外部的压迫,G14宣布解散。G14解散是普拉蒂尼的一个相当大的政绩,从2000年G14组织成立开始就一直是欧足联和国际足联的心头大患,这个组织的解散也为普拉蒂尼立下了在全欧足球组织权利舞台上的威望。
作为普拉蒂尼上台的首要功臣巴萨罗纳俱乐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普拉蒂尼要帮巴萨。
什么是普莱蒂尼主义?
普拉蒂尼是一个很有思想的欧足联主席。欧足联在他当主席期间,收益急速上升,这和他的几条基本原则分不开。也就是著名的普莱蒂尼主义
1、英超意甲火拼原则
这估计是条最有名的规律,普拉蒂尼每次遇到16强或者8强抽签总是不遗余力的促成英超和意甲的全面火拼,从历史上球风的相克角度看,欧洲三大联赛有一个相互克制的关系:那就是意甲克制西甲,西甲克制英超,英超克制西甲;当然这个规律不是绝对符合每一种配对情况的,只是说大体上历史战绩上多数如此.从理论上也能分析的通,西甲的弱点在于自由散漫的防守以及经常不成体系的整体,这是意甲的长处,意大利人在战术克制上防守体系上向来造诣极高,所以意大利球队经常能够通过战术的变化,防守的坚韧打败西班牙球队,而英格兰球员普遍身体强壮,冲击力强,意大利人在构思上常常非常精巧的战术能够抵御西班牙人复杂的技术型进攻,却常常不敌英超球队相对简单的高速高力量冲击,而英格兰人的高速对抗能力遇到了西班牙人的脚下技术却经常吃亏,因为西班牙人经常能够控制住节奏,让英格兰人空有一身力气也无法发挥;当然随着外援的引入,这种相克的规律已经不那么绝对,尤其是英超球队通过外援和外籍教练对自己技术和战术上弱点进行了充分的补足.,在近几年来英超四大豪门在欧洲极为强势的情况下,对于普拉蒂尼来说,能够通过意大利球队干掉一只英超球队,那是最好;
这条定律的背后体现的是普拉蒂尼在欧冠的最大主旋律:打压愈发强大,已经差不多要形成前4垄断的英超,他的棋子是倒楣的意甲球队,在可能出现的英超对意甲对抗配对中,他还会选择对英超最为不利的配对。
2、保巴萨原则
普拉蒂尼是个有恩必报的一个君子,对于巴萨在G14瓦解过程中起的重大作用,他不会食言。通过欧足联媒体宣传进一步打造巴萨,通过塑造梅西这个球神取得了巨大的广告收益,在尝到甜头的欧足联其实已经形成了利益同盟,极力推广巴萨式足球,风靡全世界,全球在普拉蒂尼推广的这段时期,巴萨球迷实际数量增长2500万,成为全球球迷数量最多的俱乐部,远远超出第二名的皇马,球迷看着巴萨不停的赢球,享受着赢球的快感,享受着巴萨这种进攻式打法,为巴萨开心,为巴萨紧张,为巴萨忠诚,却不知道为欧足联奉献了很多,欧足联从获取了多少收益,获得了多少广告收入,获得了多少电视转播,巴萨只是分了欧足联一杯羹而已。
从另一个角度讲,在所有的球队之中,巴萨无疑是普拉蒂尼最最钟情的 ,西班牙球队普遍更重视进攻和技术,在观赏性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当然这种观赏性只是针对那些所谓的light user的,也就是基本不懂足球的球迷,只是看看热闹玩玩的那种,欧足联的目的是想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欧足联球迷的行列,观看他们的赛事,这样他们就能在广告,电视直播,赞助商身上收获更大的利益,而那些每个球队的核心球迷群现在已经渐渐趋于饱和,要想吸引足球战术观赏能力几乎没有的边缘球迷加入这个行列,西甲球队那种完全开放的,自由的,技术的球风是最佳的选择.
3、保证至少两支非传统豪门球队进入8强的原则
普拉蒂尼竞选欧足联主席时候对欧洲五大联赛之外的中游联赛或者小国联赛的承诺:给与他们更多的机会;所以普拉蒂尼上台后,欧冠16强抽签时候必然会出现一些全球媒体不怎么感兴趣的”弱弱对抗”,假如并没有足够多的中下游联赛球队进入16强,那么基本上都是德甲法甲西甲中的非传统豪门球队会摊上那些欧洲中下游联赛的冠军球队.反正这个便宜肯定不会留给英超或者意甲的球队的. 具体来说就是德甲除了拜仁,法甲除了里昂,西甲除了皇马和巴萨的球队会经常抽到一些五大联赛外的中下游联赛球队,基本都是这样一种模式。
今年10-11赛季这个规律例子是
本菲卡VS泽尼特;
希腊人VS里昂;
09-10赛季这个规律的例子是波尔多对奥林匹亚科斯,塞维利亚对中央陆军; 08-09赛季是马竞对波尔图,比利亚雷尔对帕纳辛奈科斯;07-08赛季是塞维利亚对费内巴赫,沙尔克04对波尔图.
这条规律背后是普拉蒂尼竞选欧足联主席拉票时候对中下游联赛以及非豪门球队的承诺,保证他们有机会走的足够远,只要能走得远,他们就能拿到欧冠8强价值不菲的奖金以及电视转播费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