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417|回复: 2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动作衔接的优化---PES2014 1.16与PES2015的趋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4 23: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xt1222 于 2014-7-7 22:51 编辑

PES2014 1.16官方补丁对游戏风格做了重大的调整(严格的说是从1.13开始的)
最明显的就是简化了动作、优化了动作衔接、消除了某些“接停转”时候的速度损失

而这三点应该是会延续到PES2015的整体风格里的。

我这里先抛砖引玉,举例两个1.16的动作衔接的小变化(相对于1.04和1.06)



1)“R3上身虚晃”与“普通传球“的衔接。



这两个动作本身并非同一体系,也非成套的特定动作,但是在某些身位下可以自然形成这种连贯的动作。





2)不停球直接作出”R2+R3 拨球动作“。





”R2+R3 拨球趟离身体动作“在1.13以前是必须球员停下来才能作出的。而在1.16中,特定的身位下玩家可以在接短传球的同时,直接将球顺势拨出,为接下来的传中或者射门做准备。
这个现实比赛中非常常见和常用的技术动作终于在游戏里有了一定实用性




更新坛友islandking的研究结果:
1)“R3上身虚晃”与“普通传球“的衔接在1.00的初版中是可以作出的,条件和1.16类似
另外还有类似的动作组合   “R3跨饶+普通传球”  “双足+普通传球

2)不停球直接作出”R2+R3 拨球动作“在1.00版中也可作出,条件是球员接球时静止。  (似乎1.00中正面更容易作出此动作,而1.16中侧身更容易)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7 金钱 +19 收起 理由
kinmasonyau + 2 这哥研究得很透彻
烈焰色的7号 + 5 + 19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推荐
发表于 2014-7-10 14: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77501044 于 2014-7-10 14:44 编辑
zxt1222 发表于 2014-7-10 14:19
首先,我不知道你是如何知道我只打电脑,而不对战的?

其次,PES2011的防守设计模 ...

你和他较真,你就输了,早就提醒过你,和他没什么说的,他所认为的观点就如你说的,只要是PES的都是垃圾,就这么简单!!比如他的“何况fifa的操作本来就比实况更开放”这句,你觉得还有和他讨论的必要吗?他说了一大堆,有几个是按理说的?你给他说真实的道理,他压根都没听你的所以,辩论找对人就可以了,不然就变争论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5 收起 理由
烈焰色的7号 + 5 制止了讨论变争吵

查看全部评分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7-9 21: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xt1222 于 2014-7-9 21:50 编辑
dianzhang1983 发表于 2014-7-9 21:44
楼上二位有没有玩最新的FIFA世界杯2014,第一次策略防守的实用性强过了传统防守,
口键的作用起到一定距离 ...

玩了DEMO
防守模式和14基本一致的

fifa的RT+A的本质还是一种策略防守,是会和目标球员保持一定距离的,最后断的那一下一般都需要玩家介入
而pes的R1+X本质是传统防守,如果玩家不放,他会一路贴上去,一直近到自动出脚。如果可以的话都要贴到脸对脸了{:5_431:}

点评

策略防守玩家控制的队员可以放开所有键,用方向键或者方向键+R2键直接上去贴脸,不过很容易热脸贴冷屁股。要么按口键伸腿,要么R1+X保持身位的靠近,然后突然放开所有键,切换R2上去贴脸,或者再加口键伸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9 21:58
推荐
发表于 2014-7-11 18: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ianzhang1983 于 2014-7-11 18:14 编辑

香港店长是傻b,打倒 洪志李 伪科学,坚决拥护大陆实况论坛 真范教,教主名言谨记胸怀:不求生,不求死,只为上线有明天,禁了言,言了禁,一能码字笑开颜
                                FIFA大法好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7-11 13:55 | 只看该作者
fanfan55555 发表于 2014-7-11 13:13
这个视频动作么就是脚跟后牛尾巴嘛,不过用错了方向,但也反应了PES2014的攻防判定有多差,FOX引擎是小 ...

fan教主明察秋毫{:5_423:}
本时代和次时代fifa14的精彩集锦看了么,现在的假动作判定都是这样附加硬直的,管你腿在哪里,运气好了穿裆,运气不好就脚边{:5_430:}
次时代对战的时候被假动作溜脚边不出脚我也遇到过不少次了{:5_432:}




00:32{:5_433:}

我就被大奉先这么玩过好多次{:5_442:}





点评

嘿嘿,穿裆是一码事,穿过防守球员是另一码事,如果照那视频PES2014的脚后跟牛尾巴就能过人,请问这个防守站位还有何意义?嘿嘿,当然,你坚持把这个情况和你发的集锦中伊布穿裆或者人球分过看成一码事,当我没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11 15:37
210#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5: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xt1222 于 2014-9-17 15:12 编辑
shchon 发表于 2014-9-17 14:07
你先弄清楚自己说的这一条条“理论”有几样不是牵强附会的再说吧。

我从没说我的理论是真理,我希望的是讨论

我罗列了我简单做的试验(尽量平行的去尝试比较了两个操作各自效果),被审核了估计要明天才看到的到
我个人感觉两者的区别比次时代14中要大得多, ”A+左摇杆“的惩罚明显增大了很多  (很多操作不按加速键,惯性惩罚就像按了加速一样)

我主要的意思就是希望你也能去试验一下15demo里 “单独按A”和 ”A+左摇杆“ 这两个的区别

209#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5:02 | 只看该作者
shchon 发表于 2014-9-17 14:07
你先弄清楚自己说的这一条条“理论”有几样不是牵强附会的再说吧。

先弄清楚我是在讨论我从来没有说我的理论一定是对的,所以才希望讨论中验证它


我先简单地说一下针对“A+方向”的实验的现象:
1)近距离内,面对传奇AI,如果你“A+一个方向”按住(比如外线方向),那么传奇AI非常大几率就从另外一侧摆脱(30次中有26次如此),同时我控制的球员出现惯性硬直
同样的情境,如果采取单独按住A,传奇AI主动摆脱的趋势大大下降(30次中只有7次)


3)防守内切的时候
我故意 输入“A+底线方向”这个操作,传奇AI,20次中16次主动内切
我改成输入“A+内切方向”后,传奇AI,20次中3次主动选择内切


2)球员用“A+后”高速回追的时候,如果方向指向“球”的位置,则会非常凶狠的高速扑向该位置  (很多时候无需按加速也是高速回追)
   但如果没有锁定准确时,非常大几率被传奇AI借势摆脱(30次中19次)
这个情景在防守边路的时候也很常见,边后卫回追的时候并没有输入加速键,也会出现很大的惯性



有记录次数的,我都选用的是多特,对传奇AI的巴萨, 抢断对象是梅西


你也可以试验一下,单独A防守,和A+方向防守的区别,和次时代14的区别已经非常大了,A+方向的防守惩罚很大











208#
发表于 2014-9-17 14:07 | 只看该作者
zxt1222 发表于 2014-9-17 13:18
有问题就指出,有心得就交流
本来就是讨论

你先弄清楚自己说的这一条条“理论”有几样不是牵强附会的再说吧。

点评

我从没说我的理论是真理,我希望是的讨论 我罗列了我简单做的试验,被审核了估计要明天才看到的到 我主要的意思就是希望你也能试验一下15demo里 “单独按A”和 ”A+左摇杆“ 这两个的区别 我个人体会是,和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7 15:06
207#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3:18 | 只看该作者
shchon 发表于 2014-9-17 11:20
似是而非的总结而已。就和你之前那些几乎靠脑补,估计连游戏制作人自己都未见得看得明白的长篇大论一个性 ...

有问题就指出,有心得就交流
本来就是讨论

我倒是希望你能回复点实际游戏相关的东西,而不是摆姿态{:5_449:}

点评

你先弄清楚自己说的这一条条“理论”有几样不是牵强附会的再说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7 14:07
206#
发表于 2014-9-17 11:20 | 只看该作者
zxt1222 发表于 2014-9-17 01:21
教条?列的是目前的体会,写出来就是为了交流和讨论的,又不是教程 15demo才出来几天,呵呵

似是而非的总结而已。就和你之前那些几乎靠脑补,估计连游戏制作人自己都未见得看得明白的长篇大论一个性质。

点评

有问题就指出,有心得就交流本来就是讨论 我倒是希望你能回复点实际游戏相关的东西,而不是摆姿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7 13:18
205#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01:21 | 只看该作者
shchon 发表于 2014-9-16 20:29
典型的教条主义+脑补过度。
联机对战中的防守更多取决于个人经验预判,很多细微的操作列举个123毫无意义 ...

教条?列的是目前的体会,写出来就是为了交流和讨论的,又不是教程 15demo才出来几天,呵呵{:5_449:}

点评

似是而非的总结而已。就和你之前那些几乎靠脑补,估计连游戏制作人自己都未见得看得明白的长篇大论一个性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7 11:20
204#
发表于 2014-9-16 20:29 | 只看该作者
zxt1222 发表于 2014-9-16 02:04
FIFA15 DEMO出了,我就挖个坟

可以着重体验一下里面   “A键策略防守+左摇杆” 这个操作,个人感觉其 ...

典型的教条主义+脑补过度。
联机对战中的防守更多取决于个人经验预判,很多细微的操作列举个123毫无意义。

点评

教条?列的是目前的体会又不是教程 ,15demo才出来几天,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7 01:21
203#
 楼主| 发表于 2014-9-16 02: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xt1222 于 2014-9-16 04:58 编辑
shchon 发表于 2014-7-12 18:18
我一再说你所想要的防守压迫,高手能轻松实现,只是你水平不够。还有这传球线路修正和傻瓜化的抢逼围能划 ...

FIFA15 DEMO出了,我就挖个坟

可以着重体验一下里面   “A键策略防守+左摇杆” 这个操作,个人感觉其实防守体系变化不大,但是由于攻防双方的惯性都加大了,所以有些操作的效果有了微妙的变化。快速贴身比原来容易了很多,但风险也大了很多
这个变化就有点类似我前面提到个pes11型“X+方向”,融入了一些的预判

左摇杆预判错误则很容易被传奇ai晃出很大硬直,如果预判正确则回报不小。  
我目前的操作体会是,平时以纯左摇杆防守为主要,
正面防守时可用纯A策略,

而“A+方向”用于3类地方
1)跟防中突然逼近贴身,但不出脚
2)预判对方下一步的路线
3)1v1防守对手的频繁变向 ,  需要紧盯对方盘带的意图,左摇杆方向需要随时变方向,跟上对方的方向 (或者是按住A,偶尔推一下方向)


当然操作说明里并没有录入这个操作细节,如果更多的人试验出来并非如此的话,那我这个就是幻觉流了








点评

典型的教条主义+脑补过度。 联机对战中的防守更多取决于个人经验预判,很多细微的操作列举个123毫无意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6 20:29
202#
发表于 2014-7-25 08:55 | 只看该作者
islandking 发表于 2014-7-24 20:47
对,肉眼判断的球员面冲方向往往和系统判定的方向不一致

恩,目前感觉造成假动作做不出来的情况就是这个,而如FLQ2323所说的操作基本成功的情况必须建立在大量练习和对特殊情况操作的熟悉程度上,这个相对于普通玩家难度大幅提升,期待2015吧,预计并不会有太大的提升,在最基本的带球射门上有所提升我都已经感觉很满足了
201#
发表于 2014-7-24 22:40 | 只看该作者
ly2671754 发表于 2014-7-24 09:40
1、摇杆判定是一个问题,游戏对摇杆的判定个人认为是划分区域的,简单的应该是把一个圆等分成8个扇形,每 ...

我现在除了绕跨系有时会做不准,因为饶跨系需要蓄力,基本其他都是任何方向想做即做,关键看你按得是否准,寄望2015在假动作上能有所进步
200#
发表于 2014-7-24 20:47 | 只看该作者
ly2671754 发表于 2014-7-24 09:40
1、摇杆判定是一个问题,游戏对摇杆的判定个人认为是划分区域的,简单的应该是把一个圆等分成8个扇形,每 ...

对,肉眼判断的球员面冲方向往往和系统判定的方向不一致

点评

恩,目前感觉造成假动作做不出来的情况就是这个,而如FLQ2323所说的操作基本成功的情况必须建立在大量练习和对特殊情况操作的熟悉程度上,这个相对于普通玩家难度大幅提升,期待2015吧,预计并不会有太大的提升,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5 08:55
199#
发表于 2014-7-24 20: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slandking 于 2014-7-24 20:48 编辑
ly2671754 发表于 2014-7-24 09:22
昨天晚上用训练场玩了一个小时左右,研究下了关闭自动假动作模式下的假动作
感觉如下

1,绕跨手动下有单独的操作,不用几率啊。自动90度有可能会出
2,后拉球、双触自动手动下是没有区别的,牛尾巴手动下有单独的操作,自动下随机出。
手动独有的操作:马赛回旋,斜上拉住斜下,连续绕跨等绕跨系,其它的自动操作都有,只是效果随机。


198#
发表于 2014-7-24 09:40 | 只看该作者
islandking 发表于 2014-7-23 12:30
===“360度无死角做假动作必须你的手柄精度非常高,而且要游戏本身的判断精度高才行”
能说出这句话,我 ...

1、摇杆判定是一个问题,游戏对摇杆的判定个人认为是划分区域的,简单的应该是把一个圆等分成8个扇形,每一个扇形对应的十字键位的一方向,而摇杆实际识别是360的,假设输入的是142°方向,那么游戏要识别这个输入的是否是斜向还是直线,这就存在一个模糊判定,而游戏同时还要识别球员人物的面朝方向,进行一个计算判定,而在实际操作中,球员的带球控球都是运动,面朝方向本来就是一个比较模糊的判别方式,所以个人感觉在双重模糊判定的情况下,经常出现输入后无反应或者识别错误的情况
2、斜向带球相对于防守人来说行进速度变慢,同时属于容易被判定侧身护球,所以更容易形成贴身R3对抗的情况

3、在罚任意球的时候,如果是有卡片的球员踢,基本能保证踢出来的都是电梯球,而没卡片的球员发出电梯球的可能性就大幅降低,运动中电梯球也是这种情况,这个可以再训练模式中尝试





点评

我现在除了绕跨系有时会做不准,因为饶跨系需要蓄力,基本其他都是任何方向想做即做,关键看你按得是否准,寄望2015在假动作上能有所进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4 22:40
对,肉眼判断的球员面冲方向往往和系统判定的方向不一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4 20:47
内容很独到,应该单独开贴  发表于 2014-7-24 10:16
197#
发表于 2014-7-24 09: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y2671754 于 2014-7-24 09:43 编辑
flq2323 发表于 2014-7-23 10:46
人球分过只要到防守球员半身位就能做到必出。另外球员面前小跳有卡必出,关键你要把摇杆对准防守队员方向 ...

昨天晚上用训练场玩了一个小时左右,研究下了关闭自动假动作模式下的假动作
感觉如下

1、绕半弧做跨绕动作成功率相比开启自动假动作大幅度提高,绕半弧绕全弧的识别度比单一按斜下或斜上明显要高

2、牛尾巴、后拉球、双触都由原来的R3按一下改变为按住,提前输入需要的带球空间略微增大

3、自动假动作的好处就是区分开了原本集成于一个操作方式的上半身假动作、跨绕(也就是单车),反向跨绕,牛尾巴,后磕球几个动作,成功率大幅提升,不过自动假动作集成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这几种方式的过人效果相对类似,如上半身假动作斜向45度过人和跨绕、反跨绕、外脚侧牛尾巴过人要求的防守人身位距离基本一直,集成无不可,可以简化玩家的操作方式,当然对于高玩更精确的使用自己想要的假动作自然可以通过关闭来实现

4、虽然360度手柄能够实现斜向带球时的操控,但是我还是要提到实况2014的假动作识别度真心不高,我们可以做个实验,假定有卡球员比如小罗,从左侧底线往右侧底线直线带球,使用按住R3↘+RS↘做牛尾巴接双触假动作,连做100次,成功率必然大大低于使用按住R3↓+RS→做双触100次的成功率,这个原因一方面来自手柄,因为手柄识别↓比识别↘的识别率高不止一倍,另外一个是2014本身的针对球员朝向的识别度,这个讨论起来就更复杂,相比较2013的识别度感觉2014明显低了好多,可能是由于2014人物建模扩大,也可能是新引擎原因。总之2014斜向使用假动作相比较直线使用假动作精确度大幅下降,当然大量的练习和经验可以提高精确度,但是不得不说360度无死角假动作理论很美好,现实很残酷,特别对于PC键盘党乃至玩PS主机手柄的玩家,在此还是要吐槽下PS手柄的设计,什么年代了左摇杆还不换位置!
5、球员假动作卡片经昨天晚上试验貌似对球员动作有影响,比如牛尾巴卡片,有卡的做出的是正宗的牛尾巴,无卡的做出来是变种的,单脚一跳一拨,而博格坎普转身和海底捞月却不需要卡片,估计是动作没有变种的原因,只影响使用成功率






点评

1,绕跨手动下有单独的操作,不用几率啊。自动是45度90度有可能会出,不单单是斜上斜下(45度) 2,后拉球、双触自动手动下是没有区别的,牛尾巴手动下有单独的操作,自动下随机出。 手动独有的操作:马赛回旋,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4 20:4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