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37|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逐鹿曼联 —— 格雷泽的少数派报告 (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17 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自枪手论坛 http://bbs.arsenal.com.cn/thread-253535-1-1.html  作者 枪气如虹

我只是觉得事情都有两面,我不敢说谁对谁错,但看看这文还是不错的

前言:发掘故事的B面

联赛开幕在即,研究以下俺厂的对手——曼联吧。

对于我这样的门外汉,格雷泽和曼联之间的恩怨颇为波诡云谲,如同马特-达蒙的谍影重重系列,令我疑窦丛生,欲罢不能。

根据MUST和媒体贴出的标签,格雷泽俨然是吸血蝙蝠,曼联已然沦陷为暮光之城。对此,我半信半疑——对于大奸大恶之人,或完美无瑕之士,我历来态度如此,我总是疑心那仅仅是故事的A面。这激发了我尝试挖掘故事B面的好奇心。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切已经发生的,皆成为历史,格雷泽在曼联的所作所为,也不例外。本帖尝试把格雷泽这个小姑娘打扮成另一个模样。

曼联是私人公司,并没有太多的披露义务。许多公开信息,由于懒,我没有浏览。许多我浏览的公开信息,由于我的蠢,我缺乏正确的解读。特此先向各位看官致歉。


1.    美国梦——从300美金到24亿美金


要理解格雷泽的今生,不妨简单回顾一下格雷泽的前世。

格雷泽,81岁,亿万富翁,曼联的拥有者。

老爸是个犹太人,由立陶宛移民到美国,曾经的俄罗斯军人。老爸不幸,没能见证儿子的辉煌。格雷泽15岁时,他死了。格雷泽说:“这也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悲剧。但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好事,这让我成为了真正的男人。”老爸留给格雷泽的一大遗产是军人的血液,在格雷泽60多年的可歌可泣、可憎可恶的商人生涯中,永不服输的战士斗志一以贯之。

8岁起,格雷泽涉足家族生意。老爸死后,身为长子,格雷泽不得不肩负起家庭的重担,接手老爸留下的小本经营,区区300美金。金鳞岂非池中物,格雷泽没有满足于家庭小作坊。和目前中国众多暴发户一样,他的目光投向了房地产,只是他比较关注底层人民,他投资的是“拖车公园”。“根据俺看盗版片的有限经验,拖车公园”的众多租户中,除了沉默的大多数,不乏混混、亡命之徒、毒品贩子。他的一个惊人之举,是要求租户为他们的宠物甚至小孩出生支付额外费用,这种对成本的精明算计,因为触犯清规戒律,在法庭上遭到可耻的失败。说到法庭,格雷泽可是法庭的常客,他好斗的性格导致他涉讼无数。

最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宗诉讼涉及他母亲死时留下的不动产,价值100万美元,对方当事人居然是他的兄弟姐妹,格雷泽涉讼的目的显然与金钱无关,不仅因为他当时已经足够富有,更是格雷泽曾恨恨地说,我就是要拖,榨干这地产上的每一个子儿(用律师费?)。格雷泽的不屈不挠显然成效斐然,法庭大战历经6任法官大人,顽强地持续了24年,惊天地、泣鬼神。遥想当年的古巴老渔夫,84天一无所获,依然在次日开始新的征途,和大马林鱼大战三天三夜,纵然最后收获的只是一副巨大的骨架。

80年代,格雷泽敏锐地察觉到不少股票被低估,于是他摇身一变,热衷起公司阻击手的勾当。典型的公司阻击手,先低调地吸纳目标公司的部分股票,而后高调地以恶意收购相威胁,在股票被追捧而飞涨之际,低调地抛掉手中股票,一走了之,赚得盆满钵满。哈雷摩托——叛逆少年的最爱——便是他系列牺牲品中的一个。电影《华尔街》中的道格拉斯,正是这类勾当的行家里手,Greed is good是他们的精神指引。这类勾当,如果在细枝末节上遵守并购规则和披露义务,于法无碍。当然,注重名声的商人,对此是不齿的。例如李嘉诚,就从未染指。韦小宝觉得撒石灰实乃绝妙好招,大英雄茅十八却对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怒不可遏,同理也。

在并购市场,格雷泽并非总是虚晃一枪,他也真刀实枪地收购公司。例如他收购了油气公司Zapata,其创始人正是鼎鼎大名的老布什。格雷泽一度以 Zapata和自创的First Allied Corporation为主要据点,触角无所不及:房地产(购物中心)、食品服务设备、食品包装和食品供应、海洋蛋白、快餐、广播电视、健康护理、银行、天然气和石油、互联网、股票和债券。

格雷泽活跃于并购市场的一大利器是利用财务杠杆。其原理也许可最早追溯至阿基米德,此君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84年,格雷泽报价76亿美金,企图收购破产的联合铁路公司,而他自己手头只有1亿美金,这“蛇吞象”过于惊世骇俗,毫无悬念地失败了。但这种大无畏的阿基米德精神,在收购曼联的时候,格雷泽更加谨慎地将它再次发扬光大。如果你恰巧看过《门口的野蛮人》,或许你会对杠杆收购有更感性的认识。

90年代,财务丑闻频频,垃圾债券人人避而远之,格雷泽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大胆投入8,000千万美金。凭借其胆识和精明,趁经济复苏,格雷泽将他的投入翻了一番。格雷泽并非一直包赚不赔,在儿子的煽动下,他也曾追逐互联网的泡沫,损失惨重。

格雷泽将目光投向体育产业,始于90年代。经历几次失败的球队收购之后,95年,格雷泽买下了坦帕湾海盗球队——一支美国佛州的职业橄榄球队,当时正处于痛苦挣扎的边缘。击败竞争对手的代价不菲,近2亿美金——现在看来不值一提,但在那之前,还从未有谁以这么高的价格收购一支职业球队。格雷泽立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任命了新的球队教练,指派儿子掌管财务,威逼利诱当地政府用纳税人的钱为球场埋单(据说,前任市长估计总额高达4亿美金)。格雷泽的改革成效明显,97年起,球队迎来了历史上的黄金十年,不仅成为季后赛的常客,还在02年勇夺超级碗。并非格雷泽的所有改革举措都那么风光,例如他也曾故伎重施,要求观众为他们的宠物额外付费,在巨大的反对浪潮的压力下,才不得不偃旗息鼓。07年后,球队场内表现风光不再,但不影响其商业上的成功,福布斯对海盗的估值是7.6亿英镑。对比15年前的收购价格,这是一笔相当不赖的买卖。

格雷泽对曼联的出手始于2003年中期,逐步增持曼联股票,于2005年中期完全收购曼联,收购总价为8.31亿英镑(其中5.59亿英镑为借款)。作为上市公司的曼联也从伦敦股票交易所退市,成为格雷泽的私人公司,曼联正式进入格雷泽时代。

根据福布斯的较新估计,格雷泽身价约24亿美金;根据反格雷泽斗士的更新估计,格雷泽的身价也至少11亿英镑。他目前的财富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曼联、坦帕湾海盗、以及遍及全美的购物中心。


2.    是非功过谁与评说


2.1  讨论背景:集团架构


简述一下曼联集团的架构,作为进一步讨论的背景。

图一:

MU-Glazer-P01-Structure.jpg (81.99 KB)
2010-7-10 17:40


以上是一个简化的曼联集团架构图。除了“曼联电视公司”是格雷泽和默多克的合资项目,其余皆由格雷泽家族全资拥有。

标红的是最经常停留在大家嘴边的“曼联足球俱乐部”——红魔,曼联集团主要的利润来源和发动机。标橙的“红色足球合资公司”和“曼联财务公司”则分别是曼联集团两笔最大借款的直接债务人;前者像中场指挥官,后者像兽腰。

这样的架构,通常是基于法律、税务、和财务等原因作出的安排。值得指出的是,尽管集团成员都戴着法律的面纱,但在本质上,曼联几乎和格雷泽就是同一个人。相关的金钱或债务,放在哪个成员身上,对格雷泽而言,如同西服左右口袋的关系。当然,我们也可以更艺术的眼光看待之:结构上,它具有古典主义建筑的稳定感;节奏上,它不乏古典歌剧的宏大感;气势上,它颇有足球中4-5-1阵型的神韵。


2.2  债务谜局——像雾像雨又像风


格雷泽最被人诟病的一点,是他的杠杆收购给曼联带来的不可承受之重——债务。典型的指责包括:

—— 格雷泽已经耗费曼联4亿英镑;
—— 将7亿英镑的债务转嫁曼联;
—— 格雷泽总负债已经高达11亿英镑。

仿佛格雷泽是曼联的灾星和吸血鬼,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不赶走格雷泽,曼联注定跌入万劫不复之深渊。

可惜,第一个数字基本是错的。后两个数字本身没啥问题,问题在于它们被刻意地简化了,被片面地强调了,多少有误导的嫌疑。

我的观点是:

—— 对于格雷泽加诸曼联的债务,分别以2010年6月30日和2017年为界,分三阶段区别讨论,即2005-2010/6/30阶段,2010/6 /30-2017阶段,2017-阶段;
—— 对于格雷泽的总债务,则有必要将格雷泽的总资产考虑在内,探讨其对曼联的潜在影响。


2.3  破解曼联债务谜局


格雷泽收购曼联之前,曼联无债一身轻。由于当年格雷泽使用的是杠杆收购——一种虽然有技术含量但很邪恶的收购方式——经多次再融资,曼联目前债务逾7亿英镑,其中:

2亿是PIK借款,
主债权人是对冲基金,主债务人是“红色足球合资公司”,以“红色足球合资公司”的股权作担保,
目前年息高达16.25%,本息均于2017年到期,
如违约,对冲基金将成为曼联的新主人。

5亿是今年初发行的债券,
主债权人是欧美亚三大洲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主债务人是“曼联财务公司”,主要以“曼联足球俱乐部”的资产作抵押,
目前年息约9%,每半年付息一次,本金于2017年到期,
如违约,债券持有人有权拍卖抵押资产抵债。


2005-2010/6/30阶段:已耗费曼联1.32亿英镑


关于格雷泽的杠杆收购已经给曼联耗费的金额,MUST认定并支持的金额是4.37亿英镑,并对这个金额给了一个极为形象的说法:“(如果没有格雷泽)过去的五年,即便球迷免费在OT观看每一场比赛,还每人领取800英镑的现金,俱乐部的财务状况也和现在没啥两样。”

我承认,第一次读到这话的时候,我被震撼了,觉得格雷泽实在是个罪无可赦的奸商、恶棍。但如果我们愿意对这4.37亿英镑的构成略作了解,会觉得这个金额水分太大。


首先,无关的费用项目被列入,滥竽充数,包括:

—— PIK借款利息83m,前文已经指出,PIK借款的本息均在2017年到期,这种不问到期日,一概虚拟分摊期间的作法比较雷人;

—— 汇兑损失35m,这是因为俱乐部的转播权和一些重要的赞助合同是以外币计算,俱乐部为了规避潜在的汇率风险而进行对冲操作导致的损失,但与格雷泽的杠杆收购无关;

—— 收购费用41m,很遗憾,我没能看到更多的细节,但收购成功后由目标公司承担收购费用(尤其是收购方成为目标公司的唯一股东的情况下)实在是一种很常见的作法,至少我没看见将这笔费用列入的具体理由,尽管不排除其中部分费用确实是因杠杆收购而引起;

—— 格雷泽关联公司的咨询管理费13m,仅仅因为是关联交易,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列入?其实,如果由独立第三方提供,其费用更为高昂也未可知。总之,理由不足,故剔除;

—— 格雷泽家族借款10m,这无异于假定格雷泽家族必定借而不还,缺乏根据,剔除之。

其次,若干扣减项目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没有被列入,包括:

—— 杠杆模式下为曼联节约的税款85m,难道MUST认为格雷泽折腾“图一”只是小P孩堆积木?或是摆个4-5-1的银样蜡枪头?

—— 股东红利38m,格雷泽投资曼联不是进行慈善事业,虽说他确实很认真地在进行一些慈善活动。

以上的这些讨论,以图表显示如下:

图二:

MU-Glazer-P02-Costs05-10.jpg (171.6 KB)
2010-7-10 17:44


综上,我认为比较可信是格雷泽的杠杆收购已经额外耗费了曼联不少金钱,但不是4.37亿英镑,而是1.37亿英镑,主要由三部分构成:2006年再融资费用;今年初5亿英镑债券的发行费用;与5亿英镑债务相关的已付利息。如果考虑当初收购费用的一部分,则大约是1.5 亿英镑的规模。

关于图二,特别是关于4.37亿英镑的构成,我必须专程鸣谢一位反格雷泽斗士 —— 安迪-格林,此君是一位不那么知名的基金经理和曼联季票的持有者,但他更是一位知名的MUST的雇佣兵,一位知名的反格雷泽圣斗士。毫不奇怪,此君的行事带着深刻的基金经理的烙印——他专捡客户爱听的话儿说;幸运的是,他的基础数据大体靠谱,不幸的是,他过多地以偏好解读数据。八卦一下,格林君拥有一个极度飘忽的博客网站——访问100次,至少99次以失败告终。

如果我们以05年格雷泽入主曼联为界,对比前后5个赛季曼联在转会市场的投入,我们会发现,如果忽略09-10赛季,两个阶段的年均投入几乎没有区别,都是净投入2,700万英镑的规模(参见下图)。

图三:

MU-Glazer-P03-TranferFees10Yr.jpg (121.96 KB)
2010-7-10 17:46


这不妨视作一个佐证——债务对曼联的影响并不如MUST和媒体鼓吹的那样大。


2010/6/30-2017阶段:预计每年将耗费曼联4,500万英镑


5亿英镑债券的年利率近10%,年息约4,500万英镑,一年支付两次。

(本节以下的讨论包含了太多的个人臆测,也没作必要的核实,不喜者请直接跳至“2017-阶段”)

5亿英镑的债券发行,直接的效果是为了替代此前的银团贷款。

从表面上看,这貌似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举动:年利率直接由原先银团贷款的浮动的6%左右跃升至固定利率近10%,还导致不菲的发行费用1,500万英镑。

进一步的分析却显示:近中期债务本金的压力得以缓解,被延迟至2017年;年利率虽然大幅升高,但锁定了利率风险(对债券投资者而言,不明显比银行存款利率高,谁会买债券?);摆脱了贷款银团的种种限制,格雷泽拥有更灵活的资金调度权利,决定在转会市场投入,还是偿付PIK借款的高利贷(仅限于7,000 万英镑额度内)。总体而言,债券发行是对曼联更为有利的一种选择。

上个赛季令人瞠目的近7,000万英镑的转会费净负投入,一度令我怀疑那是否暗示曼联将步入一个压缩转会费的新时期。现在,我宁愿相信那其主因是曼联出于发行债券的考虑,需要更漂亮的财务报表,而不是现金流出现短缺导致的被迫举动。

此外,曼联接近谈妥一笔额度为7,500万英镑的银行贷款,这将进一步使曼联在财务上处于一个更为有利的位置—— 如果曼联准备在转会市场有所动作的话。


2017-阶段:7亿英镑债务本金的偿付,或者再融资,或者......


严格而言,是难以预计的,不仅因为是遥远的未来,也是因为格雷泽有多种可能的选择。例如,他可能会在那之前将曼联卖了,如果价格有足够的吸引力,那么,这就变成曼联新主人需要考虑的问题;他也可能变卖了坦帕湾海盗,所得资金用以偿付曼联债务;他甚至可能进行新的再融资......至于由曼联来清偿这笔债务,我觉得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曼联不可能有足够宽裕的资金偿付这笔巨债,即使变卖老特拉福德球场也不够——就这点而言,对曼联倒未尝不是好事。


2.4  破解格雷泽11亿债务谜局


格林君较新的一个研究成果(见下图)是,发现格雷泽总债务已高达11亿英镑,这个数据经MUST和媒体的大肆鼓吹,格雷泽被进一步描绘成一个负债累累的大恶魔。

图四:

MU-Glazer-P04-Debts.jpg (92.04 KB)
2010-7-10 17:48


只是,我有两个疑问:

其一、即便承认格林君的数据,格雷泽的资产总值能有23亿英镑。这意味着,即使清偿全部债务,他依然还有11亿英镑的净资产,何惧之有?

其二、“图四”中关于购物中心净值是负数(-7.6m),此点极为可疑。购物中心有N处(好像是63处),我有理由相信各处购物中心均是由不同的公司拥有,法律上相互独立,各自承担有限责任。隔着法律的面纱,购物中心的总净值绝无负数的可能。举例而言,A中心的净值是-10m,B中心2m,C中心是 3m,则购物中心的总和是5m——A中心的负值任它随风而逝,总净值仍是购物中心B+C。

总之,格雷泽绝无资不抵债之虞,他至多只需要担心现金流不足的问题。即使在糟糕的情况下,他可以有选择的卖了部分购物中心套取现金;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他甚至可以卖了海盗或曼联。


2.5  成败论英雄——格雷泽治下的曼联依然在竞技和商业双线齐头并进


上文的债务讨论后,也许有助于我们更心平气和地看待格雷泽治下曼联取得的成就。姑且以05年格雷泽入主曼联为界,对比前后5个赛季曼联的不同表现。方便起见,前者称“前格雷泽时代”,后者称“格雷泽时代”

先看竞技成绩:

英超赛场,前格雷泽时代曼联主要在冠军和季军之间徘徊;格雷泽时代则从未跌出亚军位置,并创造了三冠王伟业,追平红军夺冠的历史记录(见下图):

图五:

MU-Glazer-P05-EPL.jpg (137.85 KB)
2010-7-10 17:51


欧冠赛场,前格雷泽时代曼联的最好成绩是四强,格雷泽时代则是四强常客,冠亚军各一次(见下图):

图六:

MU-Glazer-P06-EC.jpg (132.5 KB)
2010-7-10 17:52


次看商业成就:

根据福布斯发布的数据:

            球队价值   债务/价值    营收          营运利润
2005     $1,251m        0%               $315m        105.7m
2010     $1,835           46%             $459m        150m

虽然债务从无到有,但积极的一面是曼联在球队价值、营收、营运利润方面均有约50%的提升。

此外,格雷泽时代在足球世界,曼联是世界第一品牌,球队价值排行榜首位,营收世界第一(如果英镑不贬值,这不是格雷泽的错)。

总之,无论就竞技成绩,还是商业成就而言,格雷泽时代比前格雷泽时代更为强大,也更令对手感到恐惧。

相信有人会指出弗格森在其中的劳苦功高,我不否认这点。我相信,如果撇开投入和作秀等本领,所有教练都能在可比条件下比较,弗格森和温格或许是最伟大的足球教练。我要指出的是,格雷泽入主坦帕湾海盗后,撤换了教练和管理层,一举奠定了球队黄金十年的基础(如果你还记得前文);而他入主曼联后,却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决定,留任了弗格森和当时的CEO,曼联此后步入了一个新的上升通道。我要说的是格雷泽的眼光和他管理才能对曼联同样至关重要。
2#
 楼主| 发表于 2010-7-17 23:00 | 只看该作者
很不错的文,有兴趣的人可以研究一下
3#
发表于 2010-7-17 23:03 | 只看该作者
把暮光之城这种颠覆吸血鬼设定的东西拿出来比做曼联么
4#
发表于 2010-7-17 23:19 | 只看该作者
美国人不走 曼联骨子里的工业足球的味道一点一点的被TM的神马AIGAOG这些脑残公司
再加上那个大胡子老板 起初的成绩还能说得过去 要连着几个赛季没球星 没成绩 没新人 可就乱套了
5#
发表于 2010-7-17 23:32 | 只看该作者
:bz49:

我觉得此文有点神棍向啊,有几个比喻实在是。。
6#
发表于 2010-7-17 23:34 | 只看该作者
没有爵爷撑着就没成绩,没成绩还玩个鸟。
7#
发表于 2010-7-17 23:42 | 只看该作者
长文,兴趣不大,读不下去,纯顶了
8#
发表于 2010-7-17 23:52 | 只看该作者
沙特王子不买曼联 可惜了
9#
发表于 2010-7-18 06:20 | 只看该作者
关键是投入的减少是大家都看的到的
10#
发表于 2010-7-18 12:08 | 只看该作者
当初卖给阿拉伯大傻多好 美国人太精了
11#
发表于 2010-7-18 12:31 | 只看该作者
即便承认格林君的数据,格雷泽的资产总值能有23亿英镑。这意味着,即使清偿全部债务,他依然还有11亿英镑的净资产,何惧之有?
这句话好有才。。。
12#
发表于 2010-7-18 15:58 | 只看该作者
什么都不想说了。..:bz36:
13#
发表于 2010-7-18 17:04 | 只看该作者
格雷泽...好像很多英国的曼联球迷都要求他们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