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32|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怀旧赏析——第十三届欧洲杯评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30 2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十三届欧洲杯评述

                                枫舞星萍(icevip)

  位于奥地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首都维也纳,充满着美丽的色彩,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孕育了无数天才的艺术家。而如今,美丽多瑙河的女神则俯视着恩斯特-哈普尔球场。因为那里正燃烧着六月的欧洲最激情的德劳内杯之颠的对决。西班牙的斗士们在这里,为此盛宴添上了圆满和完美的最后一笔。
  决赛中的德国人如同九八年世界杯的巴西队一般,陷入低迷,勒夫的战术布置并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而球员们的发挥也是差强人意,中场巴拉克的调度指挥、对节奏的把握并不理想,勒夫的战术思路明显的增多了地面配合以及中路的进攻,面对善于地面配合的西班牙队,这样的安排似乎是以己之平常比对方之擅长,而没有坚决的执行活跃边路,和高空球进攻,我想西班牙身高普通的后卫们该偷笑了。
  总的来说,决赛的发挥西班牙更好,更优秀的发挥也带来了胜利。在经过上半场二十多分钟的冷冻和僵硬之后,我们终于看到了,进攻中诡异多变、防守中积极的西班牙队,而相反德国队是比较的低迷,且不论勒夫的战术安排,就以场内表现来说,球员对攻守战术执行的力度都不够坚决。反观西班牙,战术思路明确,攻击路线丰富切诡异多变,虽然西班牙人的区域防守执行的比德国人稍好,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幸运的是德国人的低迷和急躁使这点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相反的其进攻却发挥的比德国人好些,利用拉姆的一次防守犹豫,抓住机会取得胜利,足球往往就是这样,胜负就在于谁能更好的抓住对方的失误。

  至此第十三届欧洲杯的31场比赛全部结束了。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激情四射的六月。
  在本届欧洲杯的24场小组赛、4场四分之一决赛、2场半决赛、1场决赛中共进球77个,与十二届相同,平均每场进球2.48个。最佳射手,西班牙前锋比利亚进4球。77球中西班牙包揽12球,荷兰和德国以10球分居二、三位。需要注意的是,西班牙的12球是射门111次射正53次之后的结果,平均每场就有12次射门10次射正,但是其进攻效率仅为10.8%。防守方面犯规和被犯规的头名也是冠军——西班牙,分别为21次和19次。
  那么,从这些数据我们看到了什么?

  自八四年天才的普拉蒂尼攻入过9球之后,大都只是进5球左右。那么这是不是代表世界足球的水平停滞不前呢?星萍不这么认为。
  贝利曾经说过一句话,就非常的能够说明这个问题:“如今的前锋想要进球要远远难于我那个时代。“足球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完善,无论是从战术系统还是从理念还是从个人更科学的技战术动作都已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足球比赛的魅力在于其比赛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比赛结果固然有相当的意义,但是比赛的过程对足球运动产生深远影响同样不容置疑。
  个人认为,本届比赛的西班牙和荷兰的进攻战术是比较有代表性、思路比较鲜明的。
  进攻方面,这两只队伍都有共同的特点:对进攻节奏的把握恰当。时机合适的时候通过快速、准确的传递通过中场开始进攻,特别是在反击的时候此点特别的明显,比如罗本的角度极小的进球,正是如此。此外在进行有效的中场控制的时候,一旦发现对方后防有漏洞也会快速的将球组织到攻击位置。当进攻路线并不明朗的时候则更多的通过中场的控制来寻找机会,这点对球员个人的技战术水平要求较高,要保证较低的失误率和良好的控球技术,要能够应对对方的紧逼。前场的局部进攻配合流畅,特别是传切配合中的斜插、直插,对对方身后的空档的**,这点在西班牙的进攻中尤其明显,比如古伊塞的进球。斜插和直插对球员个人的战术素养要求较高,传球线路和技术,接球队员跑位的时机和**成功以后是否可以以有效的方式处理球以形成有效的进攻,传球与接球的任何一个细节不合理都有可能造成越位或被对方后卫将位置卡住。在进攻的阵地战当中,两只球队的进攻思路的转移坚决、迅速,这为有效的进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比如荷兰当中路进攻受阻的时候便会较迅速的转移到边路,以边路传中和切底回传等方式对对方球门形成威胁,如果边路的攻击使之后卫线拉开而边路的进攻机会不如中路的空档的时候,则又会转入中路进攻,如斯内德的进球。另外还有一只以技术擅长、进攻为主的球队——葡萄牙。这只球队个人认为,葡萄牙的进攻在通过中场以后,进攻变化并不丰富,其最有效的进攻方式更多的只是中场的反插,缺乏更多的变化,葡萄牙的助攻和进球数据统计仅排在第六位,甚至还不如土耳其和俄罗斯,锋无力,数据是最无可争议的解释。而德国队所遇到的情况则是相反的,星萍认为德国队的中场的节奏控制能力发挥并不理想,注意,这里说的是节奏把握,而不是控球,我认为,无法把握节奏把握时机形成有效攻击的控球时间是毫无意义的。
  防守方面,几只球队做的都比较出色,德国虽然在决赛中输了,但是并不代表其防守有很大的问题,无论何种战术,当所在位置球员失误的时候都会出现问题。本届欧洲杯的混合防守战术都是相当的完善,丢球即抢或迅速封堵;层层设防;保持队形、局部紧逼;相互保护、及时补位;重点盯防进攻的组织者和攻击手、夹击和围抢;制造越位等防守战术相结合,例如荷兰,丢球以后所在位置球员立即实施防守战术,进攻中以球员所在位置执行职能,而不局限于既定位置,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范尼就地防守,在中场得球立即组织,这时候离前场更近,位置更好的球员就成为了前锋的角色。
  西班牙的防守,特别是夹抢,协防做的非常坚决。网易体育和搜狐体育都有评论文章指出西班牙的战术定义为防守反击,星萍有不同意见,我认为西班牙的战术体系并不能称之为防守反击,区域有效的混合防守并不能代表此战术打法为防守反击。当今世界足坛攻守的平衡才是主流。我们通常说防守反击是指首先是稳固防守。中后场人数多空档小,给对手留下发挥的余地也就小。而自己的队员可以在较短的距离内,对来球进行有效防守。这样做既可以节省队员的体力,又可以有效地吸引对手的进攻队员深入。而对手在千场人数不占优的情况下,打不起有效的进攻组织。而一旦为了进攻增加前场进攻球员的人数,后场必然会空虚。此时防守的一方一旦得球,及时地传给游弋在对方半场的本方球员,而此时的防守阵型会马上变为进攻阵型,在瞬间达到在对手办场人数的优势,给对手以致命一击,俄罗斯便是比较典型的防守反击。防守反击通过中场的速度是比较快的,而西班牙更多的则是在中场甚至中前场的控制和组织,并没有以中后场为阵地,以应对对方的主动进攻,虽然4-4-2、4-5-1是常用于防守反击的阵型之一,但是并不代表应用此类阵型的球队就是以防守反击战术为主的。
  星萍插一句题外言,网易体育徐老师曾谈到西班牙的技战术打法是中国队的榜样,这点星萍与徐老师观点不同,我认为目前,甚至是未来的相当一段的时中国球员的技战术水平、素养尚达不到执行西班牙此类战术的水平,并且,中国足球现在是一种无风格状态,我们回想一下,曾经的中国队,“一高一快”特点鲜明,战术意图明朗,而自足协领导层定位中国队走所谓的技术路线之后,如今的中国队都有什么?国内已经找不出一个像样的中锋!比埃尔霍夫、托尼我们且不比,就比比国内老一辈的黎兵、宿茂臻,我们还有达此种水平的中锋吗?速度型前锋,曲波不受重用,前些年在国家队的李毅门前感觉实在一般。好,我们放弃一高一快,我们打技术,职业联赛有些年了,吆三喝四的青少年培养体系也有些年了,中国队的技术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大家有目共睹。我们不比韩国、日本,就比比战火纷飞的伊拉克吧,如何?值得我们去思考。
  言归正传。虽然本届比赛没有冒出不知名的年轻天才球员,但一些已成名的年轻球员的表现值得我们肯定,他们更理智,更稳定,更努力。总体来讲,本届欧洲杯的比赛是攻守结合的一个升华,向我们展示了攻防结合的一个新的境界,相信,未来一段时间这一定会引起世界足坛的深思,从而使足球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层次!让无数喜爱足球运动的朋友感受到足球艺术升华的魅力!
  
  为何我的眼里充满泪水,因为我爱你爱的深沉!






稿件首发处:红袖中文
2#
发表于 2009-1-30 21:05 | 只看该作者
路过:bz36:
3#
发表于 2009-1-30 21:19 | 只看该作者
作为全宇宙最牛逼的实况论坛没有这样的原创怎么行呢
4#
发表于 2009-1-30 21:29 | 只看该作者
作为全宇宙最牛逼的实况论坛没有3L这样的回复怎么行呢
5#
发表于 2009-1-30 21:33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原創
6#
发表于 2009-1-30 21:4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的不错~~~~~
7#
发表于 2009-1-30 22:3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美啊
8#
发表于 2009-1-30 22:38 | 只看该作者
:bz36:原创美阿
9#
发表于 2009-1-31 08:37 | 只看该作者
西班牙夺冠令人信服
不过要是卡莫拉内西的扫射进去的话,整个杯赛就大变化了
10#
发表于 2009-1-31 11:31 | 只看该作者
有申精嫌疑,呵呵:bz16:
11#
发表于 2009-1-31 11:3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射了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31 15:29 | 只看该作者
:bz12: 都是洲际杯赛    亚洲怎么和人家差这么多~
13#
发表于 2009-1-31 15:38 | 只看该作者
欧洲无弱队
14#
发表于 2009-1-31 15:45 | 只看该作者
亚洲无菜鸟
15#
发表于 2009-1-31 1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we5forps2 的帖子

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比喻 赛纳那脚如果在偏一点 就不打加赛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