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1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FIFA教父之David Rutter(转自大众软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22 2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大众软件
大卫·鲁特David Rutter生日未知出生地英国赫德福特郡西钦镇荣誉未知
■江苏 防弹手柄
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中,David就像一名足球经理那样,先后“执教”了数家“俱乐部”,他曾混迹于默默无闻的UEFA Champions League,又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濒临降级”的CM系列,并帮助老牌强队“FIFA FC”体会了不断夺冠的奇迹。


在美国人的知识库中,“Football”是一种可以手脚并用,还带“拳打脚踢”的运动,经常出现在时代广场巨幅液晶屏幕中的贝克汉姆和永贝里都是内裤广告男模。至于居住在他们北面的加拿大人,一提到“球”,他们能想,也唯一可以普遍开展的活动是冰球。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两种人汇聚在温哥华市郊的小城本纳比(Burnaby),每年给全世界数亿个挑剔的眼睛制作Football游戏,他们对这项运动的理解过去十几年里,我们都很清楚。
然而,中世纪随着“次世代”的到来彻底结束了。一位“真懂球”的英国人成了FIFA开发团队的领袖,他就是David Rutter,前《冠军足球经理》制作人,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比赛,也踢野球、玩游戏。他是个标准的球迷玩家,就跟你我一样!


西钦镇队在比赛中常常上演踢不到球便踢人的粗野铲抢。这里就是他们的“主场”,让Rutter魂牵梦绕的地方……

“球星”往事
身为一个伦敦人,David支持的俱乐部既不是切尔西,也不是阿森纳和热刺,而是他的出生地赫德福特郡的西钦镇队(Hitchin Town F.C)。自打会走路开始,David就是他们忠实球迷,而且就像每个英国人一样,会对这支球队忠诚一生。1996年,David成了西钦镇队的正式球员,司职中后卫。不过,能否登场的决定权不是教练,而是自己所在游戏公司的老板,还有伦敦郊区公路的交通状况。


FIFA玩家不要抱怨“你英强悍至渣”了,看看他的打扮吧……

上场踢球是David最快乐的事,他自比阿森纳上世纪90年代的灵魂人物托尼·亚当斯(Tony Adams),认为自己的优势在于“强悍的防空能力,极佳的补位意识,防守作风凶悍而不粗野,而且有协调指挥才能”。如果你看了David的自我介绍,便开始想象他在场上的英姿,那结果可能会让你严重失望,因为David只是在自嘲罢了。他在个人博客上记录的“球员生涯的巅峰事件”,是西钦镇队“差一点”就在地区业余联赛中战胜了苏格兰巡回者队(Caledonian Road。最悲剧的事件同样来自这场比赛,他供职的Beautiful Game Studios的一名主程序是对方球员,这个眼睛仔在比赛即将结束时替补登场并打入扳平一球,凭借客场进球优势将主队淘汰——现在都流行叫“绝杀”。David一直记得这件事,他说:“开发过程中最爱给制作人添堵的就是程序员,在球场上也一样。”
身为一个英格兰人,David狂热地支持三狮军团。不过,如果你觉得近几作FIFA的英格兰球员数值奇高(连替补的能力大多都在80以上)是他“愚忠”的体现,那就大错特错了。在《FIFA 10》开发阶段的宣传中,英国游戏网站XG247曾希望他给来年世界杯上英格兰队的战绩做出预测,他的答复是:“我喜爱英格兰队,但我不认为我们的小伙子能制造太多惊喜。美国队将在小组赛阶段制造严重的麻烦,毫无疑问英格兰最终会出线,但很难在淘汰赛阶段走得更远。在南非大放异彩的将会是德国队和荷兰队,最终他们都会倒在西班牙队的脚下。”David的表现并不比章鱼差,就连大牌教练、体育评论人士也自叹弗如,这就是一名“足球经理”游戏制作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实况”启蒙
今天的FIFA在销量和口碑上大有压倒昔日的足球游戏王者——“胜利十一人”系列的势头。很多FIFA玩家提起“实况”不屑一顾,David不这么看。他甚至认为,PES系列不仅是FIFA实现这场大变革的动力,也改变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原来是在篮球场进行动作捕捉的,这是FIFA球员跑动始终溜冰感十足的解释吗?

你不会想到的是,这位白金销量游戏的制作人主修的是遗传工程学。当然,他更是个玩家。1998年,他迷上了一款足球游戏——《世界明星足球98》(International Superstar Soccer Pro 98,“实况3”的欧版),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剩下了踢业余比赛和玩PS。David在哈钦镇队的队友——Simon Warner医生给出了一条金玉良言:“人生最佳的生活状态就是让爱好和谋生融为一体。”就这样,David进入了一家小公司为DC平台开发足球游戏。之后,凭借积累到的专业知识和对足球游戏的爱,他成功进入了牛津郡的游戏公司Silicon Dreams Studios。这是一家以拟真足球游戏为主力方向,却从未超越两大足球游戏品牌的可悲的公司,他们一度握有欧冠联赛的游戏版权,David在这里有了制作足球游戏的进一步经验。


工作之余玩玩对战,还能把测试的工作也给做了

在2003年围绕“冠军足球经理”的版权和劳资纠纷中,Eidos Interactive得到了CM品牌,但却苦于找不到专业的“足球经理”制作团队,迫于无奈只能将开发任务交给了从Square Enix手下买来的Beatiful Game Studios。由于一切必须从头开始,再加上制作组缺乏经验,“冠军足球经理”的续作一塌糊涂。而带走了数据库的Sports Interactive先行发售的《足球经理2005》(Football Manager 2005)占尽风头,成为玩家公认的“CM正统续作”。在此时,David来到了群龙无首的Beatiful Game Studios,担任被玩家称为“沽名钓誉”的CM品牌制作人,由他领衔制作的《冠军足球经理2007》一度出现了复苏的局面。
征战豪门
从新千年开始,EA Sports给FIFA系列定下的目标就是战胜PES系列。按照常理,挖人应该是从KCET去挖,而不是盯上足球经理游戏的主创——EA早就召唤来了“LMA足球经理”(LMA Manager,Codemasters出品)的主力Gary Paterson。Gary在进入EA Sports后发出一番感慨,也许能解释其中的奥妙。他说:“他们有一流的程序、美工和动画师,很多开发设备与技术我闻所未闻,然而在最核心的问题上却显露出惊人的无知。”这番话说得难听一点,就是FIFA在底层上完全不行,必须推翻重做。Gary是当年LMA 3D比赛引擎的创造者,他领衔为FIFA制作的“次世代”引擎从2006年开始亮相,在《FIFA 08》中成功实现了对足球基本攻防关系的模拟。然而这款公认的革命性作品依然存在很多系列的顽疾,如球员缺乏个性、球的运行轨迹过于机械,比赛的生硬程度和进攻套路的单一化并没有得到本质性的改善。2008年8月,David也来了,公司打发走了只负责管理开发进度的制作人Joe Booth,重新设立了在开发过程中要事必躬亲的“执行制作人”职务。FIFA系列精进的重任,交给这位从英国来的“足球经理”。


每年在E3前后,Rutter都要飞赴欧洲各国,向当地游戏媒体展示新作的开发状况

在进入EA Sports以前,David唯一认真玩过的FIFA游戏是《FIFA 98》,一直以来他都是Konami的支持者。“作为一名足球游戏制作人,我需要去玩包括FIFA在内的各种足球题材游戏,然而我从没在FIFA中收获任何快乐。”David说,从《FIFA 2002》之后的作品中可以看到EA Canada正在走向正确的方向,但在足球模拟的底层要素上还落后Konami很远。尤其是在EA当时重销量轻质量的大环境下,FIFA系列不可能有太大的突破。


在同巴萨的欧冠决赛中显得相当无助的鲁尼至少近期可以开心一点了,因为Rutter为他快递了《FIFA-12》的Demo

与很多快餐游戏“受害者”类似,David也曾是反EA的愤青之一。但环境也有所变化,随着2007年John Riccitiello重新担任CEO,EA慢慢地只负责投资,不去过多地干预具体开发事务——至少对FIFA的制作组来说如此——更不会将“极品飞车”或“模拟人生”的制作人空降到FIFA制作组去胡搞。David现在已经是EA青了,他说:“如今我一听到有人喷EA就会很不爽,尽管我曾也是这些口水党中的一员。FIFA的开发预算几乎不设上限,没有源源不断的钞票,我很难去实现各种创意,一个像迈克·摩尔(美国著名揭黑纪录片导演,代表作《华氏911》)那样的人不会解决任何的问题。”
David是一名PES玩家,但他并不认为这款游戏对FIFA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他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足球经理”式的,也就是让整个球队的运转和球员的一些额外动作自动化,玩家只需要进行有限的控制,就能协调一支球队的攻防。这种“傻瓜”式的解决方式看似会让本来就显得机械化和程式化的FIFA陷入恶性循环,但效果还不错。他这样解释自己的想法:“足球游戏中玩家扮演的地位类似于场边指挥比赛的教练。观众是纯粹意义上的旁观者,但你可以用正确的战术来影响比赛。同时,玩家的地位又类似于一名球员,你可以以个人为单位实施各种技术动作。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影响比赛,但都无法决定个人能力以外的事,比如队友的跑位,防守队员的位置。”于是目标很明确:玩家尽力扮演教练和球员,电脑要负责处理好二者之间的部分。


Rutter经常在EA-Sports总部安排这种玩家互动。玩家纷纷表示,想单挑干掉他可不是那么容易

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中,David就像一名足球经理那样,先后“执教”了数家“俱乐部”,他曾混迹于默默无闻的UEFA Champions League,又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濒临降级”的CM系列,并帮助老牌强队“FIFA FC”体会了不断夺冠的奇迹。David还会出席FIFA FC的“赛前发布会”,也会不断发表赛后的感言。他的确是本纳比这支“球队”中不可缺少的大脑。
2#
发表于 2011-9-22 22:31 | 只看该作者
大眾軟件的人估計從不看視頻訪談,按照音譯,應該是大衛·拉特
3#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22:44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很不错,关于姓名的音译别太执着了。
4#
发表于 2011-9-22 23:01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啊。话说NBA Elite啥时候也能来一个这样的制作人不?
5#
发表于 2011-9-22 23:46 | 只看该作者
内容精品文章
6#
发表于 2011-9-22 23:49 | 只看该作者
看看
7#
发表于 2011-9-23 10:19 | 只看该作者
PES系列不仅是FIFA实现这场大变革的动力,也改变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竞争对手之间都互相尊重,我们这些fans就别跟着瞎起哄了,好好玩游戏吧,人生苦短啊
8#
发表于 2011-9-23 10:41 | 只看该作者
EA做的不好时候他也喷,口水党很正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