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阿内尔卡冠军杯决赛的表现,我真是替切尔西难过!花那么多钱引进这样一个球员,冤啊!号称有速度,拿不住球,没有技术,没有意识,奔跑不积极,难得进一两个球,还总被某些教练看好,俨然法国版的李毅。去年曾传闻阿森纳有意引进这位大侠,真替我厂捏一把汗。
言归正传,说说教授的引援策略。也许很多人会抨击教授抠门,从来不引进大牌。实际上,这和阿森纳球队的整体风格有关。与其他豪门球队相比,阿森纳的技战术风格是最不依赖球员个人能力的,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的。对于这种注重地面尤其是禁区前沿地面配合的球队,非常强调球员之间的默契。因而很多球员都需要几个赛季的磨合才能真正融入球队。而大牌成名球员正是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缺陷。首先,成年球员意识相对已经定型,很难有很大改变;其次,年龄大偏大的球员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在板凳上。所以我觉的,引进年轻球员并不完全是一种金钱上的妥协,而是实实在在的由球队的技战术风格决定的。
事实上,从这几年巴塞罗那的沦落就能看出,对于这种类型的球队,放弃自己已经形成的一套战术体系,强行引入大牌球员打乱原有阵容的配合甚至团队精神是多么得不偿失。还记得两年前的那支巴萨吗?中前场配合多么完美,尽管阵容没有现在耀眼,但令所有对手恐惧。看看现在,只剩下梅希等人的单打独斗。也许里杰卡尔德也在纳闷儿,为什么钱没少花,成绩却越来越差。其实这方面他要向教授好好讨教讨教。
就目前阿森纳的阵容,其实还在磨合期。要达到亨利,皮雷,永贝利,维埃拉当年的程度还需要时间。而且不能指望就靠引进一两个能力出众的大牌球员解决问题。去年来的巴普蒂斯塔和今年走的亨利都是很好的例子。其实今年被推上右前的埃布埃遇到的也是同样一个融入球队进攻体系的问题,而与个人能力无关。
如果你喜欢看世界顶尖球星的大聚会,你可以去找皇马,去找国米。如果你喜欢看天才的个人表演,你可以去看曼联,去看巴萨。如果你追求将进攻战术发挥到极致,想看理论上完美的战术方程式是如何转化为进球的,那阿森纳通向未来的大门向你敞开着。
像植物成长需要阳光和水一样,阿森纳的成功只需要时间和年轻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