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 ¥
注册时间2007-6-10
- 积分
- 1464
|
本帖最后由 mondrovic 于 2010-9-19 12:01 编辑
谢谢H君和狂风设置高亮~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哈!
9月18号更新:
前天下好了PES2011 DEMO,为了看看操作手册,日文版的看起来还是太累。 昨晚上仔细地看了一下DEMO里面的操作手册, 再聊聊一些发现和想法。
首先我要修正一下我之前的观点:2011的所有假动作确实是可以手动操作做出来的,之前我说有些必须经过编排发出,有些草率了。现在谈谈新“发现”吧 (其实都算不上发现,人家都把所有动作的细则放到手册里面了,在比赛中按住暂停,"command list" 里面就有,以前每一作都有)
这一代假动作的设置逻辑大致分为了3个层次:(有点像盗梦空间的感觉了。。。。)1.不接触球的假动作,2.触球假动作,3.挑球假动作;每个层次又有原地或运动中的区别。 具体操作原理大致如下:
1.不触球假动作(仅由R3或R3加L3发出)
R3上下左右等直线方向,可以做出上半身系假动作,可以再配合L3(或十字键)做出各种马修斯转身(原地或带球中皆可)
R3各种绕圈(前半圈,后半圈,1/4圈)可以做出原地或运动中的不触球绕球假动作,可以再配合L3做出诸如step over fake之类的假动作(左脚或右脚原地前绕跨后接逆足45度磕球启动)(step over fake实际上已经算是触球了,不过是在绕球之后的变向,因此可以说绕球的部分是没有触球的)
2. 触球假动作 (L2+R3 或 L2+R3+L3)
L2按住以后+R3上下左右等直线方向,再+L3(或十字键)可以做出各种结合球的腿部变向假动作 ,比如牛尾巴(L2+R3 45度+L3逆45度),后跟90度磕球变向(L2+R3 90度+L3 同方向90度),拉球后前磕(L2+R3 逆180度+L3 前 或者 斜前;可以做出三个方向的拉球前磕)
L2按住以后+R3各种绕圈可以做出,或再加L3可以做出各种结合球的绕球假动作,比如马赛回转(L2+R3绕半圈),单脚马赛(L2+R3逆半圈)以及新加入的那个非常拉风的 Back Heel Feint (假L式拉球接逆90度出球)
3.挑球假动作 (L2+"R3按下"+L3)
这个类型的动作反而还算比较简单也比较少,比如后跟彩虹拉球,左右45度挑球等。
从上述的介绍大致可以看出2011假动作的类别逻辑,而总结起来的操作逻辑简言之无非就是a.单用R3为不触球的晃动或者绕球,b.L2+R3为触球的晃动或者绕球,c.L2+R3按下为挑球.
写了这些,希望没有让大家看烦。目前看来2011的这个操作系统,是追求全能式的操控,虽然不够直观(也没办法再直观了),有些复杂(自然而然的),但还是有明晰的逻辑和层次(因此我先前说它没逻辑的判断也有些轻率),因此还是可以一步步地进行分析和练习的。所以,有兴趣成为盘带妖人或者有一定自虐倾向的朋友,请勇敢献身吧。。。。
末了再聊聊一些感受吧:玩实况有些时日了,我不是盘带狂类型,我个人喜欢的是一种略带嬉戏的打法,喜欢和对手开着玩笑来玩,或许这主要是因为最早开始都是和很好的同学以及朋友在玩,相互戏弄必然是家常便饭;而几年后接触了网战之后,更为功利的打法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了;虽然这不是我特别看重的,但我肯定也不会拒绝能把一些实用的小技术练好 (比如2010中的90度绕跨,其实要练好也就是一两个小时的事情;要用好,多打几场比赛就出来了),而目前对于2011的这个假动作系统,我感觉有点力不从心 ,因为以我目前的熟练程度而言,不是我在玩游戏,而是游戏在玩我。。。而且很明显地无论再怎么熟练,2011的这套系统都不可能有2010那么的本能化和便捷了~~
再何况凡事也无绝对,上面写了这么多,最后也不知道2011的这些假动作有没有”实用性“呢?目前来看,2011里面普通的盘带自由度和变数已经很高了,说不定”传切流“的玩家不用假动作就能把游戏玩出花儿来呢~
最后,祝大家能享受足球,享受游戏,玩得开心;多些欢乐,少些功利;也希望KONAMI再接再厉,做出一款配得上真正懂球玩家的游戏(我没有含沙射影哦~~~~~~~~~)!
..........................................................................
之前的内容
仅谈假动作系统。2011的demo给人各方面耳目一新的感觉,我最初上手的几个小时仿佛有些小小的欲罢不能。可是昨天试图加深对假动作系统的认识,却感觉有些挫折:
个人认为假动作系统仿佛有化简为繁之嫌,传统的方向键假动作系统的优点是直观,本能,衔接方便;缺点是动作相对较少,且较容易误操作。 2011把假动作全部交给了R3,而且还必须配合L1或者L2来发出。 这样一来,如果我需要接球以后马上接一个马赛回转,去摆脱上抢贴身的对手,2010里面,我只需要很直接的顺势转一下十字或者L3,而在2011里面,我需要:a.左手食指按住L2, b.同时右手拇指转动R3 c.同时左手拇指还要兼顾L3或者十字的方向。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就需要左右手不同手指两三层的协作---至于么? 而那些以往很容易做出的挑球,90度后跟磕球变向,后跟L回拉变向等动作也都不能直接发出了。
而2011新加入的假动作连发系统目前看来仿佛有些鸡肋,而且同样的不够本能化。作为一款体育动作游戏,大家追求的就应该是一种最本能,直观,符合逻辑的操控感(比如接球后的马上摆脱,一脚传,凌空射门等),2010在这方面算是集前几代的大成,把这个方向键假动作系统做得很合理;但2011引入的假动作编排系统却推翻了直观和本能这两个操作要点,仅仅是为了能够做出更多的假动作以及假动作套路(实用的真没几个,不少用十字键也都可以实现)。这种思路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了? 现在用L1+R3来做套路的时候,我感觉像个程序员。。。输入完了就站一边看着球员自己做,仿佛和自己一点没有关系。。一点都没有之前的那种直接的操作感和成就感。再者而且这种套路编排本身就显得非常的机械化和虚假(像不像武术套路比赛??),完全丢掉了一款竞技体育游戏应有的内涵!。说实话,类似的这套系统98年的FIFA就有了。。。。KONAMI你又何必呢。。。
PS. 顺带想到了近年来流行的触屏电子产品,iphone, HTC,ipad, N8.... 取消物理键盘代之以触屏。其实这样的设计也就是化繁为简,朝向本能直观的用户体验;而wii, move, kinect的相继出现,仿佛也预示了日后动作类游戏的操作前景。。。。而此时此刻KONAMI的这个系统倒还真有点逆流而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