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rovic 发表于 2016-6-15 16:12

jiii 发表于 2016-6-15 10:20
现在的足球游戏有两个无法避免的死穴,第一全队高度一致的心态(都是你一个人在控制,当然不会出现想不到 ...

你说的“死穴”,我一直视为是实际存在的游戏抽象化的本质前提(平板显示,上帝视角,时间压缩,一人分饰N角);即便是其他第一人称视角的游戏,同样也不可能摆脱抽象化的本质(CS之类的第一人称射击,分分钟就LOAD出一个任务,一晚上任何一个玩家都能够狙杀或被狙杀无数次;现实中一个特种兵可是万里挑一的,准备一次任务也不是LOAD一下这么简单的,实际执行的细节也不可能只是第一人称视角和鼠标键盘+个5.1耳麦就能体现的,现实中被狙杀的代价也不会只是一声骂娘+一次RE-LOAD这么轻巧的。。。)。所以与其称为死穴,不妨称为“玩家的潜规则”:把游戏和现实过于机械地挂钩对比本身就是玩家需要去避免的一个陷阱。关于你的“死穴”二字,其中似乎存在不满现状的情绪,但我确实很难想像除了上帝视角以外,还能有别的视角方式可以更好地体验和表现这种抽象化的足球游戏了(即便足球游戏中很早就有了第一人称视角)。

关于你后面提到的玩家风格分类,以及惯用BUG招等等“问题”,我更愿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个年货游戏接近一年的超长游戏周期,游戏时间所带来的厌倦感。试想一下,很多玩家一个晚上的比赛场次就接近10+甚至20+了,一个星期的比赛场次很可能就远超过某支现实球队整个赛季的场次了,现在还差3个月到新作发售,2016让这么多玩家能够饶有趣味地玩上接近9个月的时间,本身就很不错了,而玩家们真的差不多也该有厌倦感了(如果能有网战随机状态,对我而言,厌倦感可能会来得更晚些)。而一些BUG招,固定打法,套路单一的问题,我觉得其实不是新,中,高手的问题,而是整个玩家群体普遍的风格趋向问题,或者说“凤毛麟角”这四个字从概率分布学上来说还是比较科学的(不光说是战绩,胜负率,还有某些风格趋势的分布)。这个问题与其说该让实况团队去解决,还不如说应该由玩家们自行去承担(他们也解决不了,玩家群体从整体而言,也改变不了,这个不光是照顾销量的问题)。

我记得ZXT提到过实况系列官方的引导和教学不足的问题,这一点现在来看,确实对普遍而言的新手和老手们都不够友好(区区一个非硬性要求的训练模式是不够的);实况系列和很多日式游戏都有些过于含蓄,这个就和2017新出的TRAILER类似,其实稍微细看一下,里面每个镜头都给出了相应的新细节和新卖点,但对很多玩家而言还是太过隐晦(其实也只是一个前期TRAILER而已)。实况背后的日本团队似乎一直都是“你们自己去悟”的姿态(他们不屑于,也没钱去找木鸟操一口葡萄牙乡村英语来吹 the game has changed....play for the fans之类的空话)。和TRAILER类似,每一作的新卖点,在游戏界面中其实都没有很好地展现和介绍出来(14-15-16中,他们是通过赛前LOADING的小贴士来作文字介绍,但那个太过于碎片化了),于是很多新玩家真的就只有去悟,而很多老玩家则是习惯性地按照自己多年的老套路,老操作来玩新游戏,能不能深挖玩出新意,也只有靠自己的悟性和自觉性了;制作团队在游戏中引导玩家(或者说UI沟通)这方面上来看做得确实过于“核心向”了。

发表于 2016-6-16 16:01

11区的通病,越搞越繁琐复杂,脑残设计很多。

所谓什么L2+十字键的战术,其实PS1、PS2时代就有了,只不过战术名称不一样。
而当时PS2时代是用L2+右边的块、圆、三角、X来实现。

其实只要稍稍玩一下就知道,L1+十字完全是脑残设计,这时你左手必须松开方向,完全不连贯了,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担误时机。

就象之前把攻防趋向由L2+R1/R2变成选择键+R1/R2再变成十字键,把造越位从战术快捷键变成连点十字键一样。

感觉现在的柯拉米出的游戏,就是完全没有经过测试就放出来的。就跟暗荣的《三国志》一样。每代都要创新,但结果问题越来越多,而以前好的设计全部丢光。
结果就是老玩家越来越少,新玩家也不喜欢。

我看现在柯拉米就只会靠MC来骗骗钱了,还是希望他早点放弃这个品牌(比如卖给中国商家之类),老老实实去做自己的手游吧。

PS:比如你最爱的小岛秀夫的作品,也是一样,反正我觉得日商大多是中二、脑残。

发表于 2016-6-16 16:09

jiii 发表于 2016-6-15 10:20
现在的足球游戏有两个无法避免的死穴,第一全队高度一致的心态(都是你一个人在控制,当然不会出现想不到 ...

其实以前PS2时代,我一直就有一个思路,也跟上海柯拉米的人提过。可以部分解决你说的这2个最大死穴。
PS:不过他们只采用了我提的队长模式(也就是现在的绿茵传奇模式)。


就是视野/视角模式,根据执球球员的面向和距离远近的不同,在地图雷达(甚至在球场上),相应隐藏/(或根据距离减少其他球员的位置刷新率)其他球员,来部分模拟出真实情况下的视野情况。

相对的,这样就可以增加球员一个“视野”、“意识”、“观察力”之类的的能力值,来优化上面提到的效果了。

当然,这样设置就更难了,而且我觉得以后运动类游戏还是会VR化和虚拟现实化了。

发表于 2016-6-16 16:17

zxt1222 发表于 2016-6-5 20:16
Hug the Touchline这个应该就是进攻宽度设定到极限
Attacking Fullback 这个算是把 “边后卫位置特殊AI ...

Wing Rotation如果属实的话,貌似是第一次有左右镜像换位的战术(过去只能依赖2套阵型手动切换)


=================


PS1就有了,叫换边进攻还是转移换边我忘了
就象你楼上那位玩家说的一样,全是噱头,炒冷饭炒概念。

发表于 2016-6-16 16:20

说白了,就是现在柯拉米的整体AI不行了。
只能多做一些可以手动操作的战术出来,让玩家自己去弥补他自己的问题。

比如,防传中什么,对方2个前锋,一个去下底,一个去跑中路接应头球。你后卫是脑残也知道应该边路堵+中路跟防和补位。
但是它现在的AI对这些判断有问题,所以要靠你玩家自己去解决问题。

zxt1222 发表于 2016-6-16 16:22

Z 发表于 2016-6-16 16:17
Wing Rotation如果属实的话,貌似是第一次有左右镜像换位的战术(过去只能依赖2套阵型手动切换)




PS时代的战术是 左路进攻 和 右路进攻 ,本质是球员靠向某一路, 好处是打右路的时候可以提前开左路进攻,便于转移。我记得那时候我想左右边锋换边还是要按暂停自己手动改,而且要死球以后才有效。

(那时候FIFA有两翼齐飞战术,本质也是阵型横向拉开,也没有球员交换的功能)


发表于 2016-6-16 16:25

zxt1222 发表于 2016-6-16 16:22
PS时代的战术是 左路进攻 和 右路进攻 ,本质是球员靠向某一路, 好处是打右路的时候可以提前开左路进攻 ...

不是,有叫“异侧进攻”/“异侧转移”和“边路换位”/“换位进攻”什么的

PS2上反正肯定是有的。我记不得哪代开始的了。

zxt1222 发表于 2016-6-16 16:29

本帖最后由 zxt1222 于 2016-6-16 16:32 编辑

Z 发表于 2016-6-16 16:25
不是,有叫“异侧进攻”/“异侧转移”和“边路换位”/“换位进攻”什么的

PS2上反正肯定是有的。我记 ...
“换边进攻”那个是有的,本质和fifa的两翼齐飞战术同理,就是阵型瞬时横向宽度拉开,另一边会明显有一个边路属性的球员(MF/WF/SB)等着玩家转移球,(和某路进攻战术不同的是,其他队友不会过多的移动向逆侧)

但是左右球员之间是不会交换的。


其实左路进攻、右路进攻、换边进攻这三个战术基本上就是和现在的“进攻区域”,以及之前的“进攻宽度”是相关的东西。

不过我倒是觉得PS PS2时代的这3个战术效果更明确、也更合理
而PS3时代开始的量化战术板里,K社就没调好过,总是走2个极端

zxt1222 发表于 2016-6-16 16:37

谈到AI,我确实也对现在PES的AI意见非常多,要吐槽起来估计没几千字下不来

可以说现在PES的游戏底子比几年前要好很多,更应该把多年欠下的AI账早早还清


发表于 2016-6-16 16:38

zxt1222 发表于 2016-6-16 16:29
“换边进攻”那个是有的,本质和fifa的两翼齐飞战术同理,就是阵型瞬时横向宽度拉开,另一边会明显有一个 ...

就象我上面说的,主要问题就是柯拉米自己没把整体AI做好,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卖钱,把这些问题都不负责任的交给玩家的个人操作(而且这些操作还非常不友好,不是系统繁琐复杂,就是操作方式脑残反人类{:5_440:})来解决了。

zxt1222 发表于 2016-6-16 16:43

Z 发表于 2016-6-16 16:38
就象我上面说的,主要问题就是柯拉米自己没把整体AI做好,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卖钱,把这些问题都不负责任 ...

我也比较接近你的观点,基本AI先能让比赛场面达到“正常或普通”,少一些低级的失误情况,(目前的情况是,失误总被过于夸张化的表现出来,或者过多的出现低级失误)

在普通场面的基础上再用战术来体现玩家之间的差异性。


angelos 发表于 2016-6-16 16:59

赞一个!

mondrovic 发表于 2016-6-16 17:08

Z 发表于 2016-6-16 16:01
11区的通病,越搞越繁琐复杂,脑残设计很多。

所谓什么L2+十字键的战术,其实PS1、PS2时代就有了,只不 ...

谈不上我最爱的小岛,但你的实况水平和风格我们可是真人目睹过的。不能好好玩游戏,更喜欢大放厥词,这个问题就和你无厘头地抛出“中二,脑残”的连带人身攻击一样让人反感。或者说你现在就是隔壁党一枚了?阿弥陀佛~


jiii 发表于 2016-6-16 17:26

zxt1222 发表于 2016-6-16 16:22
PS时代的战术是 左路进攻 和 右路进攻 ,本质是球员靠向某一路, 好处是打右路的时候可以提前开左路进攻 ...

这三种战术其实都存在过。左/右路进攻,对侧进攻和交叉换位。
左/右进攻顾名思义。
对侧进攻,左边路拿球的时候,右边路会套上。
交叉换位,才是lmf和rmf换位,仅限死球。当时死球会切换画面,阵型重新占位的时候左右两边的进攻球员会互换,比赛中不会

发表于 2016-6-16 17:35

mondrovic 发表于 2016-6-16 17:08
谈不上我最爱的小岛,但你的实况水平和风格我们可是真人目睹过的。不能好好玩游戏,更喜欢大放厥词,这个 ...

第一,柯拉米是公司,不是人。第二,做得好的表扬,做得差的批评,很正常。
第三,我上面可没有人身攻击任何一个个人,你的言论只能体现现888的才喜欢做这种事。{:5_431:}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PES2017 高级指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