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 ¥
注册时间2007-2-11
- 积分
- 16782
|
首先,昨天首映的票没有买到,很遗憾,甚至全市一张票都没有,今天下午3点多钟就去排队买票,终于买到下午6点的场次了。因为百老汇电影院空调坏了,很多人都带了扇子,加上一些年龄大一些的,有点旧社会放黑白电影的感觉。
话题扯回来,作为一个唐山人,看这片的时候就做好狠狠哭一场的准备了,果然没让我失望,如果看别的催泪影片会眼睛湿润的话,看唐山大地震绝对是眼泪哗哗的流,然后就听见全影院抽鼻子的声音。如果你把这片子当成2012那种灾难片来看的话就大错特错了,本片主要走亲情路线,地震的场面不过五分钟,也没有地震重建的场面。
冯小刚的台词依然没让人失望,真不懂这家伙为什么会这么幽默,尤其是徐帆的几句台词,比如地震的晚上,和片中老公亲热时候,说了一句:“这大热的天,全唐山就咱俩干这事吧”。还比如,徐帆儿子方达胳膊因为地震砸没了,母子吃饭时候,徐帆说:“快点吃,吃完把胳膊(假肢)戴上”。还有方达的那句:“别慌,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很多很多地方,如果张导是一个场面家,冯导就是一个语言家。
如果你面临二选一,是选择儿子还是女儿?本来一部灾难片,上升到道德的层次,当元妮小声的说出救弟弟时候,可能会是很多人的选择吧,男尊女卑,万年不变。弟弟是被老乡们抱出来的,而元妮抱的却是已经“死了”,被抛弃的姐姐,以及之前那句反反复复的“两个都要救”。放弃并不是不代表爱,也是一种无奈。方凳恨了32年,元妮也难受了32年。元妮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她会为了以前的丈夫一直守寡,会一直住在老院里,因为怕丈夫和女儿找不到家。当方达发达了以后,想接她去杭州生活,她不去,给她买新房子,她不要,她说:“先买墓地”。
一直在思考,母女怎么重逢,女儿的心结怎么解开,结果答案是汶川地震,把唐山和汶川地震两大灾难嫁接在一起,方达和方凳姐弟俩个都作为志愿者来到了汶川,方凳也亲身见证了一次母亲的抉择,为了女儿能够保住性命,作出锯腿的选择。以及方凳在休息时候听到弟弟方达和唐山老乡的聊天,说出当时元妮无奈的选择。此时方凳的心结终于解开,到回唐山和元妮重逢。重逢时候有两个亮点,元妮屋里一直挂着方凳和丈夫的遗像,还有盆里几个西红柿,因为地震前一天晚上就剩一个西红柿,被方达吃了,元妮说过,妈妈明天给你买。元妮和女人重逢时候的心情?那句台词很能表达,你这是从哪蹦出来的?
几个演员,最突出的是徐帆和陈道明,徐帆这个跨32年的母亲演的很好,非常好,有一点点小遗憾就是她的唐山话真的不太标准,联想到以前那个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里的保定话,综合来说就是唐山保定话。每次她一说话,我们都会笑,因为和我们说的很不一样。什么是标准的?地震后那几个元妮的邻居,就是让她做选择时候那几个人的唐山话,很标准。方达的也不是很标准,听他们说都挺搞笑的。
如果让你说以前对唐山的印象,不是惠达,不是唐钢,不是赵丽蓉,只是唐山大地震。30多年过去了,我们有了曹妃甸,有了机场,以后还会有城铁甚至地铁,希望越来越好。希望真的像电影里面,百货大楼附近全是高楼大厦,虽然现在明显没有那么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