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98|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凡达为什么会被拆弹给拆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0 1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八节,卡梅隆的前妻凯瑟琳.比格罗完胜卡梅隆。一部《拆弹部队》横扫奥斯卡,《阿凡达》黯然无光。周日我去看电影,北京的中国电影博物馆凌晨6点半有500人在排队等着买《阿凡达》的票。这部电影的票房刷新了全球记录,在中国也创下了12亿人民币的天量。但是,它居然被一部名不见经传的《拆弹部队》彻底击溃,这个世界是不是疯了?
比格罗的《拆弹部队》内容很简单,讲述驻扎在巴格达的美军拆弹专家的工作。在电影里塑造了一个外表强悍,内心温柔,但是棱角分明的酷哥。面对成捆的炸弹,他浑然忘我,毫无畏惧,每次都能干脆漂亮地完成任务。当每个美国大兵都在数着回国的日子,度日如年的时候,这位酷哥执行完一轮任务,又志愿再来一轮。影片的最后,是他再次奔赴巴格达,向着敌人,向着炸弹继续前进。
我已经很努力地把《拆弹部队》的剧情写得尽可能精彩一些了,但是如你们所见,这部片子实在乏善可陈,距离烂片的举例实在是并不遥远。但是,为什么是它战胜了《阿凡达》?为什么卡梅隆很早之前就诏告世人,应该把奥斯卡奖授予这部电影?
卡梅隆当真是个非常聪明的家伙,当导演真是可惜了。他自己拍摄的题材,在美国其实是一种政治正确的选择。环境保护、对弱势民族的关照,这实在是正确无比了。可惜,他的前妻拍了另一部政治更加正确的影片。许多看过《拆弹部队》的朋友说:这不就是一部美国的征兵片么?对,它就是一部爱美国主义主旋律大片。
许多人认为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用兵,美国人民很反对。这只对了一半,美国人民并不反对攻打伊拉克、轰炸阿富汗,他们只是反对自己的孩子窝窝囊囊被汽车炸弹和冷枪干掉,而且这一零售过程无穷无尽,这会让他们想起越南战争的噩梦。如今,美军在阿富汗的联合军事行动节节胜利,伊拉克的民选政府开始运转,爆炸越来越少。美国人民对“我们的士兵”的赞赏之情也就溢于言表。《拆弹部队》没有直接唱颂歌,却也表现了个人在战争中的恐惧和绝望,也就更能引发美国人的共鸣。
为“我们的士兵”拍一部赞扬性质的影片,这是比环保主义更大的政治正确。卡梅隆一早就看穿了这一点,真是个极聪明的人。如果《拆弹部队》是在强硬的小布什执政期间问世,那么《阿凡达》绝对无悬念胜出。而现在是奥巴马主政,卡梅隆清楚地知道结局会怎样。小布什种树,奥巴马乘凉。奥斯卡的比较和电影本身关系不大,更像是比谁在政治上能更正确一些。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凯瑟琳.比格罗是卡梅隆前妻的原因。
2#
发表于 2010-3-10 16:01 | 只看该作者
男人嘛  钱转够了 其它的荣誉就让给前妻吧
3#
发表于 2010-3-10 17:17 | 只看该作者
美国佬就喜欢讲人性和鼓吹人权
4#
发表于 2010-3-12 13:36 | 只看该作者
潜规则,难道你一个中国人还不适应这些吗:bz31:
5#
发表于 2010-3-12 15:44 | 只看该作者
因为那天刚好3.8妇女节~!!
6#
发表于 2010-3-13 17:17 | 只看该作者
LS正解
7#
发表于 2010-3-13 20:59 | 只看该作者
奥斯卡的品位有点独特
8#
发表于 2010-3-13 23:50 | 只看该作者
最正确的是时机
9#
发表于 2010-3-14 09:44 | 只看该作者
建国大业这种剧情和拍摄上的烂片都能在天朝耀武扬威,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拆弹部队会当选了。
10#
发表于 2010-3-14 10:09 | 只看该作者
任何事物都存在潜规则
11#
发表于 2010-3-14 21:59 | 只看该作者
杯具的是很多细节被证实是不真实的
12#
发表于 2010-3-15 17:11 | 只看该作者
相比于见郭大爷,拆弹还是有很多内涵的。。。

卡梅隆之前也拿过,不缺了。他当过最佳导演,还睡过最佳导演。。。
13#
发表于 2010-3-15 18:23 | 只看该作者
阿凡达的导演放水给媳妇
14#
发表于 2010-3-15 19:02 | 只看该作者
相比于见郭大爷,拆弹还是有很多内涵的。。。

卡梅隆之前也拿过,不缺了。他当过最佳导演,还睡过最佳导 ...
raulpeng 发表于 2010-3-15 17:11



    他睡他媳妇的时候她媳妇还不是最佳导演
  所以说真正即当过最佳导演又睡过最佳导演的是他媳妇
哈哈
15#
发表于 2010-3-31 18:18 | 只看该作者
炸弹部队反映了美国在伊拉克战争的情况,当然他拿大奖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