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和一群嗜球如命的师弟一起看球,讨论今年欧冠最大的热门,身为铁血的国米球迷,我竟说出了曼联的名字,大伙愕然,面面相觑,一阵冷场。
其实我是这样想象的:按照数十年欧冠卫冕失利的魔咒,而又想找出一支继承了巴萨遗风的球队,让球赛变得激情四溢,将性感足球的美轮美奂继续在猪年续演,唯一合适的球队,举欧伦大地,似唯有曼联。
这不是移情别恋,根据米高观球各路的综合分析,说句不违背评球伦理的话:曼联的进攻的确已经到达了一种境界,疾如风,了无痕。血脉喷张的激情观感,让人依稀回到了那个似曾相识的光辉岁月中。
曼联恍惚回到了过去,这不再是历史的梦境,而是现实可得的一份回暖的春光。那么,到底是谁通过怎样的手法,让悬崖边垂死挣扎的红魔重新站到了帝国绞杀台的前沿?
每个人都想知道答案,前半题要比后半题容易得多,就像回答:人是怎么来的?人是上帝创造的,那上帝来自哪里?所有人都缄口无言。
所以弗格森缔造了变“废”为宝的奇迹世人皆知,但奇迹怎么来了?有些细节远要比正统的说理更具价值,比如今天这场逆转取胜的足总杯:
先是靠着拉尔森很标志化的一次捕风捉影打破了僵局,随后靠着替补前者上场的娃娃脸,同样用一记很私有化的力射奠定了胜局。
我们知道爵爷找来志向未泯的瑞典人是为前场构筑更敦厚土坝的,而他在处子秀立马便起到了立竿见影的神效,我们还知道,挪威人即使复出后拥有星光灿烂的表现,但最适合他的位置还是那个让对手胆寒的替补角落。
所以,当我们发现,两个并不一线的演员在各自的战场独领风骚,就该明白:拉尔森在苏超300场比赛打进242球的数据绝对不是盖的,索斯克亚此前两场进一球的数据也不是虚的。当一个射手不能再像以前那么高产的时候,高效的春光栅现依旧还是一种让人记得的方式。而反过来,老射手也用实际行动督促着后备:是到了该进球的时候了。
这有没有一点左右互搏的意思?形式上打不到,实质上逼迫着鲁尼和萨哈勒紧了发条。还有此前,无视鲁尼和小罗甚嚣尘上的矛盾,决意顶着水瓢的恶名引进了胚胎期的卡里克。甚至联系到埃弗拉,维迪奇等人的成长故事,有这样一个共同点:开始并不如意,结局完美无疵。或者,都是在一股无形的压力制动下,呈现出了一幅渐进式的V字轨迹图,和曼联由高到低再转高的脉络风雨同舟。
太多的巧合汇成了一个不得不叹服的事实:弗格森在暮年黄昏,依旧用他固有的智慧和胆识塑造着新一代属于红魔的气质,这和老顽童周伯通如出一辙,即使掌握了九阴真经的真谛,也要将不能言传的武功精髓变相地发扬光大,左右互搏术故而诞生。
一种招式,两种武功。一种用人和买人的尺度,两种交错历史和现实的立体感。
曼联的横刀跃马其实也就比其他豪强多了一些老者的智慧,让自己和自己较劲,让自己击败自己,只有战胜了自己,才能战胜别人。
有时,足球起伏揭示的就是一些人之常理,但真正领会贯通,着实不易。因而更应佩服弗根森颐指气使的那种指挥本领,用一种周伯通的智慧,让红魔沾上了深不可测的内力,重新拥有了丧失已久的红色霸气。
此刻,那些骄傲的后辈们,是不是该低下高昂的头颅,虚心学点什么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