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288|回复: 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道为什么我被踢出了局,送少了!我只送了8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5 1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故事从本次“反赌扫黑”中第一位被警方带走的“国字号”教练贾秀全开始……

“11打10,场面很被动,这很正常。”——2006年亚青赛,中国队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2比1艰难取胜阿联酋,赛后,主帅贾秀全答本报记者王军问。

“足协在选帅过程中的‘暗箱操作’,毁掉了中国足球!”——已故足坛元老马克坚生前坦言。

中国足球这一辈子,就活在这两句话之间。

荒唐与悲怆,或许这也是它的本质。

2001年,从八一队“下课”的贾秀全首次受到中国足协重用,担任83年龄段国青主帅。可干了不到一年,2002年初,他便主动去职,前往申花,国青由王宝山接手——彼时,距离亚青赛预赛仅2个月。这番临时撂挑子之举,让当时主管国字号的足协副主席南勇非常恼火,甚至发出话来:“这样的教练以后决不能重用!”。

一晃2003年,贾秀全从上海申花“下课”,赋闲的他向足协“传情”,声称愿意担任85年龄段国青主帅,并向时任足协“一把手”阎世铎提出“08奥运进八强”的雄伟目标。不知内情的阎世铎完全被“八强”二字打动,以“认错态度较好”为由,决定给贾秀全第二次机会,但时至2004年2月,贾秀全再次辞职,随后摇身一变,成为申花领队和代理主教练。

老贾两度从国青辞职的理由均为“工作得不到支持”、“需要进一步学习深造”,但谁能忽略申花俱乐部开出的百万年薪在其中的诱人作用呢?毕竟,国青主帅一个月的工资仅仅为税前8000元人民币。被“忽悠”的阎世铎为此大为不满,他像南勇一样撂出狠话,“这种只想自己而不顾国家利益的教练,足协今后不得再录用!”

阎头、南头的批示言犹在耳,但2005年8月,贾秀全却第三次出现在国字号主教练的岗位上,成为87年龄段国青主帅,甚至一度坐上08国奥中方教练组组长的位置。如今国家队中的蒿俊闵、黄博文、曾诚等几名骁将全部出自87国青,但这支被称为“最好的夹缝一代”(87年龄段处于85国奥和89国奥两个奥运年龄段之间)的球队,却在2006年10月的印度亚青赛1/4决赛中负于约旦,止步四强之外,无缘加拿大世青赛。

2007年底,贾秀全终因未能在08国奥中起到积极作用而被足协彻底拿下。


在贾秀全的三起三落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斗争?

内情一,在贾秀全出任87国青主帅前,足协曾先后两次征求马克坚、金志扬等足坛元老的意见,老帅们的态度很坚决:一致反对,甚至给其定性为“人品不好”。

内情二,前国奥主帅杜伊曾私下致电本报驻欧洲记者诺瓦克,希望借媒体之口呼吁,不要让中国足协将贾秀全安排进国奥中方教练组。因为在杜伊来华前,几位与贾有过合作的前南教练,都曾告诫他:最需要提防的中国教练就是贾秀全!按杜伊的说法,“他私下做了不少有悖足球公平的勾当,这种教练进国奥,肯定要把队伍毁掉。”

那么,这样一个人,为何总能频繁得到“重用”呢?套一句《武林外传》的台词:我上面有人!

贾秀全与中国足协副主席杨一民的“密切关系”是圈内众所周知的秘密。2001至2003年,贾秀全两度执掌国青时,国字号教练尚未实行竞聘,完全由足协领导任命。谁与领导关系好,谁就能上位。2005年,国字号开始实行教练竞聘制,贾某人在元老团那卡了壳,杨主席立刻拔刀相助,派人一一“游说”老帅。由于元老们只负责在业务上把关,无奈之下,只好给足领导“面子”,贾秀全最终如愿上位。

可事实证明,将熊熊一窝,由于其在技战术和临场指挥等各方面并无过人之处,最终导致87国青——这支完全具备夺取亚青赛冠军实力的队伍居然连四强都未能进入。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在2007年底离开国奥后,贾大帅转眼便在河南建业上课,这当然与杨一民的大力推荐不无关系。
贾秀全再次在中超找到了高薪饭碗,把失利的苦痛留给了中国足球。在87国青折戟印度后,时任中国足协顾问、已故元老马克坚曾公开放炮:“这批球员是公认史上最好的苗子,但他们明显没有打出真实水平,教练员对失利应负主要责任——贾秀全本来就完全不应该出任国青主教练!”

马克坚表示,“选教练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但国少主帅郑雄没经过教练委员会讨论就直接上任了,这里面是不是有暗箱操作?我不敢下结论,但程序肯定是错误的!我们在选用国字号教练问题上不谨慎!不严肃!不认真!今天你埋下一颗种,明天就能长成杂草。我并不相信外界所说郑雄、贾秀全私下给足协领导送钱的事,但有一点肯定是错误的,那就是郑雄和贾秀全的上任,不是教练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的。如果是我们讨论,这两名教练都不可能成为国字号主帅。国少国青的连续失败,毁掉的是我们从事的这个事业,即便其中没有金钱因素作祟,裙带关系导致的暗箱操作也不容回避。”

就在87国青无缘亚青赛四强的前一个月,由郑雄率领的90国少在新加坡亚少赛决赛阶段较量中,在1比0领先且以11人对10人的情况下,以1比2负于朝鲜,无缘四强,输掉世少赛入场券。而仅仅两年前,85国青获亚青赛亚军、88国少获亚少赛冠军!在90国少正式组建前,曾先后有近15名教练竞聘主帅一职,郑雄在其中排名倒数第四、五位,但最终却能脱颖而出。而2004年率88国少时隔12年后为中国夺取第一个亚洲冠军的张宁,却早早被排除在国少主帅人选之外!

马老的话捅开了中国足球的一层窗户纸——国字号灰色利益链逐渐浮出水面。

这条生物链的核心就是以贾秀全为代表的土产教练。国字号是他们“下岗再就业”和“镀金”的好去处,背上“国字号主帅”的头衔,回头再去地方俱乐部执教,身价与普通国产教练自然不同;万一在俱乐部因成绩不好下课,再拿点钱去“孝敬”上级领导,重新回到国字号。至于那些用于打点关系的费用,教练们自有妙招——羊毛出在羊身上,生物链的另一个端点出现了:球员。

卖官鬻爵可不仅仅是官场独有,如今的中国各级国脚早有“明码标价”。譬如,国少组织一次集训,二三万元人民币即可买个名额;如果是入选球队出场参加一次国际友谊赛,则是5万元人民币;但要想最终参加正式洲际比赛,价格则攀升至10万元。到国青层面,价码更高,起价就是8万元。至于国家队,参加一次集训的价格是10万元,如果是正式大赛,则为20万元人民币,首发的价码自然更高。

于是,人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近年来各级国字号队伍集训人员变化会如此之大了,甚至屡屡有“黑马”杀出。当然,那些名气较大或能力佼佼者,自然不用操这份闲心,但对那些边缘国脚而言,“红包”简直是家常便饭。表面看来,球员花钱“买”进国家队,似乎很亏,其实不然——有了国脚的光环,回到地方与俱乐部谈待遇、谈条件,身价自是不一般。
如此恶性循环,中国足球形成了一条自上而下的“灰色资金链”:球员“上供”教练→教练“上供”足协领导→足协领导控制国字号主帅选派。

蝇营狗苟,中国足球迎来了永无止境的地狱轮回。

…………

被这条利益链条绑架的当然不仅仅是杨一民和贾秀全,2002年世界杯前,一位落选最终名单的国脚曾赤裸裸地表示:“知道为什么我被踢出了局,送少了!我只送了8万……”

(体坛周报)
67#
发表于 2010-1-29 09:29 | 只看该作者
中國足球我已經15年麽看了,當年我初二,冒了被學校處分的危險看中囯VS卡塔爾,人家都是業餘組的。被人家2:3反超,從此不再看了。
66#
发表于 2010-1-28 23:45 | 只看该作者
媒体还不都是这样么。。。

不过体坛和足周还是买的,成习惯了,而且还是很想读颜强和王勤伯的文章的
65#
发表于 2010-1-28 23:23 | 只看该作者
李宵鹏当年的水平,在中超组织够了,到了国际赛场末流都不是

02年中国队有很多人都是这种情况,在中超踢得很牛逼,自我感觉也不错。但是去了世界杯一看,才发现离真正的牛逼还有很多光年
64#
发表于 2010-1-28 23:21 | 只看该作者
顶25楼

体坛不是没料,只是他们为了保持和采访对象的关系,故意不报

比如说,马XX有一次在足协被蔚少辉打了,回来以后整了两个版,全是蔚的各种烂事,比如靠收钱选人进国家队买了豪车一类的。后来蔚找他道歉,说以后给独家,两个版的稿子最终胎死腹中了

再比如他们狠抖贾秀全烂事的那次,是因为贾顶撞了体坛的另一位记者

事到如今,这些事爆与不爆,都那样了。中国足球已经完了,现在就算不收钱精挑细选11个人到国家队踢首发,估计也很难踢过卡塔尔了
6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22:12 | 只看该作者
教练装修,国脚买单监工

  国字号的教练中,收钱是透明的潜规则,而某些教练的收钱方式,则极具想象力,让你闻所未闻。一位国字号教练,就有着这样的本事。这名教练从小就很聪明,什么运动都一学就会,新技术,新事物,都显得非常精通,而且外语也不错。“他是一个从来不会吃亏的人。”一位队员这样评价着他,“这人什么都好,只有一样不好——名声。”甚至连前妻也对他大摇其头。

  这名教练不断地混迹于俱乐部和国家队之间,但渐渐地,绝大多数俱乐部,都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禁止他进入球队,以保护俱乐部的利益。所以到了后来,他只能通过一些非正常渠道,往国家队运动了。据说,他私下里给足协领导们送的财务价值是个天文数字。因此,他执教时间最长的,还是在国家队。

  曾经很有名的一名新星,虽然实力很一般,但入选国家队后很快就上了位,这件事情的背后,是个温馨的小故事:这名教练的新房子,从装修开始,就是这名球员来负责并监督,而且,该国脚还承担了房子全部高档家用电器的费用。这名国脚也很快上位,成为国家队主力。

  最搞笑的,是在一届亚洲杯赛之前,国家队调整队伍,有几名新招收的国脚是通过教练组会议来最终确定的,上报足协并最终由中国足协来正式通知队员,还需要几天的时间。这位教练巧妙利用时间差,在参加完国家队教练组会议之后,偷偷给其中一名队员打电话,神秘地对他说有门路可以让他进国家队,但需要花钱,“不多,5万就够了。要快,因为名额有限,要是下手慢,就会被人捷足先登。”这名球员当时并没有很想进国家队,再说5万也不少,便选择了放弃。两天后,他就接到了国家队领队的电话,原来他已经入选了!

  世界杯名额:8万回家,20万去韩国

  国家队是国字号球队的塔尖,但是攀登到顶峰或许并不需要太强的实力,只要兜里有钱,又能找对门路,无论你在中超还是中甲,都有可能去国家队镀镀金,开开大脚,说不定还能进个球……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

  即便是对很多中国球员算是一生最大梦想的世界杯资格也可以买卖!2002年世界杯前,一名球员的落选一时成为了焦点新闻,其实,这名老将也并非不上道,他也拿出了8万元打点一切,或许是这个数额没有让一些人心动,或许是他塞钱的渠道不太正确,最终,他意外地成了落选者,失去了实现一生最大梦想的机会。直至今日,他依旧耿耿于怀:“如果上天给我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要找到那个能带我去世界杯的真心人……”

  相比之下,另一名实力远在他之下的球员就要聪明得多了,他豪迈地甩出20万巨资,也找对了向上疏通的渠道,最终,他成为了那次世界杯最终名单上的“最大黑马”。他的入选,让所有的人下巴都掉到了地上。一名球员不屑地说:“如果他都能去世界杯,那我所在的俱乐部少说也有15个人可以去。”果不其然,在那次世界杯上,他基本没有获得什么机会,目送队友三战皆北早早出局。

  20万换个世界杯板凳游,看似很多,但实际上“通货膨胀”已经影响到了“国脚菜市场”的标价。这几年,仅仅是入选国家队参加集训,价码就已经接近了20万。很多老国脚现在对国家队看得很淡也是这个原因,一位老将说:“我什么场面都经历过了,你让我进国家队还给钱,我还真没那么贱!”当然,如果中国队能进入世界杯,新生代们又将会为那一张张门票标出怎样的天价?只是,这样的中国队还有希望进世界杯吗?

  牌桌上,免税店里…拿好!

  闲暇时间,打牌是国脚们的消遣方式之一,但你能够想象打牌也是大有学问的吗?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反腐小说,那些小说中经常有人陪领导打牌而故意输掉的场景描写,输牌之后也因此输钱,这是另一种贿赂方式。但在国家队的日常生活中,你经常可以看到小说里描写的这些场景。几名国脚经常会在一起陪球队领导打牌,当然,打牌时肯定是带点“彩”的。一晚上下来,一名国脚输给万把块钱是常有的事情。但是,你千万不要以为这些输钱的国脚真的是打牌“水平不行”。

  出国比赛,国家队的机会肯定是最多的。一般情况下,国脚们由于在国外很少有机会出去逛商场,于是,临回国之前国外机场的免税店便是那些国脚们的采购好去处。不过,如果国脚们在逛商场时,你千万不要以为他们只是在为自己的朋友、家人而采购,不少时候,他们也是在为领导“买单”。经常跟队外出采访的记者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某国脚在逛免税店时,常常喜欢陪着领导,或者是跟在领导的后面。一旦有领导相中了某样东西,如果嫌贵不买的话,有国脚就会主动将被相中的东西买下来,然后,悄然地放入到领导的箱包之中。香水之类的化妆品都是搬不上台面的东西,更多的则是上万元的皮带、腰带、手表,或者是名贵的皮鞋等等。“孝敬”领导之后,领导当然也领情,至少下一期的集训中这样的国脚是不会缺席的。就是在这样的无声无息中,一笔又一笔罪恶的交易悄然完成了。
62#
发表于 2010-1-28 19:32 | 只看该作者
别都TM中国这样,中国人那样,好像只有中国人这样中国这样,中国人的劣根性?中国的劣根性?是个人都这样, ...
南家生 发表于 2010-1-28 18:45



  和我的观点一样
61#
发表于 2010-1-28 18:45 | 只看该作者
终于要黄了
60#
发表于 2010-1-28 18:45 | 只看该作者
别都TM中国这样,中国人那样,好像只有中国人这样中国这样,中国人的劣根性?中国的劣根性?是个人都这样,我尤电话门后,不是就一条落水狗,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是这样的,就是动物,也有死后被同类分食的事!:bz51:
59#
发表于 2010-1-28 10:39 | 只看该作者
整吧,整个天翻地覆
58#
发表于 2010-1-27 14:13 | 只看该作者
落井下石,很正常
57#
发表于 2010-1-27 08:49 | 只看该作者
哦,已经确定是李明了
56#
发表于 2010-1-27 08:37 | 只看该作者
李明错误的估计了形势,以为8万足够了,毕竟还有实力啊!:bz36:
55#
发表于 2010-1-26 18:1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当时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李明都该入选,右边路他和李小鹏是多好的搭配,我不知道那个高药进去干什么?现在看来。。。。。呵呵!!
54#
发表于 2010-1-26 15:16 | 只看该作者
 一款“MOTOROLA”V680手机,打掉整整一块锂电池,2小时28分钟的“世界杯深度对话”,在“联通新时空”中串 ...
技术第一流 发表于 2010-1-26 14:35



    有可能李明只是单纯地很恨米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