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423|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客观的说一说我眼中的《南京!南京!》(涉及部分剧透,慎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4 0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其实我还是蛮期待这部片子的,因为对陆川有那么点好感,觉得他挺有才的……

看片之前,扫扫各个坛子影视区,对这部片子的评价只有两种,而且两极分化,一种言论认为“乃中国电影的巅峰之作”,另一种认为“完全的垃圾之作”,看完了,我可以非常客观的码字说,本片的水平在我认为的中上水平。



要是《南京南京》,就不得不先提另外一部片子,就是小时候学校组织看过《南京1937》,因为孩童时代,所以给幼小的心灵很大的震撼。里面残暴的淫乱的日本兵形象也是深入我的内心。



《南京南京》作为青年导演陆川四年磨一剑的新作,为了不沦为《南京1937》的续集,其选择了一个新的角度,一个日本军人的角度来叙述那场惨绝人寰的浩劫。



为了尽量的减少剧透,我不过多的叙述片子的进程,因为那些东西其实都深入了中国人的内心,本片只是在那些残暴情节的侧重上不同。



开始的二十分钟内,我其实非常的不满导演,为什么用这么多的大和民族的音乐,在某些镜头上,太过分的展示了日军的高大威猛的形象与军威。但是想想本来本片的视点就是日本军人角川,也许也比较正常吧,但是这样做似乎有点太不在意的中国人民这么多年被压抑的情感。



战争戏中我依然清晰的看到了陆川模仿斯皮尔伯格的痕迹,但是模仿也有高明之处,手提摄像机的使用,作为国产战争片,本片并不是第一部,但是表现的更加的真实,细节不提了,但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音效,我认为达到了中国战争电影的高峰,不知道是不是新技术的运用,绝对的身临其境……



在片子的侧重上,对屠杀的描写就趋于平淡和相对的一笔带过了,只花了几处短镜头的拼接,就把活埋,扫射,烧杀,砍头这些带过了,也许导演并不想过多的激发普通民众的愤慨吧。

片子反而侧重的表现了日军的慰安情节,这个情节的侧重也足以震撼大部分的女观众,以至于会让部分女性产生对男性的反感,认为为什么会管不住那话儿。我的回答是,假如是一群女兵战胜了,男人都是俘虏,一样会出现这种施暴的场景……



片子的结尾我个人也不算喜欢,对于角川其悔恨的眼泪,我感到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对于想以死谢罪的方式,或者说没有勇气活着而选择自杀,我都感到无法认同与接受。



我在观影途中其实一直属于比较淡定的,直到有出戏让我荷尔蒙激增,甚至额头出汗(以下涉及重度剧透):就是日军占领南京的庆典仪式。一群日军跳着欢庆的舞蹈,抬着两个大鼓前进在满目疮痍的南京街道,周围满是狼烟与中国人的尸首,两位鼓手挥着手中的鼓具,敲击着,那一声一声的鼓声,在宣扬身为天皇子民的荣耀,也在嘲笑沦陷的丧国之奴,也许陆川多想用着鼓声来唤醒更多的充满血性的中国人,只有这样国才能国,家才能家,民才能民……



我梦想要是有一天我天朝的庆功舞蹈在东京的街头上演,那将是什么样的场景……

不管你是多么的讨厌《南京南京》的宣传方式,不管所谓的陆川攻击《拉贝日记》的言论真实与否,单从影片来讲,虽有或许的瑕疵,但我认为还是成功的。
34#
发表于 2009-5-6 09:02 | 只看该作者
给个地址。。。。。
33#
发表于 2009-5-5 10:49 | 只看该作者
确实
32#
发表于 2009-5-2 01:21 | 只看该作者
我只是在SINA上偶然碰到的 你百度百度 肯定能找到
31#
发表于 2009-5-1 18: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坏毛毛 于 2009-4-24 11:40 发表
在SINA看到记者见面会 居然有人当场骂日本演员 无语了。。。。。。
给个地址看看
30#
发表于 2009-4-30 18:45 | 只看该作者
陆川很聪明,在现在拍这种片子肯定大赚。最近几年出了好多爱国人士,就冲着那两个字就能吸引一大堆人
29#
发表于 2009-4-30 12:04 | 只看该作者
感觉不错,什么时候去电影院看
28#
发表于 2009-4-30 04:41 | 只看该作者
慰安妇?
27#
发表于 2009-4-29 23:47 | 只看该作者
碟版出了吗
26#
发表于 2009-4-29 13:18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又高清的了么?下了个抢先版的,看着头晕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1:04 | 只看该作者
相对来说,咱们完全实况的同学些FQ的情况好多了,我觉得做有理智的热血青年可以,不错,好事,但是做视其他与自己相左的意见行为统统为不爱国的FQ就是在太2了,FQ们往往拥有强烈的军国主义要求,所以任何一部没有达到他们需要的反映军国主义教育的影片都会被骂成垃圾,任何有点客观的都会被视为“奴才”与“不爱国”,因为写了这个自我感觉还比较客观的东西,没少被FQ骂过,但是在这里,气氛确实好了很多,这片子有排的好的地方,肯定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对片子一味的垃圾评论也起码抹杀了那些演员的真实表演。

这片不适合小朋友看,会出现模棱两可的战争印象,因为弱化了屠杀,强化了慰安的情节,个人觉得怕出现小孩认为“日军好像还不算太残暴”这种印象,所以我觉得小学生还是不组织看最好,世界观形成的成年人来看,教育意义会大很多

[ 本帖最后由 李逵史莱克 于 2009-4-29 11:05 编辑 ]
24#
发表于 2009-4-29 09:22 | 只看该作者
小孩看这种合适么  我觉得小孩还无法辨别很多东西 看了这类影片 只会增加仇恨 这并不是电影想要表达的
23#
发表于 2009-4-29 08:45 | 只看该作者
现在都在讨论,该不该让小朋友看《南京》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22#
发表于 2009-4-28 22:31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这样的片子该拍的更国际化才行,主旋律式的看腻了
21#
发表于 2009-4-28 19:29 | 只看该作者
慰安的???

跟 以前那个  关于 南京 大屠杀的  电影 差多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