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 ¥
注册时间2005-9-10
- 积分
- 1287
|
4#

楼主 |
发表于 2007-11-22 07:59
|
只看该作者
存在存在!!!!
英足总:墓志铭——“主帅必须英格兰人……”
当报道客场和俄罗斯比赛的英格兰媒体离场时,电视评论员和解说嘉宾们走向停车场,突然身后一位愤怒的球迷大喊道:“格拉汉姆·泰勒,感谢你在1994年的成绩!”
前英格兰主帅泰勒是解说嘉宾,他没能将英格兰队带进1994年世界杯,是麦克拉伦之前那位连大赛决赛圈都没进入的失败者。
泰勒无言以对。可是只有最愚蠢的人,才会把所有罪名都压在一个主教练身上。麦克拉伦有罪,选择他担任主教练的决策者呢?
当埃里克森在2006年年初的“酋长门”事件中名声扫地时,英格兰足总确立的选帅原则之一,便是“主教练必须是英格兰人”。这条原则未必能得到所有足总执委们认同,例如前阿森纳俱乐部副主席大卫·戴恩就非常反感这种带有明显本土意识的狭隘观点。在他的斡旋下,足总得到了和斯科拉里接触的机会。只是因为足总内部矛盾丛生,秘密的私下操作完全得不到保障,最终由于提前泄密,巴西人迫于舆论压力,主动退出了主帅席位的竞争。
为什么必须是英格兰人?埃里克森的油滑世故,只是原因之一。狭隘颟顸又保守傲慢的足总,始终打不开蒙蔽的双眼。英格兰足总这个154年历史的足球管理机构历来的毛病,就在于以业余化的价值观和方式来管理职业足球。新世纪以来,对于足总改革的呼声从未断绝,足总自身也在左右调整,可是长年积累而成的痼疾完全无法消除。
他们从来不愿意接受英格兰足球在管理、训练、科研和青少年培训方面,落后于欧陆对手的事实。职业联赛的繁荣景象,一定意义上还在迷惑着足总这个足球事务特别是国家队事务管理者的自我感觉。足总并没有彻底消除外籍教练入主英格兰国家队的可能,只是他们的傲慢和保守,在整个选帅过程中暴露无遗:
当温格再次表示对英格兰队教职没有兴趣之后,足总在新上任的总监巴维克的指挥下,依旧按照惯例,要求候选人们登门应试,于是直接气走了希丁克。
为什么必须是英格兰人?足总当初的解释,和一些媒体哗众取宠的激进民族主义论调类似,那就是只有英格兰人才真正明白英格兰足球的传统,才能带领国家队踢出具有英格兰特色的足球:激情、速度和对抗。仔细斟酌一下这些理由,完全是自欺欺人的说辞。看看自从英超创立,英格兰足球重新成为世界足坛宠儿之后,有几个英格兰籍教练取得过成功?在英超联赛里,没有一个英格兰主教练带队夺取过冠军,拿走了这些荣誉的反而是苏格兰人弗格森和达格利什、法国人温格和葡萄牙人穆里尼奥。英超之外的其他联赛以及其他欧洲杯赛中,英格兰教练行列中,只有一个垂垂老矣、身患癌症的博比·罗布森成绩差强人意。
足总,这个英格兰足球的管理者、英格兰国家队的领导者,他们本应是英格兰足球的守护神,却完全不敢面对一个十余年来不容逃避的事实:英格兰根本没有一流足球教练。
最终选择一个麦克拉伦,只不过是一种政治正确的决定——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殊不知廖化又怎堪重用?此外用麦克拉伦替换埃里克森还有一句潜台词:主教练也得服从领导,也得听命于足总的调配,埃里克森的继任者绝不能像埃里克森那样阳奉阴违,拿着巨额高薪又将足总玩弄于股掌之间。可见堂堂英格兰队主教练,其角色在不少成分上,和我们没什么面子的中国队主教练相差无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