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 ¥
注册时间2007-6-10
- 积分
- 1464
|
本帖最后由 mondrovic 于 2016-6-2 16:02 编辑
KONAMI其实有点命题作文的意思,官宣页面就是提纲,各家媒体写手的水平也大致可见(主要是实况水平)。
IGN那位是最有“自我批判”意味的,当然他谈到自己投入了hundreds of hundreds of hours在2016之上,也谈到“区区几小时的体验根本不足以充分说明一款往往需要数月时间去掌握的优秀作品”,这两点让我至少能说他是认真和投入的2016玩家,甚至可能认真过这个坛子里不少动辄吐这傻那逼的高玩(欢迎对号入座)。他对2017的预评观点如何倒已经不重要了。
PESfan那位算是最“八股”,但或许也是最“深刻和严谨”的,能看出这位水平趋于核心向,尤其是对L2+十字键新增的战术预设和调度功能的简单介绍,算是部分解答了我们对“高级战术”的猜测:如果你还没有体会到传统实况中临场变更战术的繁琐耗时,那可能你还不能算是一个核心向的实况玩家(预设的中路退防,对手打边路控制或者边路长传身后让我比较被动怎么办?很多玩家“什么都不办”,硬扛,或者更多就是提前弄个高压紧逼,死活贯彻到底,而想怎么办的,先得去暂停,然后再进菜单调调调,至少大半分钟过去了,如果双方都调来调去,攻防两端都相互反制,尼玛一场足球游戏就打出半节NBA比赛那种支离破碎的感觉了,这明显也不符合现实足球“即时战术”的流畅节奏,即“战术基本临时靠吼,听不到你丫也没辙”的特点。。。)
当然次世代实况开启的流动阵型和三种预设战术其实也具有相当的“即时性”了,尤其是三种预设战术,其实就提供了3x3套不同的攻防阵型和打法,但是提前设置起来实在太过耗时和繁琐,网战时赛前预设基本是没时间的,只有玩家自己下来设置好记录下来,临场再读取,但这种“即时性”并不真具有“针对性”:我怎么知道这些预设的就能在战术上打到对方软肋,并且不被对手的战术所反制??
即便我面对的“玩家群体”在攻防策略上确实具有一些普遍特点,但“预设+读取”本质上就是刻舟求剑,缺乏真正的“主动性”:打他中场绞肉机用小球不合适,得把距离拉开多点身后;他收得很深,我得慢慢控球配合去磨;或者我以为你会飞,但其实你在跟我磨控制,那就得把防守的压迫感调整出来,等等。目前的实况中,这些攻防战术的相互克制都是能够体现出来的,但设置起来太复杂,而且不具备即时性。2017如果能通过L2+十字键的调度做到部分的“简化”和“即时”,也算是进了一(小)步吧。而且这样的简化显然对大多数玩家也更友好便捷,更能鼓励玩家去关注一下战术层面的东西,最关键是,也更能体现真实足球“无暂停”的节奏。
http://www.pesfan.com/blog/2016/06/01/pes-2017-pes-fan-impressions/
有些预评还谈到了比赛节奏变慢,似乎和“真实触球”有关,Adam Bhatti在6.1 的PS访谈视频中也提到过,这次希望能让玩家有更多“思考”的空间,而且希望玩家不仅能掌握“如何”,而且能去理解“为何” ;并希望能减少一些乱战和混战的场面(或者说类似德国那套高压绞肉机战术在这代过于强势,尤其是双方对绞的时候,场面普遍就比较难看了)。当然这类具体的操控感受,文字和语言就过于隔靴搔痒了。
此外,“首日更”和”每周更”,算是对去年阵容更新滞后的最大改进了(也别太强迫症了。。。)
还有至少新增了一个balance类别的能力值,主要体现技术类球员拿球护球的能力(之前梅西94?平衡的个别照顾设置就是考虑的这点)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