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2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尊重伟大球员真正意义的在于尊重他真实的功绩,亚洲球王李惠堂(转自百度百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3 0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尊重我们自己的球王,所以更希望大家看到他的真正的功绩和伟大

简介

       李惠堂(1905年9月18日-1979年7月4日),字光梁,号鲁卫,祖籍广东五华县的粤籍客家人,梅州八贤之一,身高1.80米,司职前锋。李惠堂出生于香港,从17岁开始,即活跃于1920年代-1930年代之亚洲足球球坛,不但是战前少见的中国职业足球球员,也是公认之中国足球球王。并带领港沪两地足球菁英,称霸于第七、第八、第九及第十届的远东运动会。1976年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据统计他在足球比赛中,共射进近2000个球,他和巴西名将里登雷克、德国球星宾德、 球王贝利以及独狼罗马里奥是迄今世界上进球逾千个的五大巨星。


  一般来说,1930年代之前,中国足球水平为全亚洲之冠,他居功厥伟。而至今中国兴盛之足球风气实起始他于1929年所提起的“足球即中国国球”的概念。

  1950年代,李惠堂退休转任教练,继续于香港和台湾两地从事推广足球活动。战后定居于香港的李惠堂,不但让足球成为香港最风行主流运动外,也经常客居台湾并带动当地足球风气。1954年与1960年两届亚洲运动会中,他亦以教练身分率领港台两地联队击败日本,韩国等强敌获得冠军。除此,他晚年协助创建的台湾木兰女子足球队亦于1970年代末期与1980年代初期称霸于亚洲。

  1994年9月,广东省五华县县政府将李惠堂祖居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房舍内举办《球王李惠堂》小型展览。而该地点,在1990年代中期之后,也成为该县的最主要旅游景点。

[ 本帖最后由 沙河小草 于 2008-11-3 02:24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2:14 | 只看该作者
崭露头角  


       李惠堂为1905年出生于香港大坑村的粤籍客家人,是香港20世纪初的建筑巨商李浩如之第三子。1912年,6岁的李惠堂被父母送往中国梅县接受基础教育,并在该地自学足球球技。1917年,返回香港,于皇仁书院接受西式中学教育,不过仍继续参与校内足球活动。

  1922年香港学校之“夏令营杯”足球赛中,17岁的李惠堂展现了高超足球技巧,带领学校球队获得佳绩。担任前锋的他因入球数惊人,赛后即被吸收为香港南华体育会甲级足球队队员,并参加该地的甲级足球联赛。

[ 本帖最后由 沙河小草 于 2008-11-3 02:16 编辑 ]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2:1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球王  

       1923年,自学校毕业的他开始展开职业足球生涯并以称职的前锋角色帮助所属足球队获得沪港埠际赛、上海甲级联赛等赛事冠军。1925年年初,他加入上海乐华足球队,为早期的上海职业足球球员。
      
       同年5月,第七届远东运动会于菲律宾马尼拉举行。在足球项目赛事方面,阵内包含李惠堂诸多足球名将的中华民国足球队一路挺进决赛。而在稍后的与菲律宾对决中,李惠堂演出帽子戏法的独进三球;让中国球队以五比一悬殊比数获得该届冠军。事实上,以他为队长的中国球队亦于稍后的第八,九,十届获得该赛事冠军。这里面,1934年的远东运动会的中日足球决赛中,29岁的李惠堂更踢进关键一球,使中国球队以四比三的分数获得胜利。也因为他优异表现,让1930年代上海有句流行语说“睇(看)戏要睇梅兰芳,睇波(球)要睇李惠堂”,自此中国足球球王李惠堂的别号不胫而走。

  除了代表中国球队参与重要比赛外,他对于推广足球风气也极为热心。1929年,他以兼任复旦大学体育教练与中国足球协会主要成员身分提出“足球即国球”的概念。根源于此概念,他在许多场公开演讲中,不但指出足球可以促进中国体育风气,也认为中国人的体型绝对适合于发展足球的这项世界主流运动。

  1936年柏林奥运会,李惠堂为队长身分带领中国足球队以亚洲第一的身分进入会内赛,不过在单淘汰预赛中以零比二败于英格兰。

[ 本帖最后由 沙河小草 于 2008-11-3 02:17 编辑 ]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2:15 | 只看该作者
战争
  
       1940年-1950年期间,接踵而至的中日战争与国共内战,不但让中国足球发展停滞不前,也让李惠堂的足球球员生涯受到严重影响。1940年战事影响,他从上海转往香港,而1941年日军占据香港后,李惠堂再避难至广东。不过于期间,仍积极参与推广足球活动。1945年二战结束,李惠堂返回香港球坛。因中国时局仍颇为混乱,李惠堂只能带领香港南华球队转往东南亚比赛,也获得十连胜的佳绩。
  1948年,43岁的李惠堂宣告挂靴退休,并在港创立华人足球裁判委员会。此后定居香港的他转任足球教练,并从事写作及电台、报刊等媒体的体育评论工作。
  李惠堂同时于1965年(亦有一说是1966年)起担任国际足球联合会副主席一职,并成为首位担任该会副主席之华人。

[ 本帖最后由 沙河小草 于 2008-11-3 02:17 编辑 ]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2:15 | 只看该作者
贡献与著作
  
       因在将近20年的赛球经历中,于各项公开赛事入球超过2000球,1976年出版的西德足球杂志,曾将李惠堂评选为20世纪的世界5位“球王”之一,与巴西贝利、英国史丹利·马菲士、西班牙阿尔弗雷多·迪·斯蒂法诺及匈牙利普斯卡斯齐名。但因为他与台湾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关系相当密切,1950年代之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相关文献,并无太多李惠堂的相关赛事报道或历史记载。不过总的来说,于1979年去世于香港的他,不但普遍认为是1930年代中国足球风气的带领者,也是开启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甚至亚洲足球运动的主要功臣之一。而这些贡献也可从他所著《球圃菜根集》、《杂果盘》、《足球裁判》等相关书籍如见一斑。
  著作一览:
  《足球经》
  《球圃菜根集》
  《足球技术》
  《足球规则诠释》
  《杂果盘》
  《香港足球五十年》
  《足球登龙术》
  《足球读本》
  《鲁卫吟草》
  《南游散记》

[ 本帖最后由 沙河小草 于 2008-11-3 02:17 编辑 ]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2:16 | 只看该作者
远东运动会足球赛中国队战绩
  
    第一届(1913年马尼拉)
  成绩:菲律宾2比1中国
  名次:1.菲律宾、2.中国
  第二届(1915年上海)
  成绩:中国1比0菲律宾中国0比0菲律宾中国1比1菲律宾
  名次:1.中国、2.菲律宾
  第三届(1917年东京)
  成绩:日本2比15菲律宾菲律宾0比3中国日本0比5中国
  名次:1.中国、2.菲律宾、3.日本
  第四届(1919年马尼拉)
  成绩:菲律宾0比2中国菲律宾2比1中国菲律宾1比2中国
  名次:1.中国、2.菲律宾
  第五届(1921年上海)
  成绩:中国1比0菲律宾中国4比1日本菲律宾3比0日本
  名次:1.中国、2.菲律宾、3.日本
  第六届(1923年大阪)
  成绩:中国3比0菲律宾中国5比1日本日本1比2菲律宾
  名次:1.中国、2.菲律宾、3.日本(注:本届比赛中,19岁的球王李惠堂初露锋芒。他除了第八届远征澳洲未出战外,参加了第六、七、九、十等四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第七届(1925年马尼拉)
  成绩:菲律宾1比5中国日本0比2中国菲律宾4比0日本
  名次:1.中国、2.菲律宾、3.日本
  第八届(1927年上海)
  成绩:中国5比1日本中国3比1菲律宾日本2比1菲律宾
  名次:1.中国队、2.日本、3.菲律宾
  第九届(1930年东京)
  成绩:日本3比3中国菲律宾0比5中国日本7比2菲律宾
  名次:1.中国/日本(并列)、3.菲律宾
  第十届(1934年马尼拉)
  成绩:中国2比0荷属东印度群岛(今印尼)中国2比0菲律宾中国4比3日本菲律宾3比2荷属东印度群岛日本1比7荷属东印度群岛菲律宾3比4日本
  名次:1.中国、2.荷属东印度群岛/菲律宾队/日本(并列)(注:自本届后,因菲、日未经我国同意,修改会章,引起异议,远东运动会自此告终。)
7#
发表于 2008-11-3 02:17 | 只看该作者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2:21 | 只看该作者
足坛八大重炮机器,他们每一个都能让对手门将闻风丧胆:

1、罗尼 222公里/小时

当然,这个巴西人不是罗纳尔多也不是小罗(昵称也是罗尼),他曾效力科林蒂安,目前是里斯本竞技替补左后卫,但在一场葡萄牙超级联赛中,他射入了一脚载入史册的惊世任意球,据葡萄牙媒体透露,时速高达222公里/小时,目前记载的纪录中还没有人在其之上。


2、马特乌斯 210公里/小时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上,马特乌斯一脚远射直接挂网而入,门将毫无反应,几年后后经过电脑测算分析,那脚球时速高达210公里/小时。这意味着什么?即使守门员在0.01秒内就能做出反应,他也来不及扑出球!

3、埃德尔 173公里/小时
1982年世界杯小组赛,巴西队对苏联队比赛临近尾声,巴西前锋埃德尔在禁区前沿抽出一脚凌空抽射,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门将之一的达萨耶夫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后来统计,该球时速达到了173公里/小时,这是世界杯历史上球速最快的进球之一。

4、米哈伊洛维奇 170公里/小时
2005年2月,国际米兰主场力克罗马,老将米哈伊洛维奇两脚世界波将红狼打得满地找牙。有人经过测试,米哈任意球时速高达170公里/小时,人人都说老米哈弧线拐得厉害,其实他的爆发力同样非同小可。

5、卡洛斯 149公里/小时
小腿特别粗壮的卡洛斯是名副其实的“大力抽射王”,令人记忆犹新的一幕是2002年世界杯小组赛巴西大胜中国,卡洛斯距离球门25米处罚出一记如出膛炮弹般的任意球,直接破门,赛后日本媒体报道称球速达到了149公里/小时,江津则说从来没有见过足球能这样飞进球门的。这是世界杯上任意球进球球速最高纪录。

6、巴蒂斯图塔 124公里/小时
巴蒂是著名的重炮手,他的大力直线任意球至今仍为人所称道,不过阿根廷射手的球速似乎不如我们视觉感应般如此惊人。战神有记载的球速纪录是2002年8月在著名的“倍耐力杯”赛上创造的,罗马做客梅阿查挑战国际米兰,第37分钟巴蒂接到卡萨诺传球迎球怒射破门,时速高达124公里/小时,恐怕这也是随后国米迎娶巴蒂的重要原因之一。

7、凯尔 117公里/小时
谁都知道原拜仁左后卫塔纳特是著名的日耳曼重炮手,但其实老塔不缺接班人。2003年5月,德国队主场迎战塞黑,第60分钟多特蒙德后腰凯尔门前30米处大力抽射,皮球时速高达117公里/小时。

8、格梅尔 116公里/小时
1970年欧洲冠军杯中,费耶诺德2-1力克凯尔特人,当时费耶诺德左后卫格梅尔在第20分钟时,用他的左脚主罚27米外的任意球直接得分。事后经过测算,这脚世界波的入球时速达到116公里/小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