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9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1936年和1948年奥运会上的中国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13 2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0-2英国
    比赛是在1936年6月2日于柏林康姆逊球场举行的。
    英国号称现代足球的鼻祖,此届英国队中的希尔,艾登斯
待.霍姆斯等均是当时风靡世界的球星。尽管如此,英国人也
不敢小觎中国队,因为中国队远征南洋的战绩已引起他们充
分的注意,英女皇伊丽莎白曾专电足球队以鼓舞士气。
    下午5点22分,当太阳酾渐垂向莱茵河时比赛开始。
    中国队首先出场的是守门员包家平(上海),二个后卫是
谭江柏(香港)及李天生.中场则由陈镇和(印尼华侨)、黄美顺
(广东)、徐亚辉(马来亚华侨)领衔,五个前锋是叶北华(广
东)、孙锦顺(香港)、李惠堂(香港),冯景祥(上海)、曹桂成(香
港)。
    通过掷币,中国队择门占优,享有背日顺风之利。
    比赛一开始,望着这些曾被他们唤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
这些英国人发起了肆元忌惮的进攻,由芬达,艾登斯特、劳
克福特组成的这辆曾纵横欧洲的三驾马车一次次闯入中国队
的禁区,而中国队则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李惠堂的率领下和英
国队展开了对攻。有“坦克车”之称的黄美顺影子般地盯着英
国队的灵魂人物艾登斯特.而有“花和尚”之称的坛江柏及被
誉为“铁闸”的李天生在人高马大的英国锋将面前全无惧色,
他们一次次跃起争顶,用头;用胸脯、用膝盖将英国人的攻势
一—化解。特别是守门员包家干,左扑右挡一次次将英国人近
在咫尺的射门挡在门外,尤其值得一书的是上半时18分钟左
右,他扑出了英队一个必入之球:当时英国队队长乔埃在后场
起高球,球落至中国队前沿,凯尔头球摆度、艾登斯特抢得第
一落点举足劲射,包家干一个侧扑将球挡住,球落在大门六、
七米处,有“英格兰屠夫”之称的陶滋举脚再射,眼看球就要滚
进网窝了,来不及起身的包家干情急之中用脚将球扫出了端
线.
    英国队气势汹汹,中国人也不甘示弱,他们频频利用内锋
速度决、起动迅速的特点打英国队的身后,第12分钟,印尼华
侨陈镇和斜传英队门前,李惠堂候过正着,一记抽射差点得
手,第18分钟,孙锦顺禁区内的一记卧射,球“砰”地打在门
柱上,惊得当时欧洲最佳守门员之一的希尔冷汗腾腾。精彩的
镜头出现在上半时30分钟左右,当时李惠堂得球.中路连过
数人、至禁区弧顶处一脚远射,球如出膛的炮弹直冲英队大
门,英队守门员希尔见球的力量太大,不敢用手去按,只好用
双拳击出,但由于击球的部位不准.球落至小禁区罚点球处,
“铁腿”孙锦顺快速冲上,未待球落地,即挥左腿一个凌空抽射,
球挂网面入,这是一个典型的孙锦顺式进球,正当中国队队员
及看台上的华侨欢呼雀跃时.主裁判却判中国队犯规在先由
英队开任意球。(其实,最后一个触球者非中国队队员,按规则
这个球应算进)这个球的误判,使中国队的心理受挫。
    上半时,中英两队在对攻中战成0:0。这一战果让在场
观战的英国球迷目瞪口呆。
    下半时续战,经过三十多天颠簸的中国队露出了疲态,李
惠堂、孙锦顺在远征南详时留下的腿伤开始隐隐作疼,李天
辉、黄美顺等队员开始抽筋。中国队在又顶了10多分钟后。终
于被艾登斯特硬凯尔在下半时13分钟和21分钟的两粒入球
淘汰出局。
    中国队虽然输了,但看台上万余观众仍为中国队的精彩
表演抱以雷鸣般的掌声。
    “中国人让人吃惊”英国《泰晤士报》惊呼,法国《巴黎早
报》则评述:“很难想象,身材单瘦、矮小的中国人竟和不可一
世的英国人相持了60分钟”。
    50多年后.一位曾目睹过这场大战的德国华侨张义和先
生对笔者感慨地道:
    “当时我二十来岁,是赴德留学的学生.也是一位足球迷,
中国足球队抵达柏林的消息使我很兴奋,当时的中国国穷民
弱,在大部分外国人眼里,中国的女人穿小鞋,甚至以为我们
的男人也用布缠足。他们视中国人为迂腐的怪物,当他们得知
中国人不仅参加奥运会,辽派出了一支足球队时,先是惊讶,
然后就朝我们比划着道:“小脚,l0:0”。当时我们这些留学生
很气愤,特别是那些在祖国目睹过李惠堂.孙锦颇雄姿的同
学,纷纷集在一起,商讨怎样为中国队助威。
    当时中英比赛的门票为0.5个马克,而我们打工三天才能赚到一个马克。无疑门票是昂贵朗,但为了给中国队助威.
再贵我们也买。
    这场比赛我们虽然输了,但我们打出了气势.特别是孙锦
顺的那脚射门至今仍历厉在目。比赛结束后,我的很多德国同
学一碰见我们便喊着:“中国!中国!”并竖起大拇指。
    这场球无疑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央社当时发回国内的
报道称:“足球队的表现,是代表团中最令人欣慰的。”。中华民
国体育史料》则写道:民国26年的中英足球奥运之战,我足球
队在海上颠簸月余后,与世界最强大之英国队足足抗街60分
钟.其表现甚佳”。

1948年伦敦奥运会,中国0-4土耳其
    这届奥运会足球比赛,组委会将全部参赛队分为甲、乙、
丙三类并采取淘汰制、中国队被列为丙类,和中国队争夺进入
下一轮比赛资格的是土耳其队。
    四十年代的土耳其足球在欧洲还未入流,不能和上届中
国队的对手英国队同日而语。但中国队却兵败如山倒,0:4惨败。  
比赛是在1948年8月3号下午进行的。当时伦敦的上空
飘着小雨。中国队上半时还能勉强顶住土耳其人的抂轰滥炸,
仅以o:1落后。但下半场一开始,这些经过长途爬涉的中国队
队员再也支持不住,被土耳其人连灌三球,更可悲的是,中国
队在这场比赛中竟连一脚象样的射门也没有。
    然而,他们是尽了力的,让我们记住他们:张邦伦、严士
鑫,侯裕声。郭英琪、宋灵至、刘松生,李天辉.谢文良、朱永强.
张金晦、何应芬。教练;李惠堂。
    中国队惨败了,伦敦的雨却还在下,雨在中国队队员的脸
上流,雨中有泪,而那只渐趋停止在草地上的足球也是中国人
的泪么?

转自《悲壮的冲击:中国足球征战实录》 黑河著
2#
发表于 2007-12-13 21:14 | 只看该作者
又是复古帖:bz2:
3#
发表于 2007-12-13 21:15 | 只看该作者
:bz58: :bz58:
4#
发表于 2007-12-13 21:2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足球目前的唯一作用就是供国人YY~
5#
发表于 2007-12-13 22:07 | 只看该作者
以前的中国队,无限怀念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