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 ¥
注册时间2004-2-12
- 积分
- 6516
|
![]()
中国女足输给挪威无缘四强,队内的矛盾开始显露,确切的说是某个年轻球员与其他队员的矛盾被暴露,套用女足元老张鸥影的话说:“球队不是某一个人的,你一个人成名,球队狗屁都不是有什么用?”
张鸥影说这话的时候是在赛后的混合采访区,越说越生气的张鸥影并不想收敛自己的情绪:“要知道球队不是一个人的,一个人成名了,球队不行你能算什么?所以我要告诫某些年轻队员,必须要以整体为基础,以团队为力量,没有团队就没有个人。”
张鸥影在告诫谁,张鸥影在批评谁?我相信所有人都知道张鸥影口中的年轻球员是谁,因为年轻球员有名气的就那么一个——马晓旭,中国女足阵中的年轻亚姐。
马晓旭为什么被批评,马晓旭为什么被炮轰?我相信张鸥影的炮轰会得到部分球迷的支持,或许还不在少数,因为马晓旭在场上似乎有些独,几次该传球的时候自己选择了射门,让其他队员的无球跑动成了无用功,这样的球员肯定不受队友欢迎,被大家抱怨也是正常的。
然而这只是表层现象,真实的情况有多少人敢写出来?那些所谓的女足跟队记者们,你们敢不敢把你们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告诉球迷?或者说你们是否也应该为马晓旭被炮轰承担责任?
马晓旭成名于去年的亚洲杯,中国女足捧起亚洲杯与马晓旭的出色发挥不无关系,随后马晓旭名利双收,亚姐荣誉、阿迪赞助,再到去瑞典踢球,年轻的马晓旭在一年时间取得的成就让所有人望尘莫及。
我并不想说马晓旭的这些名与利让其他女足球员妒忌,女足的姑娘们生活条件虽然不好,但不至于这么没有胸怀,但马晓旭确确实实在队中遭到排挤。
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韩端和马晓旭这对前锋不进球?如果你看过去年的亚洲杯,你该记得当时中国女足的前锋组合如何配置,马晓旭那时候是正印中锋,韩端的位置则在两个边路策应。但世界杯上的中国女足前锋线是如何配置的?韩端成了正印中锋,马晓旭几乎沦落为边前卫,三场小组赛两人的表现似乎都对不上节奏,直到打挪威的比赛,马晓旭顶到最前面,两人的前锋组合威力才显现出来。很多人会问多曼斯基早为什么不如此用人?
多曼斯基接手女足的时候,马晓旭正在瑞典踢球。瑞典女人的初期集训,马晓旭一直不在阵中,韩端成了队伍中唯一的强力前锋。在那段时间,多曼斯基的中国女足一路高歌猛进,韩端也从边路的策应变成主攻,并且进球势头相当之猛。这也让多曼斯基认定了中国女足的头号前锋非韩端莫属。
马晓旭从瑞典回到国内,中国女足的打法和人员基本成套路,但能力超强的马晓旭依然让多曼难以割舍,于是马晓旭和韩端的前锋组合重新合壁,只不过两人的角色和位置都变了。如此安排并非多曼斯基所错,毕竟韩端进球势头良好,与队友配合也默契,如果突然调换位置不符合足球规律。
女足世界杯备战后期,中国女足与实力稍差的队伍比赛,韩端依然维持了很高的进球势头,马晓旭则因为位置不适,很少取得进球。在上海那场女足测试赛上,韩端上演帽子戏法,马晓旭则在被换下场后,郁闷的连替补席都不愿意回。
那个时候场上的一些细节已经让我觉得马晓旭在场上得不到队友的支持,马晓旭不是在接球,而是在中场抢球,然后去进攻。比赛时有一个细节,马晓旭在禁区内不顾对手的飞铲将球传出,队友打了空门进球,但那名队友却连回头看都不看痛苦倒地的马晓旭,而是给其他队友一起庆贺。这难道是马晓旭一人的错?那个时候我开始疑问,马晓旭到底得罪了谁?
随着女足世界杯到来,我开始更近的接触这支球队和这些队员,也通过采访了解到一些真相,我想说的是某些记者扮演的角色。比如某记者别有用心的问韩端你更愿意和哪个前锋配合,韩端的回答是:“跟哪个前锋配合是教练的决定,我能做的就是全力比赛。我们前锋线上的队员各有各的特点,都很不错,我相对跟刘卅踢的多些。”
可记者的稿件写出来就是韩端不愿意和马晓旭搭档,并且做成对话体,不知内情的人一看就以为是韩端和马晓旭有矛盾。马晓旭也上网,对于这些消息不会不知道,这样的事情和采访还有很多,那么马晓旭看后难免会有情绪,这都是人之常情。
或许很多球迷看这篇博客会认为我在为马晓旭开脱,事实上绝非如此,熟悉我的球迷知道我是跑国奥队的记者,与这些女足队员关系好坏与我个人并无利益可言,我只是觉得马晓旭在这些队员中属于意识上成的,中国女足被淘汰与马晓旭个人并无太大关系。
有人批评马晓旭太独,认为她不大给队友传球,但如果你知道马晓旭从小就是踢前锋,并且是踢中锋的,你就该理解为什么马晓旭更多时候选择自己射门。事实上如果非要找出女足不进球的原因,那么只有一个中场提供的支持不够。
前锋队员、中场队员,每个位置的球员角色不同,场上技术也不同,马晓旭是踢前锋的,她习惯了身后有后卫顶着自己,她有摆脱那些后卫的办法,但你换成一名前腰去冲到第一线,她就无论如何都拿不住球,原因很简单,前腰队员更多时候是面朝对方后卫,正面拿球面对防线。
张鸥影是老队员,老队员该起到模范作用,但实在的说张鸥影在替补出场后是否有过哪怕一次有效的边路传球,作为边路快马两传中都无法完成,这样的球员是不具备资格去批评其他球员的。
反观马晓旭,全场比赛中国女足如果能找出一个具备机敏头脑和局部配合意识的也只有马晓旭,看看场上那些女足队员吧,有几个队员能把简单的2过1做到位,有吗?我看,没有。
炮轰马晓旭?为什么,我看多少有点枪打出头鸟的意思……
转自http://xulaowai.blog.sohu.com/64952334.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