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 ¥
注册时间2002-12-16
- 积分
- 6005
|
之前认为,对阵科特迪瓦会是巴西在小组赛阶段最困难的挑战,结果巴西顺利战胜这帮肌肉人,冲出了死亡G组。这场比赛,从结果和某些场面看,巴西赢得并不辛苦,但如果没有法比亚诺的世界级发挥,是否真的会如此顺利?比赛在第2个进球之后就结束了,真正的较量,在于上半场。
上半场前半段,科特迪瓦充分发挥了其超强的身体对抗力,对巴西进行了高强度压迫,导致在那一段时间内,巴西相当吃力,后场组织困难,前场控不住球,除了麦孔,基本没人能向前推进。提到这个当今最强的右后卫,不得不感谢其为这只巴西带来的贡献,可以肯定,在这届世界杯中,他必定是巴西进攻中最稳定,最依赖的元素,他和卢西奥可谓是这只巴西的镇队之宝,都是战神般的存在。G席尔瓦和梅洛的进攻能力太弱,卡卡大幅下降的拿球能力,是巴西难以化解科特迪瓦的压迫的原因之一。卡卡的作用大减——这个作用,具体的说,一是拿球后的快速摆脱,让对方难以包夹,二就是由守转攻时风一般的推进速度,破坏对方防守体系,但这两点,已经被伤病和时间吞噬。之前说过,现在的他,要减少带球,充分发挥其处理快的优势,把效率最大化,但在上半场的比赛里,我们却看到他数次带球被断,被包夹,失球,再失球。或许,卡卡还是想能做的更多,扛起更多责任,不过,这是不够明智的,选择最适合目前状态的踢法吧,这样他依然能发挥出拿球,过渡,连接等作用,把偶尔的爆发,留到最适当的时候,在对方难以预测的时候。
科特迪瓦在前半段展示了他们有逼平甚至战胜巴西的实力,个人能力突出,身体对抗方面更是占据优势,而且,他们展现了他们是有能力做到整体的,有组织的压迫,并不是简单的身体冲撞。遗憾并奇怪的是,他们在压迫很成功的情况下,却没有继续下来,是球员阅读比赛能力的低下,还是埃里克森的战术安排不够清晰明确,还是巴西的进球让他们失去了信心?还有就是,他们的传球不够好,欠精度,纵向多,横向少,否则巴西会更加难受。与科特迪瓦压一段放一段的暧昧相比,巴西在感受到对抗劣势后很坚决地以围抢作为回击,在科特迪瓦人跑起来前,迅速干扰并包夹,把节奏抢回到自己手里。过急的把球推进到前场,得球后每人都试图进行冲击,无球走位不够默契,是科特迪瓦此后频频被巴西抢断的原因,并不是他们技术不好。另外首发没有派上热尔维尼奥,也值得商榷,他的个人突破犀利无比,如果真的要冲,就应该上他,既然用了卡卢,就得更有组织性和打更多禁区前的配合。一场原本更加势均力敌的比赛,最关键的差距在于双方的成熟度,科特迪瓦还有很大潜力,可惜他们没有时间了。
无论怎么说,法比亚诺的进球,来的太是时候,太关键了,三人组的精细配合,卡卡的果断快传,法比亚诺的精准火爆,此球一进,比赛基调基本确定。罗比尼奥主动靠近中路和右路,除了协助卡卡和支援背身的法比亚诺,也为了进一步发挥麦孔的优势,相当明确,进球也得益于他在前场的成功接球快速转身,他这场虽然在技术和个人上没有突出发挥,但其在进攻端的敏锐嗅觉依然不可忽视。法比亚诺今天神勇无比,之前认为他已经状态下滑,这一看法被他用两记极具霸气的抽射击碎,值得欣喜的是,他在对强队的时候,往往更加兴奋,更加高效,遇强越强,除了进球,他在前场抢高点和控球的能力也极大帮助了巴西,低调高效,佩服。梅洛的进攻和传球实在不敢恭维,但他值得称道的是他在最肉搏的那一段,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帮助中场完成了绝大多数的身体对抗和阻击。而G席尔瓦这块老姜,则老辣的多,站位和出脚,都恰到好处,经验这些东西,是需要沉淀的。卢西奥的强悍而灵活,胡安冷静而专注,巴西这条防线,令人放心。对于巴斯托斯,他在和对手进行边路的纵向一对一时,有了进步,但遇到善于内切的对手,他始终反应迟钝了点,可能和他太依赖左脚也有关系,但在进攻端他的数次紧张失误让人怀疑,到了比赛的关键时刻,他是否靠的住,这一点,我始终担心。至于塞萨尔,就如温格所说:“普天同庆”确实比较难以预测,但塞萨尔证明,只要是好门将,还是能扑到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