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0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暂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28 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源源不断奔赴北京的新移民来说――不管你是投资者、创业者、求职者还是民工,户口总是你心中爱恨交织的隐痛。有了北京户口就等于你是个堂堂正正的北京人,不用担心走在大街上被警察叔叔叫住检查暂住证,不用害怕你心仪的公司在招聘启示上赫然印上只招北京户口,就连孩子考大学,都多了一份安心。即使你在心中无数遍地诅咒这该死的户籍制度,但无奈中,还是有千千万万的人,千方百计要搞到个北京户口
你是北京人吗?
在北京的报刊上刊出的招聘广告,不乏有这样的要求:只限北京户口;想要买套经济适用房更是先要出具北京户口证明;就连征婚启示上也要标明:希望对方是北京户口,还要加上一句说明不是我歧视,这是长辈的要求……好了,不要再遮遮掩掩了,让我们来看看户口是什么?它仅仅是个城市正式、永久居民的身份证明吗?不,它是享有一系列特殊福利待遇的凭证!
在北京,你想跻身公务员行列,走仕途,就必须参加公务员招考,而参加招考的资格之一就是要有北京户口。去年最高人民法院招聘高级法官,也是要北京户口。你想应聘事业单位,也得要户口,大中招聘人才型企业往往也要让您亮出本地户口。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就连麦当劳肯得基这种被曝非法招工的企业,都只招北京户口员工。
如果你有幸找到一份好工作,没有北京户口,也常常会缺少一些拥有北京户口的员工所享有的待遇。譬如一部分社会保障,便与没有北京户口的人无缘。没有北京户口,要结婚生子,则更要花费一笔大的开销。因为你要时刻准备好大把的银子,以应付学校开出的各项费用来保证子女入学,校方将收取大额的寄读费赞助费等等,让你苦不堪言却又无计可施。
考大学时,北京户口尤其显得至关重要,2006年高考分数北京只要442分就可以上三本,山东却要526,海南要532。也就是说,北京考生只要考400多分,就能上大学,而外地考生,必须要多考几十分到上百分不等。 
在北京,没有本地户口,按规定就买不了经济适用房,若是买一般商品房,每平方要高出数百元甚至上千元。这意味着,如果想买间50平米的房子,就要比北京当地人多花5―10万。北京户口买车交的养路费都比其他城市要低。曾经的地铁月票,没有北京户口你都买不到,每月多花几百元交通费不说,更体会到了世态炎凉。
每年都有数十万人怀揣梦想,从四面八方前来叩击北京大门。幸运者挤进大门,成为北京的新移民。然而,没有户口的诸多不便,仍使大批寻梦者深以为憾。
你想成为北京人吗?
面对北京户口的诸多好处,有多少人能不动心,而来到这片土地掘金的“北漂”们,更是以得到北京户口为奋斗目标。
琴琴一心梦想成为一个北京人,当她刚刚毕业,抱着一沓简历来到北京,满怀希望地奔走于各个大小公司和招聘会时,面对用人单位,她的问题只有一个:能解决户口问题吗?能解决,工资和待遇都好说,“毕竟是刚毕业,薪水可以慢慢涨”,但是“户口解决不了,一律免谈!”
当问她为什么的时候,她说自己想在北京长期发展,有个北京户口会有很多方便之处。并且,琴琴对于记者质疑北京户口优势问题感到很吃惊:“从近期来说,父母不放心自己独自闯荡北京,能拿到个户口对他们来说是颗安心药丸,而且有了户口公司待遇相对好一点。要是想长远一些,以后买房子,孩子上学、高考,都是大问题,现在你看不出什么特殊的好来,以后好处可大了!”
有琴琴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特别是应届毕业生们,为了求得一张小小的户口证明,许多人,前不久一场研究生专场招聘会中,也出现了9成学生愿意自降身价求户口这样的现象。
来自内蒙古的先生现在在北京一家网站做编辑,他表示北京户口对他来说没什么用,但又说,如果能给他个北京户口当然求之不得。宋先生笑着说:“我已经到北京很多年了,房子也买下了,一嘴京片子也挺能唬人了,除了早些年没有暂住证差点被送去昌平筛沙子之外,也没图过北京户口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所以从来没觉得户口有什么重要。”他想了想又说:“但是希望给自己一个证明,证明这个自己为之付出汗水做出贡献的城市已经接纳了自己,也是对自己这些年的努力有一个交代。”
踏进北京这块土地的人谁都想拿到一个合法的身份,户口就是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拿到北京身份证,你才能畅通无阻。心理上觉得自己终于成北京人了。确实,许许多多这样的“北漂”年轻人之所以追求北京户口这样一个名分,其实并不是贪图这种身份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好处,而仅仅是因为不愿低人一等的渴望。
然而在记者调查中,多数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并不认为北京户口给自己带来过什么影响,更不曾有什么优越感。 
北京户口,可以买?
“帮助投资北京郊区,快速办理北京市户口,一人或带子女,收费低,先申请,后付款。电话咨询:6769XXXX24小时热线)”“我认识一个人事部门的朋友,他可以为大家帮帮忙,他能为符合条件的朋友(全国应届本科大学生及其他符合条件的往届生和小孩等)通过正常渠道办理北京户口和天津户口(城区户口),邮箱是hukouXXXX@hotmail.com,我本人的户口就是他帮忙办的。”
此类信息在网络上比比皆是,而且无不宣称是正常渠道,正当途径,然而管理颇为严格的北京户籍,让那么多人望眼欲穿的北京户口,真的拜托这些人就可以办下来吗?
北京XX大学的高瑞是07年应届毕业生,已经与位于SOHO现代城的一家贸易公司签定了就业协议,即使已经比同学早了却一桩心事,但高瑞依然不轻松:“单位不管户口的事,所以我只能自己想办法。”通过同学介绍,高瑞联系到一位“朋友”, 只需准三方协议书、英四六级证书、成绩单原件推荐表等原件,交一定的钱就可以办北京户口。据说这所大学年年都有人找他落实北京户口。
记者佯装成想办户口的应届毕业生,跟随高瑞一起见到了一位姓X的负责人。关于办户口的事,他这样向我们解释:“我先明一点,因为这些指于我公司,所以件事情的操作本身都是正常程序。在口的程中可以全程跟实际你们是和我公司正常签约,只不不用去上班,自己是正常地干自己的工作。”在问到费用问题的时候,这位负责人表示因为是正式途径,“上面领导”要的好处费很高,办下来一共要收15万,但“无是因为学是我的原因不成肯定不收。”
高瑞觉得价钱太高,表示要再考虑一下,负责人还“善意”地劝告他,赶紧办,等到不是应届,或者学校的派遣证过期,就不好办了。
这种走“正常程序”要求很高,比如这家公司,能办的学生专业就必须是 中文,英,法律,,会计,(以及相),算机(以及相),网络,通信,市场营销,人力等等,学历必须是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应届,非应届研究生也可以,但是。如果是外地则学必须是211工程的大于北京本地的这个要求

如何得到北京户口?
只需交10万元,携带当地派出所和居委会开具的4项证明,便可将户口落在北京远郊区县。
叫卖北京户口的帖子出现在某网站的论坛里。根据帖子提供的线索,本报记者进行了暗访。
  “……昨天,记者按照帖子上的电话,联系上了先生。
  下午3时,记者来到方庄附近的一座写字楼,在业务室里见到了这位自称先生的年轻男子,他表示10万元要全部交给政府。虽然协议还要求办理者购买一套25万元的房子,但他说不用真正买房。户口和身份证都能办下来,办完后可到派出所查询其真实性。先生还说,如果确定办理的话,要先付几千元订金。
  当记者质疑这种户口交易的安全性时,先生显得很激动,甚至从椅子上蹦起来。
  旁边一女工作人员补充说,虽然他们并不赚钱,但政府会给额外的好处。去年以来,他们已为40多人办理了户口。
  市公安局有关人士称,目前北京确有一些郊区可办理北京市小城镇户口,但必须到政府部门办理。但由于指标并不充裕,有的地方几年后才有空余名额。这种私人发布办户口的消息不能轻信。


户籍制度,该不该改革?
中国户籍制度的变迁
1954年,中国颁布实施第一部宪法,其中规定公民有迁徙和居住的自由
1955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规定全国城市、集镇、乡村都要建立户口登记制度,开始统一全国城乡的户口登记工作。
1956年、1957年不到两年的时间,国家连续颁发4个限制和控制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文件。
19581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在事实上废弃了1954年宪法关于迁徙自由的规定。
1975年,宪法正式取消了有关迁徙自由的规定,此后一直没有恢复。
198410月,国务院发《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
19857月,公安部又颁布了《关于城镇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农转非内部指标定在每年万分之二。同时,作为人口管理现代化基础的居民身份证制度也在同样的背景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59月宣布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终于使户籍制度做出了相应的初级改革。
19976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完善农村户籍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规定:从农村到小城镇务工或者兴办第二、三产业的人员,小城镇的机关、团体、企业和事业单位聘用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小城镇购买了商品房或者有合法自建房的居民,以及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可以办理城镇常住户口。
19987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解决了新生婴儿随父落户、夫妻分居、老人投靠子女以及在城市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随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凡在城市有合法固定的住房、合法稳定的职业或者生活来源,已居住一定年限并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可准予在该城市落户等几个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2001330日,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对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不再实行计划指标管理。

北京户口
一路坎坷
年过四十的先生老家在南方,从学校毕业后一直在国有企业机关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下海后在华东某公司驻南方办事处当负责人,不久,该办事处撤销,在朋友的劝说下,先生来到北京创业,开始遭遇户口的困扰。
尴尬的外地人

        
到北京后,先生事业一路顺风,但随之而来的户口问题,让先生遇到了没想到的麻烦。
先生刚到北京的时候,因为经济不宽裕,全家住在北京的城乡结合部,虽然条件简陋,一家人还是把它当成了安乐窝。但是这个地方外地人非常集中,每到北京市清理整顿外地人员的时候,这个地方就成了重灾区。这么多年过去了,先生对那段时光仍旧记忆犹新:当初刚来北京的时候,收容遣送制度还没废除,外地人在北京要三证,经常看见警察开着警车呜呜下来就抓人,像抓坏人一样,给你强制遣送回去,简直就是白色恐怖!我感觉自己基本的安全都没有保障,你甚至不知道今天晚上你的老婆会不会突然被抓走了。我的一个很好的朋友那时候就被抓走过一次,现在他事业成功了,走到哪里都是众星捧月,谁也不会想到他当年有过这样的经历。

        “
我当时有单位的工作证件,可以保证我自己的安全,这个证件在我的眼中就是护身符,我每天都带在身上。但是我的家人没有,当时爱人对我说过,为了确保全家的安全,早点把户口办了,但当时没有这个能力。后来收容遣送制被废除,这个现象基本上消失了,加上每天工作忙得顾不上,再没考虑过这个事情,以为户口就无所谓了。

        
然而,令先生真正头疼的麻烦还在后面。

        “
孩子大了后,面临上学的问题,我们一直都是在北京工作,为了孩子在身边上学,我们找了好多学校。一打听,没有户口,北京任何一个学校不交一万块赞助费,不让上学。孩子在北京上了六年学,六年交了6万,幸好我们还负担得起。
两年前,孩子上高中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孩子上大学的事情。学校说孩子高考在北京报不了名,必须回原籍。孩子学的是北京课程,是按北京考试水平和教学大纲安排的,而现在各地课程不一样,重点不一样,分数线也不一样,如果回原籍考试,对孩子是非常难的。没办法,只好花巨资给全家办北京户口。

        
北京户口值多少钱?
下定决心办北京户口后,先生夫妇就四处打听北京市办理城镇户口的政策,寻找合适的途径办理北京户口。
经过多方打听,发现要办理北京户口只有三种途径,首先,据1999年6月24日北京市人事局印发的《北京市引进人才和办理<北京市工作寄住证>的暂行办法》规定,符合一定件就可以持《工作寄住证》者,不再办理户口《暂住证》,在购房、子女入托、入中小学等方面享北京市市民待遇。但是这个一定条件就是对职称要求很高,先生多年下海,离开机关后从未顾及过职称问题,这条路被堵死了。
其次,根据《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办法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鼓励在京设立科技研究开发机构暂行规定的通知》,如果你有学士或以上学位,去高新技术企业工作,获取《工作寄住证》,在3年后,可办理进京户口。因为先生没有正式学位,而且从未从事过高新科技工作,这扇大门也对先生关上了。
只剩最后一条路。2001年,北京市颁布了《北京市外地来京开办私营企业人员办理常住户口试行办法》,规定申请人申请在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区登记常住户口的,应是连续3年担任所在私营企业的负责人,合伙企业合伙事务执行人或者其他组织形式私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在户口迁入地拥有本人所有权的住房;企业连续3年每年纳税80万元人民币以上或者近3年纳税达到300万元人民币以上;企业职工中本市人员连续3年保持在100人以上,或者达到职工总数的90%以上。先生夫妇一看傻了眼,这个标准对他们来说,实在太高了。看到这个政策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很生气,这样的标准对老百姓有什么意义?真正达到这个标准的人还用的着北京户口吗?先生说,当时几乎快绝望了。

        
不久,2001年8月3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又审议通过了《北京市促进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条例》,规定私营企业可以办进京户口,这个办法以私营企业主的纳税额、在京经营时间、吸纳北京市本地务工人员的数量等为标准允许外地经营人员办理进京户口。先生夫妇通过媒体了解到,按这个标准进京户口之价值折合人民币800多万元,需投资1350万元,还要再买一套50万左右的住房。还是太高了,他们拿不出这么多钱。
在这个时候,先生的朋友再次拉了他一把。

        “
我的一个朋友听说我想办北京户口后找到了我,说他碰巧遇上了北京一个郊县有指标,现在花钱就能办上当地的户口,上头有政策,不算违规,劝我们不能错过这种机会。我们两口子想来想去,只能走这种小城镇政策,当时就决定了。

        
过不了几天,先生的朋友给先生带来了当地上户口的政策,《北京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公安局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和《××区委、××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实施意见》。先生夫妇仔细阅读了这两份文件,文件上要求:个人投资额度要到50万元才符合落户小城镇的条件,而且这笔钱必须是全部投资给镇政府,不包括买房,同时此人还必须在当地有固定居所。20万元只是买房子,取得固定居所的资格,还有50万元的投资款怎么办呢?

        “
他们那的政策是让你先存50万,放在银行里5年不能动,就算你投资了。除此之外,还得买一个房子,他们说你没有房子在这块的话就说明你不是在这投资。他们提供的房子都是20万到30万左右。但这个房子实际不值这么多钱,要打五折才能卖出去,不是为了办户口谁也不会买。而且那房子我们是根本不想要的,无论地段,还是质量,都根本不能让人满意。
不过话说回来,那房子也是专门给我们这种人建的,盖的时候根本就没打算好好卖过,反正有人买。
房子买了还要交一些费用。我们上户口的镇上按人头收每个人2万块钱,然后公安局还要每个人收2万,一家三口一共交了12万。这才算把程序走完。
我们在当地镇上银行户头存了50万,交了12万,买房子带办手续一起花了30多万,我记得最后总共是花了大概94万把户口办了下来。从开始计划到把户口办下来也就几个月吧,总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当记者问到先生当初为什么不选择更廉价一点的途径上户口时,先生很认真地说:廉价很简单,廉价就是犯罪,那叫行贿。我要是花钱走关系上了户口,将来查出来怎么办,这就讲不清楚了。

        
记者告诉先生现在有很多广告打出两三万就可以办一个北京户口,而且传闻很多人都是通过这样的渠道拿到的户口。先生笑了:我没找到那样便宜的方法。

        
拿到户口以后
户口拿到了以后,就开始给孩子转关系了。
虽然之后的过程依然繁琐,先生却觉得前所未有的舒畅。我们帮孩子从南方老家转关系,那边人使坏,老不让你一次办完手续,害得我们来回跑,只好花钱求他们一次把章都盖完。熬过来就好了,孩子户口在北京,现在上高三,按他的成绩北京市的重点大学可以随便选。说到这里先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
虽然对我们来讲拿不拿到北京户口已经无所谓了,但是踏进北京这块土地的人谁都想拿到一个合法的身份,那户口就是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因为拿到北京身份证,你才能畅通无阻。心理上觉得自己终于成北京人了。

        
被问及拿到北京户口后最大的感受时,先生想了想:北京户口制度本身就不该存在。同样是国民,为什么就不能享受同样的国民待遇呢?户口应该只是一种身份所在地的象征,不应该和很多的制度挂钩。

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北京人 

[ 本帖最后由 leomiao 于 2007-4-29 08:19 编辑 ]
2#
发表于 2007-4-28 08:21 | 只看该作者
狗苗你做啥呢:bz2:
3#
 楼主| 发表于 2007-4-29 08:20 | 只看该作者
好的,我把过程放在这,本来是一个WORD,带附件的,有谁想要就留个MAIL,我发个附
件,因为有一些表格.我写的过程条理性不一定好,大家就看个意思吧.   
   
  一、工作居住证持满三年,由用人单位人事干部或本人到海淀区人事局二楼大厅
领取引进人才的表格,回来后按以下顺序准备材料:   
   
  (1)单位撰写"关于申请***调京工作的报告",主要内容:企业基本情况、引
进人才理由、   
  被调人基本情况、突出业绩、作用,配偶及子女情况等,申请单位盖章;(这个
就象写一篇文章一样,多写几页,至少三页吧,少了人家会说太少的,吹就行)   
  (2)引进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的聘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一式一份);   
  (3)引进人员及随调人员填写《引进人才审批表》各两份(不包括孩子);   
  注意:审批表中的单位基本情况都是写主调方的情况.盖章也是主调方单位盖章   

  (4)引进人员和随调人员如果京外户口在一起填写<<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
一式四份);引进人员和随调人员京外户口不在一起则填写<<调动人员情况登记
表>>各三份,孩子户口跟谁就填在谁的随迁栏中;   
  (5)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批准证书或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基研究开发
机构的批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式一份);   
  (6)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一式一份);     
  (7)引进人员及随调人员的学历证书、职称证书、身份证、结婚证、独生子女
证原件及复印件(一式一份);   
  (8)引进人员及随调人员单位接收函。接收函上需经办人签字、注明联系电话
;(这个没有固定的格式,写明同意接收就行,具体见附件)   
  (9)在海淀人才服务中心做人事代理的立户协议原件及复印件(一式一份);  
  
  (10)随迁子女超过16周岁的,需出具在校证明。无工作的需当地劳动部门出
具待业证明。   
   
  二、以上材料准备好以后,海淀人事局会开具一个“干部商调函”,发给你存
档的单位,单位在人才的发到人才。要求调你的档案(可以自己回去取,也可以
委托人才通过机要的方式寄往海淀人事局)、同意调出函(没有固定格式,写同
意调出就行,盖人才中心的章)、近期体检表(在北京的三级以上医院办常规体
检就行,不用肝功)、近期工作表现(在北京的单位写,无固定格式,盖上章,
见附件)   
  档案注意事项:档案中一定要有转正定级表,表明是干部身份,否则不予办理
,这个可以自己打个表,填上相应的项,盖上人才中心的章就行。   
  如果现在档案在自己手里,需要把档案放在当地人才。如果在原单位,就直接
到原单位调。   
  注意的是填的调动人员情况表中简历要与档案中的一致,特别是时间,不要有
偏差。   
   
  三、以上材料准备好以后,海淀人事局初审合格后,会通知你。然后上报到市
人事局。   
  四、市人事局通过批准后,会发出北京市人事局商调干部函,由海淀区人事局
通知给你。拿着商调干部函和引进人才登记表(也是当初填的表,由各级人事局
盖完章后给你),到海淀区公安分局办理户口准迁证,(航天桥西300米路北中关
村科技园区服务中心三层)。拿准迁证和商调干部函到原籍办理调动手续:(1)
干部调动介绍信(当地人事部门都有)、(2)工资介绍信(当地人才服务中心或
原单位就有,如没有可以自己打印一个填上就行,盖原单位的章),工资介绍信
见附件、(3)户口迁移证,到当地派出所就可以办。(办完户口迁移证复印一下
,下次用到)   
  五、以上三样备齐以后,到北京市人事局报到,报到后它会收去干部调动介绍
信,给你开具一个干部介绍信,台头是海淀区人事局的,还有一个入户介绍信,
台头是海淀公安分局的。工资介绍信和户口迁移证自己留着。然后可以拿着入户
介绍信和户口迁移证以及当时复印的准迁证到海淀区公安分局(航天桥西)办理
入户,他会给你户口迁移证的另一张纸,就OK了,可以到派出所办理入户了。然
后拿着干部介绍信(市局开的)工资介绍信到海淀区人事局二楼大厅报到,他会
开一个给区人才中心的介绍信,拿着介绍信和工资介绍信以及海淀区各类企业调
入人员保留全民身份审批表(见附件)到区人才中心报到。(区人才在人事局大厅就
有窗口,如果这个窗口办不了,他会让你到海淀科技大厦七楼办理)   
   
  办理户口手续:一寸照片两张,身份证,房产证(如没有需要购房合同复印件
,房款发票及复印件,物业公司证明),如果是夫妻二人,需要结婚证及复印件
,户口迁移证(原籍开的),准迁证(北京开的)。   
  推荐合理路线:1台基厂市人事局=>航天桥海淀公安分局=>(你房产所在地派出
所)=>苏州街海淀区人事局   
  2台基厂市人事局=>航天桥海淀公安分局=>苏州街海淀区人事局=>(你房产所在
地派出所)   
  线路1与2视你房产所在地离航天桥与苏州街哪里更近。   
  至此就可以领到一个北京市的户口本了。



新闻搜索:
     
  

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商业科技汽车手机数码女人奥运NBA杂志证券博客招聘车型论坛


&#8226;        网易 > 新闻中心 > 媒体评论 > 正文
王石川:户籍改革不能再“挤牙膏”了
2007-04-24 08:51:12 来源: 人民网(北京) 网友评论 60 条 进入论坛
&#8226;          近年来,最受公众诟病的民生问题是“医疗、教育和住房”,除此之外,就是不合理的户籍制度了。公众之所以强烈要求彻底的户籍改革,当然不是为了追求城市户口这样一个名分,其实质是呼唤权利平等。
作者:王石川
从现在开始,父亲是北京市集体户口(不包括在校生集体户口和驻京办事处、联络处等集体户口),子女可以随父报出生或投靠父亲进京入户。日前,北京市公安局宣布推出包括这一政策在内的9项户籍管理便民措施。
无论从哪个角度审视,北京市公安局推出的9项户籍管理便民措施,较之以往是看得见的进步。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决策层的善意,可以预想到外来人员的合法权利被逐渐重视。但是不得不说,这一变化更让人感叹户籍改革的艰难。
细看这9项措施,与以前相比的确是进步,但这种进步尚不明显,尚不足以让人击节赞叹。
以“父亲是北京市集体户口,子女可以随父报出生或投靠父亲进京入户”为例子,与以前孩子出生只能随母亲落户的政策相比,允许孩子随父亲落户,这是一大进步,但是这只属于浅层次改善,不是大刀阔斧改革,甚至只能属于改正错误范畴——不允许孩子随父亲落户原本就不合理,现在允许孩子随父亲落户充其量是“知错能改”。
尽管是一小步,也来之不易。去年媒体报道的一个父亲摔死婴儿的新闻至今让人愤慨。据《南方周末》报道,43天里,刘瑞良四处奔波为新出生的孩子上北京户口。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元旦之夜摔死了满月不久的小生命。悲剧主人公刘瑞良是北京市集体户口,妻子是外地人,按当时政策,自然无法为儿子落户。这起悲剧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有人把悲剧的发生归咎为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如今,北京市允许孩子随有北京市集体户口的父亲落户,不知道是否与此事件有直接关系。但无论如何,民间要求户籍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在这一前提下,北京市的户籍改革显然有些缓慢——民间千呼万唤,户籍改革步履蹒跚,远远没有达到公众的期望。
近年来,最受公众诟病的民生问题是“医疗、教育和住房”,除此之外,就是不合理的户籍制度了。不尽相同的是,三大民生难题逐渐在深化改革中加以解决,比如,医疗改革如今已经紧锣密鼓启动,而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存续时间最长,尽管公众的不满一浪高过一浪,但户籍改革似乎总是处于修修补补中,始终没有实现取消城乡户口对立的现状。由此也产生了许多悲剧,制造了许多黑色幽默,最终反映在权利层面就是外来人口受到伤害,农村户口遭到歧视。
公众之所以强烈要求彻底的户籍改革,当然不是为了追求城市户口这样一个名分,其实质是呼唤权利平等。因此,尽管当前一些省市在户籍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为什么少有喝彩声,原因就是没有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外来人员并没有真正享受到与市民相同的待遇,不仅没有实现权利平等,合法权益还常常遭受侵犯。
一言以蔽之,彻底的户籍改革是大势所趋,“挤牙膏式”改革不仅达不到公众的心理预期,反会引起公众的不信任和反感。我们希望看到户籍改革更有力度,步子迈得更大一点。  
本文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石川
关于 王石川 户籍改革 的新闻
&#8226;        王石川:医药领域也须遵循市场原则
&#8226;        王石川:奥运感言如统一口径比粗糙更可怕
&#8226;        中国户籍制度的变迁
&#8226;        《中国新闻周刊》:户口不应成为自由迁徙的门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