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实况--足球迷的家

标题: PES2012 demo 优点集中帖 [打印本页]

作者: kfandy8810    时间: 2011-8-23 16:55
标题: PES2012 demo 优点集中帖
现在大家都是讨论demo的bug什么的,现在来集中说一下优点吧,感觉优点应该不少的吧~


我还没上手玩,从大家发的图来看,球员的表情很给力,表情确实有点生化,但很丰富啊,每个人的都不一样,挺有意思~!这个创新是好的,起码摆脱了以往几个简单的僵硬的表情!
作者: 【KO】    时间: 2011-8-23 16:56
新版的。
作者: kidchenl36    时间: 2011-8-23 16:56
听说9月份还要在出个完整 DEMO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作者: miaoyuewen    时间: 2011-8-23 17:00
电脑变强了
作者: cbt1219    时间: 2011-8-23 17:06
接下底传中和传球的头球守门员也开始脱手
作者: zxc5623560    时间: 2011-8-23 17:17
AI再也不是白痴了,球员的动作比以前灵活,除了依旧没有速度感以外其他一切都很好!
作者: ☆妖狐藏马☆R9    时间: 2011-8-23 17:18
再加点速度感吧,然后加强门将的AI
作者: yguangjfeng    时间: 2011-8-23 17:25
感觉力量又小了……其他很好……
作者: jqlcxyc    时间: 2011-8-23 17:29
优点就是比2011强。
作者: hongleihao    时间: 2011-8-23 17:32
优点是球员跑动开始打滑了
作者: inready6650286    时间: 2011-8-23 17:54
电脑的远射牛逼了
作者: 克劳德    时间: 2011-8-23 17:57
相比FIFA10主机版,PES2012还有些差距
作者: 罗纳尔迪尼奥10    时间: 2011-8-23 18:18
相比FIFA10主机版,PES2012还有些差距
克劳德 发表于 2011-8-23 17:57



    真没觉得,你觉得不好玩你可以回去玩你的FIFA10
作者: lhppij    时间: 2011-8-23 18:22
回复 1# kfandy8810


    1.身体接触真实!2.补防给力3.裁判,重点是裁判!很好!4.速度出来了!5.画面不习惯啊!6.出汗了!
作者: shoo200    时间: 2011-8-23 18:37
弱弱的问一句 楼上的 DEMO的裁判真的很好么...
一些正常的身体接触 并不是铲球 都会导致比赛的中断 影响了一些流畅性 不知道是不是就我一个人的问题
作者: 红色警戒    时间: 2011-8-23 18:43
脚下技术太牛逼了 玩起来个个队像巴萨似的华丽  。。。。。。。。。只是软绵绵的远射 也能进  守门员的技术也太粗糙了吧  球员接球转身动作个个像梅西和西罗啊  太牛了
作者: 红色警戒    时间: 2011-8-23 18:46
弱弱的问一句 楼上的 DEMO的裁判真的很好么...
一些正常的身体接触 并不是铲球 都会导致比赛的中断 影响了 ...
shoo200 发表于 2011-8-23 18:37


裁判真垃圾啊 中圈开球的时候 也不有个开球的动作 傻逼一样笔直站在那里 然后就一声哨响了

真怀疑裁判的尺度 又回归了pes9
作者: 国际米男2    时间: 2011-8-23 18:54
最大优点:尼玛点球终于正常了
作者: tiger456000    时间: 2011-8-23 19:16
真没觉得,你觉得不好玩你可以回去玩你的FIFA10
罗纳尔迪尼奥10 发表于 2011-8-23 18:18



    刚玩了一把pes2012,曼联4:0米兰。进了3个下底传中。。。。表示。。。实况要走的路还很长。。。整体还可以。。。回到了实况8的一点感觉了。。。但是距离新fifa还需努力啊!
作者: xiaoninwgyy    时间: 2011-8-24 16:57
后面铲人 终于有红牌了
作者: ysk950603    时间: 2011-8-24 17:42
回复 21# xiaoninwgyy


    有几率没有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k3NTI4NDYw/v.swf
作者: haojq5945    时间: 2011-8-24 17:55
2楼亮了。
作者: zdh0425    时间: 2011-8-24 18:08
AI 动作 强势改善




欢迎光临 完全实况--足球迷的家 (http://bbs.winning11c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