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实况--足球迷的家
标题:
WE(PES)2009之TYPE5模式中关于L1自动锁定传中与普通O传中的区别
[打印本页]
作者:
Zangief
时间:
2009-2-19 18:14
标题:
WE(PES)2009之TYPE5模式中关于L1自动锁定传中与普通O传中的区别
T1
与
T5
的区别很多朋友都已经是驾轻就熟了,但坛子里关于在
T5
中直接
O
传和
L1+O
传的细微区分的贴谈的不多。趁着公司午休时间,写写自己的体会。
O
传中,变化多样
.
相对
L1+O
来说,球的线路变化可以达到最多样化。通过对于方向和力量的控制,来选择落点的变化。但有点不可否认,它做不到相对的精确锁定。你可以指哪打哪,但肯定不是每脚都能准确的传到自己人的头顶的。对于高中锋站桩式的头球打法,用
O
传中实属不易。用其传中,随后摆渡到第二落点或许是更上策的手段吧。
O
传中,在下底时,基本是以两种方式体现:
一为
O+
(上
下)直接传,球慢且比较高,
通过力量的控制来达到前后落点的变化
二为
OO+
(上下),球相对单
O
稍微快些,但同样是比较慢的(相对
L1+O
而言),因为这里的两下
O
,其实和一个
O
区别不大,当第一个
O
按下的极少力出去后,第二下只是一个很小的补充。和
L1+OO
是有很大区别的。
O
传中,落点全靠力量的控制。球员去争头球的时候,其实就是去抢球运行中的每一个点,可以是第一,二点,也可能是球落地前的最后一两个点。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一趟半弧的列车旅程(球的运行轨迹),有的人在上海上车,有的人在昆山,有的人在苏州,上车的站不同(点不同),都上了车(争到了点)。而这条轨迹是靠你的
O+
力量来造就的。其难度也是比
L1+O
来的大的。传出后,对于球员跑位的了解及控制是关键。力量大了,很可能就是到了还没开发的西部地区了(无人),呵呵。
接着说的是
L1+O
,首先,变化肯定没有单
O
传来的多样。毕竟是自动缩定的了,即使
不是单一流水线,但也是条流水线,是有一定的预先设定的。也正因为如此,
只有在用了
L1
的情况下,才能在
T5
的模式下使用出
L1+OOO
的贴地式传中方式。
在使用
L1
自动锁定传中里,就有了三种方式了,但对于前后落点的控制有了变化,是通过方向(上下)键来实现的,有别于普通的
O
传中:
L1+O
,球最慢,最高,落点稳定,是站桩式高中锋头锤打法的首选,球在空中的时间足以让中锋对于站好位置,舒舒服服的顶一个。
L1+OO
,威胁最大,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传中手段,自己感觉还真挑不出多大的毛病,比较万全的一种手段。包抄,中路回敲,摆渡,后点补,基本都可以实现。
L1+OOO
,贴地传中,进球效果自认最爽快的一种,前锋队员包抄到位,就是一个上榜好球。但也是成功率相对最低的一种。控制的不好。就多被防守前点的队员所截获或大脚开出。到后点的话,成功率比前点大些。这需要看阵型跑位了。
L1+O
(三种方式统称),因为是自动缩定。即是球找人的最直观体现,不存在把球会传到无人的空白区域,(这里要指出的是,这种传球方式,传出的球,是找我方进攻球员的,只可能是防守方无球员在球的落点上,我方球员是一定有的。)这也就是和单单
O
传中的最大区别所在。
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L1+O
传中,是有利于在小范围内的非人力所及的修正,也是游戏本身的辅助手段。
O
传中,是最大化的实现自由操作。是包含
L1+O
传中功能(不包含细微修正)的。
两着是包含的关系。在细微的操作上
L1+O
是有小的辅助功能的,是
O
传中所不及的,所以才要多这么个操作。
作者:
情夕有嘉
时间:
2009-2-19 18:42
写的不错,,不过我不太喜欢下底传中这打法
还是比较习惯于中路地面渗透~
作者:
谁的熊猫
时间:
2009-2-19 20:40
下底传中,两翼齐飞,是足球进攻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
作者:
287916397
时间:
2009-2-19 20:47
中路渗透?你这话说的,中路禁区前30码防守重点区域,中路渗透,只要中场和后卫线不脱节,任何渗透都进不来。中路渗透是最难突破和最难打的一种方法。
作者:
xy1989082
时间:
2009-2-19 21:21
写的不错:bz75:
作者:
禁区侩子手
时间:
2009-2-19 22:27
熬夜来顶你
作者:
liaoxin
时间:
2009-2-19 23:58
顶啊..本人也觉得下底传中然后由中锋头球破门的感觉很爽..
中路也就喜欢远射..渗透的话比较困难..
作者:
Zangief
时间:
2009-2-20 07:14
麻烦版主转到技战术区
欢迎光临 完全实况--足球迷的家 (http://bbs.winning11c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