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实况--足球迷的家
标题:
传闻《实况足球2009》将加入裁判系统
[打印本页]
作者:
段喧
时间:
2008-7-11 14:12
标题:
传闻《实况足球2009》将加入裁判系统
传闻《实况足球2009》将加入裁判系统来自KONAMI公司开发人员消息,《实况足球2009》将出现一种全新模式--裁判模式。据称本作将允许玩家扮演裁判角色进行执法。由于游戏引擎更新完成,细节表现将达到又一高度玩家执法将成为可能,裁判模式将具有全新视角,裁判误判、错判也将造成声望下降导致无法执法相应比赛。其他细节该人士并未透露。
具外界猜测KONAMI公司本次实况足球的全新模式主要应对电子竞技项目而来。在真人比赛的同时加入真人裁判,将出现更多的未知数。该做将登陆XBOX360、PS3、PC。
裁判这个角色在一场足球比赛当中担当这重要的角色,这是在我们现实中的球赛情况,如果在一款足球类游戏当中也加入裁判角色,而且这个角色也是由真实的玩家所扮演的呢?我们可以试想一下,由玩家扮演的双方球队在进行激烈的球赛,这场球赛与众不同的是加入了有玩家扮演的裁判角色,那么这场球赛可能会出现很多种胜输因素。有来自球员的、有来自裁判误判,错判等等.....这将会使得这样的球赛更具有真实性。
作者:
shevacs
时间:
2008-7-11 14:15
一点意思都没的,毫不期待!
作者:
小肥侠
时间:
2008-7-11 14:19
真假难辨啊
作者:
一生一次
时间:
2008-7-11 14:20
估计是假的
作者:
playplay
时间:
2008-7-11 14:23
还不如加个裸奔之类的
作者:
战栗袭心
时间:
2008-7-11 14:25
:bz15: :bz15: :bz15: :bz15:
作者:
443251669
时间:
2008-7-11 14:28
真的假的呀
作者:
443251669
时间:
2008-7-11 14:28
不知道是否 是真的 找个黑哨 哈哈
作者:
acjsy
时间:
2008-7-11 14:36
切,谁信呐,上回还说有一球成名模式......现在又来欺骗我们了........再说,裁判有什么意思.........:bz36:
作者:
wanglong1989826
时间:
2008-7-11 14:38
是真的吗?
作者:
wanglong1989826
时间:
2008-7-11 14:57
期待啊
作者:
yxf1218
时间:
2008-7-11 15:00
加入裸奔吧
作者:
七仔
时间:
2008-7-11 15:14
原帖由
yxf1218
于 2008-7-11 15:00 发表
加入裸奔吧
:bz3: :bz3:
作者:
£阿仙奴£
时间:
2008-7-11 15:42
锁前留名~:bz36:
作者:
aggiochen
时间:
2008-7-11 16:01
假摔都有了,还有什么 不可能的,加入群殴更好呢:bz16:
作者:
一走就是24圈
时间:
2008-7-11 17: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IBIXIANG11
时间:
2008-7-11 19:30
应该可能
作者:
hdw999
时间:
2008-7-11 19:33
每次出新作都有这个传闻
已经不相信了
:bz15: :bz15: :bz15:
作者:
asdqsxesz123
时间:
2008-7-11 19:56
不可能吧
作者:
yaoxingbing
时间:
2008-7-11 23:09
no intresting!!
作者:
zhang2585
时间:
2008-7-11 23:12
有没有观众模式
作者:
78997899
时间:
2008-7-11 23:14
做黑哨有錢收:bz30:
作者:
zzc717
时间:
2008-7-11 23:16
又来了,,还要来多少啊
作者:
m1980
时间:
2008-7-11 23:20
这样的系统确实没有什么意义。不看好
作者:
阿索
时间:
2008-7-11 23:22
做为一名业余裁判
很期待这一模式
裁判看起来很简单,但有几个人真正知道裁判的专业知识呢
如何跑位,如何与助理交流,如何把握有利无利,都是很难学的
作者:
一生的蓝白
时间:
2008-7-11 23:22
好的期待
作者:
sync
时间:
2008-7-11 23:56
不如实实在在花心思去把系统做得像样些,别像PES2008,发售前KONAMI心气那叫一个高,但发售到全世界之后什么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作者:
msiamd
时间:
2008-7-12 00:05
实况果然是越来越真实啦..连这个都有了..估计快要有球童什么的了
欢迎光临 完全实况--足球迷的家 (http://bbs.winning11c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