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实况--足球迷的家

标题: 关于那个吊射~我发表下我的看法(47楼已成功) [打印本页]

作者: 蓝黑笑笑生    时间: 2007-7-16 23:37
标题: 关于那个吊射~我发表下我的看法(47楼已成功)
本帖最后由 qq0414 于 2012-2-21 03:27 编辑

除了没进~其他都一样

[ 本帖最后由 蓝黑笑笑生 于 2007-7-17 14:34 编辑 ]















1_r2_c1.gif (1.56 MB, 下载次数: 3)

关于那个吊射~我发表下我的看法(47楼已成功) - 完全实况--足球迷的家 - 1_r2_c1.gif

作者: 蓝黑笑笑生    时间: 2007-7-16 23:38
本帖最后由 qq0414 于 2012-2-21 03:27 编辑

又没进~~RP出了点问题:bz58:















xxxx_r2_c1.gif (1.35 MB, 下载次数: 2)

关于那个吊射~我发表下我的看法(47楼已成功) - 完全实况--足球迷的家 - xxxx_r2_c1.gif

作者: 蓝黑笑笑生    时间: 2007-7-16 23:39
其实并不是什么皮吊~~之前我一直搞错了
其实就是个很普通的吊射~~~把力量按大点,加个R2就得了
作者: zxt1222    时间: 2007-7-16 23:40
本来就是这样啊...:bz31:
作者: 蓝黑笑笑生    时间: 2007-7-16 23:42
还让我亲自弄了一回:bz4:
作者: 蓝黑笑笑生    时间: 2007-7-16 23:42
我也进了个伪皮吊:bz31: :bz31:

AAA_r3_c2.gif (1.04 MB, 下载次数: 1)

关于那个吊射~我发表下我的看法(47楼已成功) - 完全实况--足球迷的家 - AAA_r3_c2.gif

作者: 蓝黑笑笑生    时间: 2007-7-16 23:44
看来我还是很有钻研精神的:bz11:
作者: zxt1222    时间: 2007-7-16 23:45
太认真了:bz36:
作者: 蓝黑笑笑生    时间: 2007-7-16 23:47
- -我发的图还是算不错的~~其他全吊飞了
IB射门太软了
下会让克雷上!:bz19:
作者: zxt1222    时间: 2007-7-16 23:54
哦...
这也算是响应号召的挑战贴哦:bz13:

起个名字吧:bz36:
作者: whitneynick    时间: 2007-7-17 00:16
蓝黑很较真哦,我看就叫 真.吊如何?
作者: 蓝黑笑笑生    时间: 2007-7-17 00:24
严重同意LS:bz31:
作者: 蓝黑笑笑生    时间: 2007-7-17 00:25
原帖由 zxt1222 于 2007-7-16 23:54 发表
哦...
这也算是响应号召的挑战贴哦:bz13:

起个名字吧:bz36:

其实一个很普通的吊射而已
姿势不同罢了
作者: yyyh    时间: 2007-7-17 08:58
LZ的签名很可恶
召唤某gui的外脚背
作者: 凯奇叔叔    时间: 2007-7-17 09:13
:bz36:   诶   我把大皮对德国那个R1挑翻出来让你模仿好了
作者: yyyh    时间: 2007-7-17 09:15
翻吧,闲人
作者: konamillt    时间: 2007-7-17 09:16
快翻,我等着看呢,經典的進球我很期待.
作者: 凯奇叔叔    时间: 2007-7-17 09:21
:bz36:  还真难找


作者: konamillt    时间: 2007-7-17 09:22
标题: 回复 #18 凯奇叔叔 的帖子
不錯,眞不賴.
作者: 凯奇叔叔    时间: 2007-7-17 09:24
GILA的RP吊射   真。L1吊射 :bz13:


作者: 小略    时间: 2007-7-17 10:30
真^吊

好狂野的名字。。。
作者: loving320    时间: 2007-7-17 10:59
DING
作者: jing    时间: 2007-7-17 11:15
想lz学习:bz13:
作者: 蓝黑笑笑生    时间: 2007-7-17 11:48
看来我要做个后脚跟L1吊:bz31:
作者: gui77870    时间: 2007-7-17 11:50
:bz16:  脚后跟L1吊我试过两次

在PS2上 :bz16:
作者: 蓝黑笑笑生    时间: 2007-7-17 11:52
:bz49: 那不试了..
作者: zxt1222    时间: 2007-7-17 11:53
脚后跟L1吊还比较靠谱

谁能作出脚后跟高球传中:bz36: :bz3:
作者: 射门裁判    时间: 2007-7-17 12:09
原帖由 凯奇叔叔 于 2007-7-17 09:21 发表
:bz36:  还真难找

http://bbs.winning11.com.cn/attachments/month_0703/20070330_cea826592337e622d32aChu6YmZsOxRM.gif

这种球是外脚背高弧,我用维矣理在右路,小罗在左路都进过。

要点就是左脚打右,右脚打左。 并且在射门前放弃方向键,然后按L1+ 射门要同时按下,按下的同时要拉远上角的方向就可以了。

认为这种球的难度不高,就没有存档。
作者: 射门裁判    时间: 2007-7-17 12:12
楼主的第二张图如果要是用低弧的话就必进了,SHOW没做好啊。雷克巴在左路是打不出永贝里的那个进球的。
作者: 射门裁判    时间: 2007-7-17 12:19
原帖由 凯奇叔叔 于 2007-7-17 09:24 发表
GILA的RP吊射   真。L1吊射 :bz13:

http://bbs.winning11.com.cn/attachments/month_0704/20070430_02e2fea00c02f6dfe978hm4bkSVFeFCc.gif

这个强的!!!!!!!!!还没有敢这么试过。
作者: 蓝黑笑笑生    时间: 2007-7-17 13:00
最新一球~~应该很像了

1_r2_c1.gif (1.6 MB, 下载次数: 0)

关于那个吊射~我发表下我的看法(47楼已成功) - 完全实况--足球迷的家 - 1_r2_c1.gif

作者: gui77870    时间: 2007-7-17 13:03
蓝黑人才啊
作者: whitneynick    时间: 2007-7-17 13:06
蓝黑真牛,感觉比那个球难度还大,射门裁判那个门将出击了,这个要是进了就完美了:bz11:
作者: zxt1222    时间: 2007-7-17 13:12
彻底深入研究了:bz31:
作者: 蓝黑笑笑生    时间: 2007-7-17 13:22
日日日日日日
居然不进...........被阿德补进去的~靠靠靠靠靠

1_r2_c1.gif (598.38 KB, 下载次数: 0)

关于那个吊射~我发表下我的看法(47楼已成功) - 完全实况--足球迷的家 - 1_r2_c1.gif

作者: shiqishidai    时间: 2007-7-17 13:24
我把大皮对德国那个R1挑翻出来让你模仿好了
作者: zxt1222    时间: 2007-7-17 13:25
有点走火了:bz36:
作者: yyyh    时间: 2007-7-17 13:31
深入禁区的高吊球
我只有误操作时才会出
主观上是不使用:bz36:
习惯问题:bz16:
作者: 蓝黑笑笑生    时间: 2007-7-17 13:41
谁TM借点RP给我用用~~~~~:bz4: :bz4: :bz4:

1_r2_c1.gif (611.81 KB, 下载次数: 0)

关于那个吊射~我发表下我的看法(47楼已成功) - 完全实况--足球迷的家 - 1_r2_c1.gif

作者: 蓝黑笑笑生    时间: 2007-7-17 13:41
MLGB:bz4: :bz4: :bz4:
作者: zxt1222    时间: 2007-7-17 13:43
我借你RP一点
作者: 蓝黑笑笑生    时间: 2007-7-17 13:45
你有个毛RP...........................
作者: qq0414    时间: 2007-7-17 13:47
标题: LS
正解 :bz1:
作者: yyyh    时间: 2007-7-17 13:55
原帖由 蓝黑笑笑生 于 2007-7-17 13:41 发表
谁TM借点RP给我用用~~~~~:bz4: :bz4: :bz4:

所以我从来不用
自认RP不够丰富
作者: zxt1222    时间: 2007-7-17 14:03
没RP所以才借你1点
作者: yyyh    时间: 2007-7-17 14:06
我好不容易拿出我的RP期待了一下火箭就:bz4: :bz4: :bz4:
其实我和乌鸦是两个对立的爱好
他支持大热,而我则反对优势方
作者: 蓝黑笑笑生    时间: 2007-7-17 14:33
成功啦~~~~~~~~RP在这一刻爆发了!!!!!!!!:bz16:
方法是:把速度降下来~~然后射门+L1+R2

[ 本帖最后由 蓝黑笑笑生 于 2007-7-17 14:36 编辑 ]

1_r2_c1.gif (1.09 MB, 下载次数: 1)

关于那个吊射~我发表下我的看法(47楼已成功) - 完全实况--足球迷的家 - 1_r2_c1.gif

作者: yyyh    时间: 2007-7-17 14:36
吃便便了
作者: 蓝黑笑笑生    时间: 2007-7-17 14:39
饿死了~~吃饭去,众小弟快来踢馆
作者: 亲亲小园    时间: 2007-7-17 14:40
门将站得真是地方
作者: zxt1222    时间: 2007-7-17 14:41
该门将站的果然够外:bz16:
作者: yyyh    时间: 2007-7-17 14:44
这个角度,我还是倾向于右脚R2射
作者: zxt1222    时间: 2007-7-17 14:45
身位朝内的,R2射效果不好
朝外偏就...
作者: 吾草    时间: 2007-7-17 14:46
俺爱实况
作者: yyyh    时间: 2007-7-17 14:49
原帖由 zxt1222 于 2007-7-17 14:45 发表
身位朝内的,R2射效果不好
朝外偏就...

嗯,我会垂直跑的:bz16:
作者: 蓝黑笑笑生    时间: 2007-7-17 15:17
发最后一个图.........不练了~~MD今天和横梁有约会了:bz12: :bz12:

1_r2_c1.gif (532.2 KB, 下载次数: 0)

关于那个吊射~我发表下我的看法(47楼已成功) - 完全实况--足球迷的家 - 1_r2_c1.gif

作者: italy10totti    时间: 2007-7-17 15:25
lz走的是华丽路线啊 大家是一个师门的 叫你声大师兄
作者: 蓝黑笑笑生    时间: 2007-7-17 15:34
= =你素国米帮不
不是国米帮~俺跟你不是一伙的:bz31:
作者: gui77870    时间: 2007-7-17 15:48
:bz19:   此原理和傻M以及qxt最近那个R9是一样的
作者: jay_xiu    时间: 2007-7-17 15:48
目前吊射 还未完全掌握
作者: qxt    时间: 2007-7-17 18:32
原帖由 蓝黑笑笑生 于 2007-7-17 15:17 发表
发最后一个图.........不练了~~MD今天和横梁有约会了:bz12: :bz12:

呵呵,我进那个外星人之吊前,至少打了十几脚门杠,小角度太容易中柱了,郁闷哦!
作者: 阿呆    时间: 2007-7-18 00:41
没什么意思 一直都能进球才是王道
作者: Rau7    时间: 2007-7-18 09:16
L1+R2是同时按吗?
是先按L1+R2,再按射门?
作者: cs19801023    时间: 2007-7-20 01:19
不是同时按L1+R2,速率不好掌握
作者: jiyong    时间: 2007-7-20 14:16
:bz1: ```漂亮的掉射
作者: yinshaofeng    时间: 2007-7-20 14:33
究竟怎样能够射出这么好的远射啊
作者: 埃德加巴雷托    时间: 2007-7-20 21: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s19801023    时间: 2007-7-25 00:58
我也来说下我的理解,这两天练了下也成功了。

具体操作方式:速度降下来(我用的R2,不是R2停球),然后射门(力度自己掌握),随后按R2,然后在出脚前按L1

从实战角度说下,这种球我们能看到都是内角背踢出来的,踢的是球的下部,然后皮球以高弧度、慢速度飞向球门。

我们知道用内角背踢球的下部,球离脚的距离是要比较近的(如果距离较远的话就成了脚尖的够射,虽然踢的也是球的下部,但是没有这么高的弧度,且速度也会比较快)。我踢球的时候曾经进过一个类似的球,我是说在球场上,感觉提出这样的球突然性还是很大的,一般情况下球员是选择脚内侧撮球,出脚刹那发现大门站位不佳,临时改为吊射,这时会发现把力道收回来的难度很大,因此你不会选择其它的吊门方式,比如脚尖挑球之类,除非有时间调整,这时你只能随机应变,改用内角背踢球的下部,然后,那个球的效果就出来了。
回到实况里面,想让脚离球的距离近,那么必须在跑动中减速;想要用脚内侧撮球,就必须使用R2射门;想要变吊射,那么就必须在出脚之前按L1。。。

总的来说,我觉得刻意出这种球的难度挺高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突然性很大的变种射门;而且,从实用的角度讲,直接射门效果更好。偶尔在实战中把握机会踢出一个这样的球,那是真的挺漂亮的;不过吊射狂刻意模仿的话,这种吊射也是比普通吊射强,恰巧我也是个吊射狂人。。。

不知道说得对不对。
作者: 金鸟王    时间: 2007-7-25 04:25
很普通




欢迎光临 完全实况--足球迷的家 (http://bbs.winning11c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