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实况--足球迷的家

标题: 谈谈突破的一些变化 [打印本页]

作者: jiii    时间: 2016-10-4 23:20
标题: 谈谈突破的一些变化
本帖最后由 jiii 于 2016-10-20 13:57 编辑


这作的突破过人对球员能力是有要求的。
视频里三个进球,贝莱林和张伯伦是一个类型,速度爆发双高,不加速就能迫使防守方加速来追。基本的策略就是先一个不加速的变向,逼迫防守方移动重心,然后马上接一个加速变向甩开防守,等防守追来后可以故意减速卡一下防守队员,同时调整和下一个防守队员的身位距离

卡索拉属于另一个类型,爆发力远大于速度,bodycontrol出色,逆足4,保证内外线变向一样灵活,这个类型属于以慢速接近防守队员,然后在对手即将出脚前加速变向突破,同时利用超高的bodycontrol玩背身绕圈,辅以一定的假动作配合。

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i0334lxtddb&auto=0

先说假动作系统,基本变化不大,动作本身的完成效果和前作持平。但是动作完成后的调整动作太多太碎,低能力球员甚至会发生过人动作后自身的硬直长于被完全晃开的防守球员。动作的操作输入严格了很多,除了挑球和切球这两个明显和其他不是一个类别的操作之外的假动作,都要求先放开L,才能正确输入。放开L意味着完全放弃第一时间变向的可能,所以本作的假动作系统中挑球和切球两个动作格外重要。

普通的盘带操作是有一定的强化的,变向的动作相当连贯。最大的变化在于原本的body balance属性被一分为二,其中body control关系到带球队员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对球的控制能力,此项能力强的队员在以小打大绕身的时候有相当的优势。第一步的起速是唯一被弱化的动作,可以说中前场想起速是相当不容易的事。

前作中bug般的用身体挡住防守球员的突进策略已经完全无效,哪怕是hulk这种90physical contact在带球的情况下也抗不了后卫,更不要说大部分的突破好手physical contact的指数都很低。这样在带球的过程中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再加上ai补位积极,过一不过二这种事就会常出现


作者: djheat    时间: 2016-10-4 23:30
硬直是2017的硬伤
作者: zxt1222    时间: 2016-10-4 23:48
目前的版本还是对持球方不太有利,很多护球动作的风险都很大,更别说摆脱动作了

个人感觉盘带整体的动作半径(尤其是趟球出去的距离)还是过大,很多小幅度动作非要变成硬直

我宁可牺牲突进距离,也要护球效果好
作者: rockkybb    时间: 2016-10-5 00:28
感觉护球时间极短
作者: iamsunpan    时间: 2016-10-5 02:30
rockkybb 发表于 2016-10-5 00:28
感觉护球时间极短

这代阵地战 中锋就别护球了 直接做中转传掉

作者: 文明蒙新    时间: 2016-10-5 08:25
前锋拿球?还是别想了,前插抢点吧!
作者: djheat    时间: 2016-10-5 08:40
一直认为下底传中进的球都是低玩儿干的事儿 今年我终于承认此作只能下底 哈哈哈哈哈
作者: C.Ronaldo【7】    时间: 2016-10-5 09:32
只能多传球,不敢拿球。
作者: 实况好阿    时间: 2016-10-5 10:58
是的,中路突破很难,不知道K社又犯啥毛病了。老是去调整一些本来好好的地方,真是吃饱饭没事干
作者: tihu    时间: 2016-10-5 16:41
就是应该加强防守,不然后卫个个傻子,现实中的梅罗也不是每次都把后卫当傻子过,支持17!
作者: 实况好阿    时间: 2016-10-6 10:01
tihu 发表于 2016-10-5 16:41
就是应该加强防守,不然后卫个个傻子,现实中的梅罗也不是每次都把后卫当傻子过,支持17!

呵呵,那这代能力值决定一切了。能力值低的球员都下底吧,别中路了!反正没戏

作者: rockkybb    时间: 2016-10-6 15:36
其实这点很平衡了 能力低 就是边路的料  中国以前下底是也是很凶的 这带的突破 其实并无减弱 而是ai一开始主防中路 弱队不要一味的打突破中路要 在边路多做文章 多穿插 把中路兵力拉下来 这时中路的突破就不是难事了 我曾在边路来看空挡进过 传中后第二波进攻 就为前锋打开了梅西走廊连李荣浩这样没速度的前锋也 突然小禁区射门成功了 还有就是这代 由于门将反应快乐 进入禁区后尽量打门打 上角或吊射 因为反应快所以门将的中心普遍较低 上角的球门将一般都跳不起来
作者: 实况好阿    时间: 2016-10-7 12:58
rockkybb 发表于 2016-10-6 15:36
其实这点很平衡了 能力低 就是边路的料  中国以前下底是也是很凶的 这带的突破 其实并无减弱 而是ai一开始 ...

也有道理,但不能矫枉过正

作者: rockkybb    时间: 2016-10-7 17:56
其实个人觉得 稍微再弱化一点 头球起跳队员的冲力 就不错了 至少 现在网战时再不会出现两边打出 15 16个球 像篮球比赛一样了
作者: bnm103    时间: 2016-10-8 10:01
原地加速摆脱这一代被废了
作者: deluxe    时间: 2016-10-12 17:46
看视屏双足虚晃貌似挺实用,但这不是superstar吧,SS的AI可不怎么吃晃
作者: rockkybb    时间: 2016-10-12 17:51
djheat 发表于 2016-10-5 08:40
一直认为下底传中进的球都是低玩儿干的事儿 今年我终于承认此作只能下底 哈哈哈哈哈

那你也不是什么高玩 这作的中路渗透依旧犀利 只不过过人要球员有数值 和特殊卡了 硬直还是老毛病 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中路依旧可打

作者: jiii    时间: 2016-10-13 18:26
deluxe 发表于 2016-10-12 17:46
看视屏双足虚晃貌似挺实用,但这不是superstar吧,SS的AI可不怎么吃晃

假动作必须要有连续的试探或者确定防守会上抢时才能做。硬生生的对站定的防守球员做假动作肯定不会成功。视频是最高难度。
作者: qq0414    时间: 2016-11-20 21:13
jiii 发表于 2016-10-13 18:26
假动作必须要有连续的试探或者确定防守会上抢时才能做。硬生生的对站定的防守球员做假动作肯定不会成功。 ...

学习了。。。   原来是这样的。。   

作者: pianojjf    时间: 2016-11-21 00:19
所以说,防守时站定面对假动作收尾时就是上抢断球时机




欢迎光临 完全实况--足球迷的家 (http://bbs.winning11c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