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实况--足球迷的家

标题: 怎么样的真实?兼答r2r2r2.... [打印本页]

作者: mondrovic    时间: 2014-1-14 01:29
标题: 怎么样的真实?兼答r2r2r2....
除了对实况游戏本身的看法,我和你很多观点比较类似,比如实况的销量和授权问题;我是从SFC的ISS开始玩的实况,但我确实不认为实况老玩家就应该被一刀切地分成“拟真”和“爽快”两派。。。在我看来,“爽快”恰是许多美式游戏(在我看来,也包括了FIFA的某些核心理念)一开始所追求的(或说是粗枝大叶)东西(甚至包括那么“优秀“的2K篮球,至少PS3上的2K14,那脸型看得直叫人心碎。。。)而我一直认为,也不断对周围现在为数不多尚在玩主积类游戏的朋友表示:玩过了MGS,GT,还有这么多代实况(尤其是2013)这些日式游戏的细腻以后,就很难再接受美式游戏的那种直接和粗旷的感觉(比如对比一下GT和NFS吧,我上次玩NFS还是10多年前的事了。。。而我至今还将自己过得去的驾驶技巧归功于GT4的细腻”培训“。。。)。我自认为自己不是某种论调中的肤浅爽快流,但我也不觉得实况在严格意义上就应该并已经以真实为最高或者主要追求。

其实我觉得你对爽快和拟真的这”两派“的划分,本身就是个伪命题,至少,我不认为”拟真“是现阶段实况足球最核心的追求,甚至可以说”拟真“对于实况而言,本身就已经有些好高骛远了,类似的观点我说了太多次(似乎却难得待见),1:9的时间压缩,上帝视角+平板显示(我斗胆估计,哪怕是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追求”真实“的实况玩家也不会将player视角当作常用视角吧),6个手指+1个手柄操控11+1,从时间,到视角(且不论其他五官知觉的缺失),再到操控,这几点要素如今和30年前的FC时代有什么根本革新么?这几点要素无论是某一点还是综合来看,哪里又能够与”真实“的足球元素划上等号呢???甚至我还可以大言不惭地说:从我们拿起手柄盯着电视的那一刻起,”真实性“(或者”拟真性“)就已经坍塌消解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现实足球中哪里可能有我们这些足球游戏玩家的”真实角色“呢?在实况世界中,每个小时都能上演无数场皇马VS巴萨;每场比赛之前,玩家都可以轻而易举查看双方全队球员的状态和各种能力细节继而排出最优阵容(甚至还真的知道对方的排兵布阵,甚至我记得不久前的某代,比赛还没踢,就知道本方哪几名球员被对方设置了盯防(彼此彼此),甚至对方还会在开场前最后一刻把被盯防球员换个位置,让我的计划落空,继而双方都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场。。。),比赛开始后,通过全知式的视角(甚至还有雷达覆盖屏幕显示的盲区,还有小X指示落点。。。),时而皮尔洛,时而巴洛特利,时而蒂亚戈席尔瓦,或者通过自由ONE-TWO+R3调度形成一次小范围或声东击西的三人配合,或者还可以把埃夫拉拉去做AI防守(嗯,没错,我很信任2013的AI),自己转而控制维迪奇去封托雷斯的抢点,期间还要考虑手动造越位(或已经赛前设为自动),还有随时切换4种战术的可能。 因此作为玩家的身份,本质上就是一个极为不真实的角色(相对现实足球而言),而在这个基础上,甚至还无法摆脱时间,视角和操控的”抽象夸张“,再去苦求现阶段的实况追求真实或者拟真,本身算不算是某种”实况界“的缘木求鱼呢?


此外我似乎还感觉到此处某些玩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真实或者拟真列为评判标准中的优先项,似乎喊着真实就有了那么一点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我找到了追求真理的方向,所以,凡夫俗子们,滚粗吧。。。“对此,我的确难免表示遗憾却也感到其中所包含的某种不自知的矛盾解构意味,简而言之,就是滑稽性。。。如果要我说,评判一款游戏,别的且不论,如果动辄就是态度或者姿态先行,那么本身就已经离题了,你说呢?


我所理解的实况的真实,或者说,我所理解的大多数玩家(其中也应包括一些对真实表达过深切关切的玩家)所理解的实况的真实,想必其实也并非那么玄乎:更多,更多,更多的真实细节在游戏中重现,从停球的调整,到带球的步点和身体姿态以及动态(以及N个球员之间的动态互动),传球的脚法运用,速度,精确性,射门的脚法,力度,精确性,守门员的脚法,力度,精确性(不好意思,应该是反应,站位,扑救能力。。。看来再写下去真的就要催眠了)等等,等等。但问题是,参考我前面以及以前的以前所提到过的6个手指+一个手柄的操控,这么多的细节细节细节在目前(也就是FC以降吧)的”操控格局“之下,怎么可能去囊括这些细节呢?(且不论,视角和知觉端还存在着的扭曲夸张或者完全缺失的问题)这就像用一个可口可乐的瓶子,去加油站买了500ML的油,跑去给500米外没油的布加迪威龙加油一样,本身不是很荒谬滑稽么?加油站(现实的细节)的油的确很多,很丰富,但你的瓶子(视角,6个手指,一个手柄,一个平板电视)只有那么大,即便换了个农夫山泉的大瓶儿(PS3-PS4),也不过只给能给野狼牌摩托(WE2017)加点油将就跑跑,但布加迪威龙就是布加迪威龙,GT8也弄不出人家的推背感,游戏始终是游戏,要得太多就有些太”浪漫“了。。。至少我们看到在实况2014中(不好意思,我又忍不住提2014了),KONAMI是心不在焉地拿着可口可乐的瓶子,吊儿郎当地把煤油当柴油,往”爆改小野狼250cc“里灌,就已经爆缸了。他们其实是等着过几天换个农夫瓶子,去伺候正牌野狼摩托呢~ 布加迪威龙什么的(真实足球),就别指望KONAMI了,人家是做游戏的,不是造车/足球培训学校,如果真是要锲而不舍地真实足球的感觉,要我说,简单,也不简单:把游戏机关了,自己约上几个身材发福走形的小伙伴,去旁边公园随便踢个十几分钟也比守着实况游戏玩来得更”真实“。退一万步说,实况足球所能追求或呈现的真实,从一开始就已经是扭曲变形了的真实。换句话说,下盘象棋就没必要YY自己是军事战略大师;下象棋(或者围棋),即便其中的确带点所谓的战略思维,但本质上这已经就是象棋/围棋了,而非军事谋略。


自始至终,从ISS及至未来WE2046~我们玩的,始终都还是”电子游戏“,不是么?
作者: LYNYN    时间: 2014-1-14 09:13
虽然个别观点不同,但是LZ写的确实不错,帮顶。
作者: zmaster_zhang    时间: 2014-1-14 10:23
这文笔不错!顶一个!
作者: r2r2r2    时间: 2014-1-14 11:24
依旧是争论,某些观点不同,出发点也不同,意义大么?
还是那句同好讨论比分歧争论有意义~~~~
各得其所自得其乐吧~~~
作者: hellowe112013    时间: 2014-1-14 12:02
写这类文章可以锻炼自己的专注力 挺好的
但是仁者见仁 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玩 很难~
作者: zxt1222    时间: 2014-1-14 13:09
本帖最后由 zxt1222 于 2014-1-14 13:41 编辑

真就是价值取向的不同。
就好比科幻读者,有一大批就爱好硬科幻,所虚构的体系中也必须要自圆其说,必须要以当今的科技现状为严格的参考,要符合目前科学界主流的成果、观点、猜想。

而软科幻爱好者里就有一些人觉得“硬科幻”就是“蛋疼”(按照你的话说就是“滑稽”),都TM已经是虚构幻想的东西了,还要那么严格严肃? 你们TM这是在搞笑么?还真以为自己是科学家?(都光剑了,光剑对拼干嘛还要遵守经典力学?)

虚构的文化产品尚且如此, 更何况“以现实足球为直接参考的足球模拟游戏”
商业“足球游戏”首先有别于单纯的“足球模拟软件”,其“模拟要素”绝不可能占据全部;
而“模拟要素”占据多少比例? 占多少比例会得到更多玩家的青睐? 就是看当前时间段的主流玩家的标准罢了,这是游戏的市场需求问题。

另外,主流玩家满意也不等于所有玩家的满意,以后足球游戏市场的划分可能会更加细。
作者: mondrovic    时间: 2014-1-14 15:48
真就是价值取向的不同。
就好比科幻读者,有一大批就爱好硬科幻,所虚构的体系中也必须要自圆其说,必须要 ...
zxt1222 发表于 2014-1-14 13:09



   没错,2014发售前,KONAMI做宣传的的确说过他们更倾向于考虑“硬核玩家”的体验(即便此硬核非你所指彼硬核),我斗胆估计,按照自己从一而终的实况历程,再不济,或许也可以算小半个硬核玩家。但同样,此硬核非彼硬核,我不认为按照现目前的技术能力,KONAMI SPORTS最”硬核“的追求是在对真实性的刻板还原(实际上,他们也没有能力和商业动力去刻板还原,关于商业动力这点,同样的,我不认为任何正常的电子游戏玩家应该或者有理由摒弃游戏性的追求,所以。。。)。所以我想说,虽然我觉得某些终极硬核追求流的想法(至少在现阶段),有些滑稽,但我从不觉得某些程度的写实性就可以完全不顾了。因为我从一开始就不赞成“拟真”和“爽快“的对立划分,这样的伪命题我已经指出了,再去遵循这样的思路来讨论,本身就已经是姿态或者立场先行了,这是我觉得在讨论中不可取的。
我提炼一下在原文中的主要观点吧:1.硬核真实性,现阶段无论从游戏方式还是技术能力来看,要去追求都有些力所不逮(看看2014的慌乱吧,就看看2014的R3吧。。。)。2.大家对真实的述求,从理想角度看,都八九不离十,所以没必要守着”真实“喊出某种优越感或者等级高下之分,这就是我所谓的立场先行。我觉得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年以来),大家的很多观点和讨论,都在2上纠缠,要么是在人为划分某种其实并不存在的对立,要么在纠结怎样的”真实“才更”真实“,或是你要的”真实“有没有我所追求的”真实“更高级之类的讨论。但我认为不少玩家对于1的认识,似乎有些过于想当然了,或者有些一厢情愿了,甚至根本就完全习惯性地忽略了。我之所以扯农夫山泉和布加迪威龙的例子,无非就是想说:菜点多少,还是得看自己的饭量,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无异于YY;YY无罪,但是YY当真,YY还Y出了优越感,就有些滑稽了。还记得之前某些不甚愉快的,关于”大前提“的讨论吧?我想说,上次的”大前提“,或许还可以说是我的兀自妄想,但上面的1,我认为是一直就存在的”实况足球游戏大前提“:不真实的玩家身份,1:9时间,6个手指,一个手柄,平板显示,这些大前提在现阶段无法去改变的情况下,根本上就已经给2的某些追求和讨论定下了基调:任何对真实的追求,本身就已经是基于某种夸张,扭曲甚至缺失的非真实大前提之下。这样一来,如果依旧要走类似于”硬核科幻和软核科幻“的划分,是否有些过于不食人间烟火了呢?或者说对于不少意见不同的玩家,即便你们不认同我的观点,但你们能够否定或者背叛客观存在的1中的那些前提要素么?你们能够跳出自己的玩家身份么?能够把一场实况比赛时间变为90分钟么?能够一次性用到8个手柄来操控么?能够获得现实中皮尔洛在中场的那种主观视觉和知觉感受么?能够去体会到于大宝和贝尔对于临门一脚拿捏的差异么?能够体会梅西和武磊停球时的不同技术拿捏么?我斗胆也可以帮你们回答了:NO, ”WE“ CAN'T(还挺双关的)。


因此也正是有1这个大前提的缘故,我也才一直”断言“真实性对于实况足球,不应看作是最主要的追求。那么反过来想,我认为大家应该关注的是什么呢?或者说基于1这个相对比较客观的大前提之下,我觉得可以推导出的一些对实况游戏的追求(无论对于KONAMI还是玩家而言)应该是什么呢?借用你的体系一说,如果有兴趣再去细查一下2013及至2013和2014在整体性和体系性上的差距,其实也就不难想到了。简而言之,正如我曾经所说的那样,我希望游戏性和写实性兼备,(对战乃至人机的,这点我觉得2013做到了)平衡性和完整度能够有相当的高度(同样,按照我的”个人喜好“,请参见2013)。


原文中,最后那句,及至前面的象棋围棋,也在阐释一下吧:既然是对着电视拿着手柄玩电子游戏,也就不要羞于面对游戏性了吧;甚至即便日后的游戏对真实性能有更高的追求,只要还是游戏,那么游戏性的述求永远都应高于真实性(更何况是有些遥不可及的真实),这也是电子游戏性质上的”大前提“。
作者: xingyuanruci    时间: 2014-1-14 16:16
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玩 很难~
作者: mondrovic    时间: 2014-1-14 16:23
依旧是争论,某些观点不同,出发点也不同,意义大么?
还是那句同好讨论比分歧争论有意义~~~~
各得其所自 ...
r2r2r2 发表于 2014-1-14 11:24



   我不觉得自己的这些观点就应该被粗暴地划分到”争论“的范畴,我一直觉得论坛就是一个交流不同观点,获得认同或表达不同意见的地方。至少我不觉得自己在立场和态度上有任何的先入为主,也不至于武断地用”真实“去表明某种程度的优越感。我所做的,只是想整理一下自己以及大家一直以来对实况讨论的某些思路,甚至你也可以说我是想搭建一个彼此能够认可的交流平台,即便前提是我反复提及的”不真实的游戏方式“,但这样的前提,本身也是客观存在不应忽视的吧?
作者: r2r2r2    时间: 2014-1-14 16:43
我不觉得自己的这些观点就应该被粗暴地划分到”争论“的范畴,我一直觉得论坛就是一个交流不同观点 ...
mondrovic 发表于 2014-1-14 16:23



   论坛确实是用来交流的平台,推崇13就找相同观点享受13,青睐14就找同样人来玩14~~~~有分歧自然就会争论,当然通过这种是否承认与不承认的“争论”也起到了各自找到各自观点一致的人(这点能算有意义吧)~~~
我说与其这种“争论”不如各自研究自己偏爱的那款WE或是FIFA,来讨论些技术,战术来的有意义~~~
套用你的话~各自去体现“优越感”真的有意么?~~~~
观点,理念,理解不同,对立方(强硬措辞可能又不太恰当了~~可以理解为意见不同者)视对方观点SB(我又强硬措辞了,其实观念不同的也是视我观点SB,这很正常)
不在一条线上咱就不聊了~~~~只会伤和气,
不如同好聊聊玩玩(我也仅仅是这个个人意思,也不是要限制言论,我也没这个能耐)~~~
作者: mondrovic    时间: 2014-1-14 17:01
论坛确实是用来交流的平台,推崇13就找相同观点享受13,青睐14就找同样人来玩14~~~~有分歧自然就会 ...
r2r2r2 发表于 2014-1-14 16:43


我想说,我没觉得自己展示过任何优越感,如有,请明示;至少我没有一开始就展现出某些”真实派“或者”全手动“所流露的那种优越感。甚至可以说正是此处的某些玩家所展露的优越感才是我发表某些观点的出发点,因为我觉得他们从态度或是观点的严谨性而言,都有些站不住脚。

我从不认为有不同意见就应该视对方为SB,我认为在论坛里向持不同意见的人表明自己的观点,一为权利,二为交流,不必敏感到动辄便生出势不两立的情绪。


关于2013和2014(的对比),从我最初的回复,到现在,其实都在刻意回避,至多也就是蜻蜓点水地带一下。因为我前面提到的某些自认为算是客观存在大前提,我认为无论对2013或是2014,甚至对整个实况系列,乃至电子游戏本身,或许都是适用的,也是不应该去忽视的。其实这点是我更为看重的,但恰恰却看到大家在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些的”非真实“前提,如果说这样的前后不一,自相矛盾的场面让我体会到了某种滑稽感继而产生了某种不自知的优越感,那么,就怪我有些太不解风情了吧~
作者: r2r2r2    时间: 2014-1-14 17:23
我想说,我没觉得自己展示过任何优越感,如有,请明示;至少我没有一开始就展现出某些”真实派“或者” ...
mondrovic 发表于 2014-1-14 17:01



   之前看过你13顶峰说法(至少现阶段你这么认为)这也就是某人提到你的偏执,在那人眼里是不认同的,这也是他的偏执~~我在14初期网战极其糟糕情况下也曾一度有回13的想法,但单机我确实觉得他要优于之前的版本,随着网战的改善自然也就不再回13了~~
但14的任意球角球那根线我仍旧认为是倒退看见那跟线我就想起FIFA(这也是我的偏执)~~~
这些善意争论(讨论)可能还会继续,估计会持续到都认同的版本出现吧~~我只是觉得他意义不大~倒是能消磨一些上班无聊时间~~~

可惜我是不会回到13了,如果你还玩14的话都到真想切磋下呢~~~~~哈哈~~
作者: mondrovic    时间: 2014-1-14 17:42
本帖最后由 mondrovic 于 2014-1-14 18:05 编辑
之前看过你13顶峰说法(至少现阶段你这么认为)这也就是某人提到你的偏执,在那人眼里是不认同的, ...
r2r2r2 发表于 2014-1-14 17:23



   13的巅峰说,是基于对本世代2008-2013乃至整个实况系列的一个考量,尤其是11-12-13这么三代雕琢下来以后的体会,更有甚者,其实也是和2014两相对比之后的感受。我没有把2014看作本世代的作品(毕竟已经借用了跨世代的引擎,且拖本世代主机技能了),但明显2014也不是次世代的作品,因此我一直觉得2014对于KONAMI而言,战略意义(技术拓荒)大于游戏性本身的实际意义。对于2013的巅峰说,我从来没有任何的优越感吧,毕竟又不是我一人玩过2013且依然在玩2013。。。我自认为这个巅峰说的结论并非空穴来风,更何况即便我意下是”前无古人“,但和各位一样,依然是期待”后有来者“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不认为自己是偏执的)。当然,我个人对于PS3整个平台的实况体验感受,现在觉得自己从2009-2013每年300块X5+价格浮动+邮费=1800+的花销,但其实也就正经地玩到了2013一代”好实况“,而且经过了11-12-13的挤牙膏以后,我觉得KONAMI的N年磨一作套路也算是显而易见了,这样接近一个主机费用学费和挤牙膏套路以后就正儿八经玩了一款实况,我自然会对此后的实况作品抱有相当的谨慎态度。

至少如果你体会过了11-12-13的”渐进“,真的能够奢望2014能够立马开天辟地么?所以我想说,我同样期望次世代的实况能够后继有人,甚至正是KONAMI对末代实况的这种战略性冒进(参考一下WE5和2008都在新主机上将首作做实验的手法吧)和背后的”提前跃进式“逻辑,我对次世代的实况恐怕反而会比很多纯吐2014的玩家更为乐观。但无论如何,有了2008-2013的前车之鉴,于请于理,或者于自己的钱包估量,我觉得大家应该更多一些耐心,也必须多一些耐心;实况的春天,来得会比2014玩一些。

其实我也在想,和你碰碰2013感觉会是怎样,要不你将就我一下吧(2014我都没买),空了约约:mondrovicc(两个c)-----------------------------------------------------------------------------------------------------------

PS. 关于2014任意球那根线的”偏执“,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在我看来,这个根线,和2014对R3功能设置的改动,以及手动射门(以及手动THRU)的推出,背后所遵循的逻辑都是相似的:要变,要创新。但同样,这根线,和他们R3的改动和手动射门/传球一样,都犯了一些”形式主义“的错误,也就是说,如果完整地推导一下其背后的逻辑和隐藏逻辑,恐怕就是:要变,要创新,即便眼下结果的效果不严谨,甚至会画蛇添足,弄巧成拙,但至少让一些玩家看到我们变了,至于变得好不好,合不合理,眼下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顾及了(因为2015及以后的次世代平台的”正作“才是我们的真正重点,甚至这些不甚严谨的创新,也可以试探玩家的反应,这是我们以前一直没有机会和胆量去试探的)。我以前说过,从KONAMI对次世代作品的战略部署角度看,2014的实验性,是可取的,甚至是具有前瞻性,吸取了前两次换代的教训的,尤其是在我没有为他们支付R&D费用的时候;但对于大多数掏钱购买2014的玩家而言,我觉得是不公平的。最前面我提到过日式游戏的细腻,其实我还想说,2014这样的作品,其实不光有悖一个游戏公司的商业道德,甚至也有悖于一个日本企业的理应坚持的精益求精的传统。
作者: r2r2r2    时间: 2014-1-14 17:53
本帖最后由 r2r2r2 于 2014-1-14 17:57 编辑
13的巅峰说,是基于对本世代2008-2013乃至整个实况系列的一个考量,尤其是11-12-13这么三代雕琢下 ...
mondrovic 发表于 2014-1-14 17:42


呵呵,那还是等15吧,14的节奏跟13变化有点大,即使我回去也是不适应了(其实我每次WE更新都适应的很慢,倒是这次14很快适应了)~~PSN回头先+上~~~
我也不会否认13在14之前的地位~只是个人更觉得14的改变是我想要的但不是大部分WE老玩家想要的~~
相比你对WE的乐观我倒是更加悲观了呢~~~~~
WE死在哪年基本也就是我放弃足球游戏的时候了~~~~~~~
作者: Z    时间: 2014-1-14 18:08
何喷,你用的什么输入法?我很好奇,每次都能打一大段。

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可以把别人埋了。:bz1:
作者: r2r2r2    时间: 2014-1-14 18:17
本帖最后由 r2r2r2 于 2014-1-14 18:29 编辑
13的巅峰说,是基于对本世代2008-2013乃至整个实况系列的一个考量,尤其是11-12-13这么三代雕琢下 ...
mondrovic 发表于 2014-1-14 17:42

关于14仓促推出和有料实验板对玩家的不公,其实我以前也说过,迫于FIFA的压力,1年1作的节奏不抢占市场也许会流失更多玩家,仓促上市也是会流失,这就得看K认为哪种战略更值得了,出始的网战拖慢,真脸和1.6落后日版N久,包括3滴重启~~~~这些确实是对玩家有些不负责,但之前讨论的是WE本身的进化,这些都算是游戏以外音速了~~~
我觉得那根线多余,其实任意,角球,(包括点球那个圈)靠L3控制弧度(射门方向)都是变革,这个设定我觉得是从NBA2K那里的来的灵感~~
最初2K在DC上靠L,R键的按键力度去控制罚球,到后来通过推L3,R3的力度来控制,都比EA的NBA靠上下,左右按球位置要来的更具拟真感和不确定因素,
回到14来说,这根线确实处理的不严谨,这种L3控制高度,弧度如果没这根线确实实现不出来,但怎么把它做的更严谨也许K也没想出来吧~~~也许以后会修改进化这个,也许会废除推出新的(像之前那种上帝视角的点球)~~~
作者: madog1980    时间: 2014-1-14 19:08
回复 13# r2r2r2


   哈哈,你说的某人偏执可不一定妥当呢。从头到尾就没比较过2013和2014,只是就事论事的谈2014的好处。同时也没忽略2014的问题。但是某人一看到人家说2014就要拿出2013神作怎样怎样好。其实这样的论点本身没什么问题,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事情。但是一旦讨论就大段的文字,再加上大段的ps,再把自己的文字装饰上各种颜色,其中还有各种括号各种转折各种比喻。你真是个脾气好和耐心好的人。反正我看了这样的文字就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这个吐,是真正的吐。
   我看帖的时候,我老婆随便看了看某家的发言,她并不清楚这件事的前因后续,也不知道谁代表什么观点,也不知道谁是谁。她的结论就是:1,某人说了大段文字,其实并没有明确要表达的一个意思,思维看似缜密逻辑,其实非常混乱。大部分看的人是不会知道他在说什么的,除了他的脑残粉。2.论证越多,越没有力量,说的多并不表示说的在理。越用各种颜色各种字体,越让人没有想看的愿望。越没有让人信服的力量。3.文如其人,也许某人就是个写意派的人。现实中可能没有多少可以说话的地方,或者周边的人很少有理解他的。抱歉最近看福尔摩斯看的比较多,顺便来了点心里分析。
作者: mondrovic    时间: 2014-1-14 19:25
何喷,你用的什么输入法?我很好奇,每次都能打一大段。

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可以把别人埋了。
Z 发表于 2014-1-14 18:08



   还能用什么输入法。。。未必还是英文输入然后转谷歌翻译。。。埋人不是目的,能把事情,把道理说清楚才是目的。
作者: mondrovic    时间: 2014-1-14 19:26
本帖最后由 mondrovic 于 2014-1-14 19:58 编辑
回复  r2r2r2


   哈哈,你说的某人偏执可不一定妥当呢。从头到尾就没比较过2013和2014,只是就事论事 ...
madog1980 发表于 2014-1-14 19:08



   不好意思,连你老婆都叫上了,你要真有自信还需要一个不会玩游戏的妇人来为你撑腰么?此外福尔摩斯如果真玩实况,估计他看到某些人费尽心思去研究2014如何防各种大小飞机(无论是各种大小飞机,还是各种防大小飞机的方法,真实么?高过2013么?),完了还咬死不放吹14多好多妙多真实,你觉得福尔摩斯会怎么想,怎么看?要知道,BBC的SHERLOCK可比我要刻薄多了。而且BBC的SHERLOCK骂人那也真是一个脏字都不带的,水平也比我高多了~
真是的,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分量就来玩什么心理分析,虽然都是M字辈,老兄好歹你也取个稍微上得了台面的ID吧,文如其人是否成立我不知道,当然能能博贵夫人一笑,我也可算欣慰了;但话说回来,他们倒是喜欢调侃说人如其名,所以MADDOG什么的,你这又是让大家看了情何以堪呢?
作者: mondrovic    时间: 2014-1-14 19:47
关于14仓促推出和有料实验板对玩家的不公,其实我以前也说过,迫于FIFA的压力,1年1作的节奏不抢占市场也 ...
r2r2r2 发表于 2014-1-14 18:17


我个人是完全能够接受N年一作的,前提是2013或者WE10这样的成熟的品质,以及(不可能的)每年及时更新球队和球队阵容。

但现实情况是不可能的,实况和FIFA其实遵循的根本商业逻辑都是一样的:每年一作那么每年都有销售,哪怕是修修补补又一年,双方,尤其是实况,都不可能潜心地花2-3年来雕磨一作然后去等待一个未知的销量爆发。实况在这条无法回避的商业逻辑上,至少从2007年到2013年,走得有些方寸大乱了。FIFA呢,我想说,他家的游戏,他家的任何一款运动类游戏,在我看来,都没有达到过哪怕是WE10或者2013的细腻度和完整度(比如FIFA的人物建模和球场搭建。。。什么水平明眼人都是一看便知),但FIFA有一点做得非常好,就是产品的品质把控和市场营销,即便是每年挤牙膏,即便脸型制作依然不入流,但是每年都有梅西等一大波巨星来造势,而且不会有太多太明显的品质问题,对于绝大多数冲着授权和名字而去的玩家而言,足矣了。KONAMI对2014的品质把控,简直有些为人所不齿了,没看到他们差点连脸/脸型都不要了么。。。此外12-13请C罗,今年一个代言人都没请,从营销角度看,其实很明显,他们已经战略性地放弃了2014了,为何?如果乐观点的猜测,无非就是等着2015来发力。所以我前面一直也说,次世代的实况,或许可以乐观期待~
作者: 绝版无码    时间: 2014-1-14 21:30
观念不错,码字不容易,支持~~
作者: zxt1222    时间: 2014-1-14 21:31
本帖最后由 zxt1222 于 2014-1-14 21:41 编辑
没错,2014发售前,KONAMI做宣传的的确说过他们更倾向于考虑“硬核玩家”的体验(即便此硬核非你所 ...
mondrovic 发表于 2014-1-14 15:48

说白了,硬科幻和软科幻爱好者都是普通读者、普通爱好者、都是YY爱好者,都是在想办法自娱自乐、满足自己。
没有什么天然的优劣之分,各自有各自的作用和受众,不论谁对谁有优越感都是很没必要的。
(但也别到另一个过于敏感的极端上,以至于正常的讨论都会引发“对方是不是在晒优越?”这样的猜测。)



另外“羞于”的问题上,我觉得所有科幻爱好者都不会羞于提到“虚构”、“YY”的本质  (等同于“游戏性”)
但是很多爱好者会羞于“低水准的设定”

至于什么算“低水准”?每个人心中的标准是什么? 这才是目前在争论的核心
作者: mondrovic    时间: 2014-1-14 22:08
说白了,硬科幻和软科幻爱好者都是普通读者、普通爱好者、都是YY爱好者,都是在想办法自娱自乐、满足自己 ...
zxt1222 发表于 2014-1-14 21:31



   如果非要继续借用你的软硬科幻一说,那么我依然认为对于实况而言,无论是软硬核的取向(如果真有这么明晰的划分的话),我前面所列举的游戏方式的“非真实”或“扭曲再现”的前提,依旧是两派或者N派,或者我斗胆估计,任何一个游戏玩家本来就已经接受了的(即便或许他们并未意识到,甚至刻意无视),这么一来,我倒觉得某些讨论似乎可以进入这一前提之下以后再去梳理和展开,恐怕也更具说服力,至少也更少一些自相矛盾和自我消解的意味。


关于“羞于YY”,您还别说,我感觉似乎有那么一些个玩家,还就真的羞于承认自己“拿着手柄盯着电视就是在YY”这一本质,至少我感觉,某些把真实吼得最凶的玩家(我也不知道这么吼有什么意思,就像你天天吼天下大同,共产主义一样。。。有些过于教条主义了)似乎非常介意玩游戏玩出了游戏性,爽快性,其中倒是生出了某种极端化的修行倾向(比如罗列2014各种飞机流派以及反各种飞机的方法,云云。。。)。我始终不明白,本质上就是找乐子的事为何非要弄得这么严肃甚至是自虐。你又说2014真实,但又要绞尽脑子去用各种不太写实的手法去对抗各种不真实的一招鲜,这本身究竟是在闹那般?如果你要真实,显然2014也不是最好的实况选择(数数历代实况的BUG,2014如果只能排第二,哪一代能当第一呢?);如果你不是把真实作为最主要的述求,那么显然2014依旧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这也就是我所谓的某种姿态先行,且不论这种姿态是否合理,某些玩家似乎一来就已经给自己登记了一个标签,然后一叶障目,盲人摸象一般地看到某一代似乎步点更紧凑了,调整更丰富了,便死拽住不放了,但是那守门员的AI呢?防守的AI呢?操控设置的合理与否呢?似乎也完全可以忽视了。到最后对于某个别玩家,也就只有沦落到搬石头砸自己脚的地步,甚至不惜搬出妇人之道来抨击我的文风,及至还要顶个“疯狗”的ID来做心理分析,我说,那位兄弟,你不是真的动物油脂摄入过多导致大脑运作迟滞了吧?
作者: r2r2r2    时间: 2014-1-14 22:59
这帖子越来越没意义了~~~~~都开始人身了么~~~~~~~~~
那我也没什么可回了就~~~~~~~~~
作者: 狂涂    时间: 2014-1-15 15:22
那么热烈我也来插一脚

我比较支持R2的观点

对于M兄的2013是目前最好的实况持不确定态度

2013的总体感觉就是控球太强,传球太准,虽然15分钟浓缩比赛,但2013那么准的传球精度,那么快的出脚速度,那么好的控球技术这一切一切还是和真实足球背离的太远,可能依照目前的制作水准,电脑运算的机能,还无法做出拟真度较高的足球,但这一切显然不是终点,是可以改善的。

于是2014推翻了
就目前玩到现在,个人觉得K社在2014缺乏的是足球游戏的灵魂
简单说,K社都没弄清楚,2014里所想表达的足球理念,目前只是把基本的碰撞系统,足球运行计算等要素做了出来,但AI的进攻防守跑位,协作等几乎只完成30%不到,所带来的结果就是游戏没有灵魂,缺乏主的指导思想后,各种BUG层出不穷,根本无法一一修正,即使花力气去修正,也没有大方向,顾此失彼。

希望K社在2015出来前,好好反思。。。
作者: Z    时间: 2014-1-15 22:31
目前最好的实况就是WE4,没有之一。
作者: mondrovic    时间: 2014-1-16 17:51
本帖最后由 mondrovic 于 2014-1-16 18:22 编辑
那么热烈我也来插一脚

我比较支持R2的观点

对于M兄的2013是目前最好的实况持不确定态度

2013的总体 ...
狂涂 发表于 2014-1-15 15:22


对你的想法,结合本论坛新近显现的某些高深分析,有两点看法:

1.眼下已然已是本世代主机的尽头了(GT6我都“舍不得”买了,看了2014的FOX表现,MGS5我更是不准备考虑在PS3上玩了),2014的体验各位也有数月了,为什么还不能确定自己心目中的一款本世代乃至是截至本世代,最优秀的实况作品呢?无论是13,或是11,更或是14,只要是自己的体验和分析推导出的结论,总比模棱两可欲言又止要好吧。我觉得作为游戏玩家,有时候不妨“天真”一些,回到相对原初的游戏状态,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的时候,我看可能都比眼下此处某些玩家更能直接体会到游戏的乐趣或无聊,也不需要借用某些海外高端骨灰级玩家的N张图片+文字详解才能体会到蛋糕和切糕的区别。。。切糕,那摆明了是坑爹的,实在无需翻来覆去地舔尝再加自我催眠最后才能勉强得出一个“切糕变CHEESE CAKE的一天即将来临”这样看似先知的空洞论调。CHEESE CAKE总会有,就像共产XX总会实现,基本属于大家都不好意思去拆台的美好愿景,更何况人类都从亿万年前的单细胞生物进化到眼下四肢齐全的高级动物(虽然依旧只能用6个手指玩主机游戏)了,共产XX又算得了什么呢;至少2013已经把K社的手艺和眼界展露无疑,就像眼下北欧诸国已然部分迈入共产阶段一般,非得指着切糕去展望未来,好吧,就算是某些人缴了300多块会员费的权利吧。此说法纯属指桑骂槐,欢迎某些天赋秉异,兼具娱乐性和戏虐性的玩家自行对号入座。




2.关于K社反思与否,作为没有购买2014的玩家,我觉得自己“维权”的动力会小一些;但作为一个从SFC初代玩过来的玩家,体验过了他们这么多年各种折腾和自我折腾的套路之后,我想说,对于2014,他们战略上的反思必要性要远大于他们技术上的反思必要性;但反过来说,也正是从P3-P4的战略过渡角度看,2014才有了一些存在的理由(不妨就当他们是舍军保帅吧),只能说作为玩家的卒子也一同舍了,这点有些“太不人道”了。。。但话又说回来,玩游戏并非站队,也不是烧香拜佛,没有谁逼迫你每年非得进贡300多块,甚至人家信佛的,好歹还算是花钱消灾;实况隔三岔五地让人花了钱还不痛快,完了反复掏钱的人自己还不学乖,这又能怪谁呢?我前面说,玩游戏的时候,不妨天真点,但我可没说你掏钱买游戏的时候也必须像小学生买港台四大天王山寨产品一样地天真,更何况08-13,好歹请了梅西或者C罗两大天王来走走穴,但2014封面连个人影都见不到,而里面差点连脸/脸型都不要了(球场也只有5个?有SFC时代多么?),KONAMI分明是让KEI MASUDA亲自上阵来赌人品了。作为商品的2014,本次营销预算基本就限于请制作人自己上台来吼的“零成本”了(对比下2013一系列的宣传投入吧, VIVA PES还记得么?虽然也是在吼,但好歹是带着C罗再吼,当时的底气和自信还是有那么一点的),由此不妨也可以揣测一下2014其他的相关研发费用乃至人力投入会有多低?低去哪儿了?自然还不是留给次世代了。。。我看到某些实况玩家,玩游戏的时候,俨然拿出了李政道研究原子弹的态度,但是掏钱做关键的购买决定的时候,似乎只有黎明小学粉丝的智商,甚至还要再去补一张郭F城的玉照来收藏才能心安。原本是人选游戏玩,变成了游戏逗你玩,这究竟是要闹那般?咳咳,那些免费下载了拿PC做高端研究的玩家,你就私底下偷着乐吧。。。



相对你前面说的“推翻”逻辑,我更愿意将2014及至次时代平台的实况系列作为他们拿出的一管新的牙膏,或者说一车新的切糕还要更为贴切一些,上车切糕终于到2013卖得差不多了,2014的KONAMI刚把新一车切糕(还带“狐味”的,可能是要比前一车高级些)塑料布揭开,刀都还没磨利索,大家非要急吼吼地冲上去挨宰又是何苦呢?所以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某些一开始把2014吹上天的玩家,乃至某些粗口爆去KONAMI SUPPORT要说法的玩家,一谓不长记性(是的,上车切糕我不也跟着挨宰了么。。。);二来过于浮躁骚动:既然总归都是一车车的切糕,你先把上一轮的好好回味一下不行么(好歹最后终于还有点蛋糕味了),非要像二师兄一样“囫囵吞糕”,然后瞅着新一车还多了些个“狐味樱桃”便立马凑了上去,最后惹得满口腥味立马又举起钉耙作砸场状,要知道,既然是新增口味,人家必然也需要花点功夫来调配下口味,人家宰人的刀都没备好,二师兄们就这般恼羞成怒又是情何以堪呢?既然你掏钱的时候都这么潇洒干脆义无反顾的,末了不爽,就不能潇洒地当是吃了顿饭,打了场麻将一样一笑而过了,反而非要弄到举起钉耙的地步,要我说,这恐怕根本比2014里面各种大大小的飞机来得还要浮躁和失态一些,甚至修炼全手动也无济于事,你说呢?此种说法,同样算是对某些玩家的含沙射影,如有伤及无辜,敬请见谅~
作者: r2r2r2    时间: 2014-1-16 18:08
本帖最后由 r2r2r2 于 2014-1-16 18:16 编辑

真要论飞机的话~~14,13,12根本是谁也甭说谁~~~全那样~~~谁也没比谁强~~12的MLO架空的某双95速度其他全白的多少人再飞,梅西C罗带球一路狂奔~~13的后场角地面直塞穿透中场和后防(N个防守人全看着)~~14的吊门,门将和前锋的第二反应迟钝~~
哪一作都有优缺点,哪个优缺点也不是说说它就不存在了~~~
作者: mondrovic    时间: 2014-1-16 18:14
目前最好的实况就是WE4,没有之一。
Z 发表于 2014-1-15 22:31



   PS2的时候看WE4都觉得画面有些太“凄惨”了,前段时间看了一个实况FIFA回顾的视频,里面那些PS2,乃至PS3前期实况的画面和脸型,同样已经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了。WE4在当时给人的那种“实况感”(远景画面的色调,光源,球员的个性特征,现场的声效,解说的投入度,还有一些操控上的特写化处理,比如45度的斜吊,还有劳尔的凌空),确实很“脱俗”,有点类似于PS时代的ACE COMBAT,用相当有限的技术抓到了一丝让人心动的现实碎片神韵。
但无论如何,单从画面上看,PS乃至PS2时代的实况,短板确实太过明显了。
作者: mondrovic    时间: 2014-1-16 19:25
本帖最后由 mondrovic 于 2014-1-16 19:28 编辑
真要论飞机的话~~14,13,12根本是谁也甭说谁~~~全那样~~~谁也没比谁强~~12的MLO架空的某双95速度其他全白的多 ...
r2r2r2 发表于 2014-1-16 18:08



   其实是这样的,我不想伤及无辜,但是对于某些玩家的态度,尤其是急吼吼地掏了钱夸好的,事后又跑去发EMAIL骂娘的,不是太能认同,有些话算是有感而发。
   关于每代的BUG或者一招鲜,这些都是必然存在和难免的,我即便说过自己觉得2013是实况系列(含2014)“最好”的一作,但我从没说过2013就是完美无暇的一作。“最好”的概念,我前面都加入了本世代或者“历代”(但非断代)的背景限定,说明我也是用相对的,比较的眼光在找这个最好,而非用绝对完美的标准去衡量“最好”。或许在这点上,还存在一些中文语义和语境的理解问题吧。

  既然有了相对和比较的概念,那么我觉得可以,也应该去对比一下在这种相对不完美条件下,各代的相对优劣性,而不是动辄就拿“各代都有BUG或一招鲜”将机械化地把每款实况的优劣都抹煞了,否则,如果按照这种“无差别,无高下”的逻辑,大家又何必每年或者每几年都去买新作呢?甚至我可以说,对每代新作(甚至其他系列新作)最为期待的玩家,分明就是持着“必然有高下,必然有(好的)变化”的观念去掏钱的(再不济,哪怕是每作阵容的更新,都算是变化,否则我很难理解购买实况玩家孜孜不倦的追新精神了,包括我在内,同样也持这样的观点,不过我会把这个变化和提升的过程看得相对更曲折,更谨慎一些罢了)。所以从这点来看,我觉得R2兄你有些自相矛盾了。

  那么如果要回到相对和比较的范围来看待各代的高下,且不论R3和身后(或者2011的3O)这种“具体问题”,我觉得可以从相对更为直观和整体的角度去大致体验和比较,比如,1.可以列举一下各代BUG的数量多少:如果说13,14都有“身后问题”,但至少没有守门员反应问题吧?没有防守AI的不作为问题吧?也没有主机卡顿乃至死机的问题吧?等等,等等。至少我觉得于请于理来看,2014的BUG数量,在历代实况中看,真的可以说是最多的了。

2.其次,看过了数量以后,再来看看“质量”吧,也就是每代各种BUG对游戏体验影响关键性,如果说按照你的理解13,14的身后都持平了(其实并未持平,我后面再说),那么同样,14的门将低级反应呢?远射的基本失效呢?吊射的过于高效呢?单刀的“无能”呢?防守AI导致整个防守操控理念和体系的倒退呢?R3对抗的鸡肋性呢?(伊布不用R3就该被博内拉挤掉么?武磊用了R3就可以扛住3年前的普约尔了?,这种相对客观和显见的身体对抗有必要非要从后台的数据对抗转为玩家事必躬亲么?这难道不算是画蛇添足么)然后因为R3的对抗设置导致的R3调度的大倒退呢?(虽然貌似只是多了一个L1, 而且还具备了指哪儿打哪儿的明确性,但在14实战中,无论攻防两端,R3调度相比13的便捷性和实际准确性的倒退,还需要辩驳么?对于整体操控的自由度,尤其是换人或者找人的自由度影响,恐怕远比一个L1键要更为深远吧?)

3.关于13和14的身后,结合前面的R3调度变化,乃至防守AI的变化(或说倒退),其实在两作中的效果和“可防守性”恐怕也是有差别的吧。14的身后,因为玩得不多,我自然木有什么发言权,但是从某人另一贴所总结的各种大小飞机和各种防大小飞机的手法,貌似从防守性上来看,一点都不算低吧?而2013中,我觉得身后只能算是相对取巧的打法,绝对还没有到可以多数时候秒杀对手的地步,主要原因其实就在于R3的防守调度的直接性,乃至结合AI防守能力以后所能搭建的相对链式和“预判式”的防守体系(其实也是2012开始刻意引入的,我说实况系列是卖切糕,挤牙膏,最大的体会就在于12-13的2X差别,分明就是压箱货最后出的套路)在大多时候,是可以轻松预判继而预防和化解大多数的飞机的。当然2013自然也有“防不了”的时候,至少我的个人体会,面对不太差的对手,如果人家用了皇马巴萨,有大红C罗,本马,梅西,比利亚10分钟比赛,除非我防守态度非常端正,人家总会有传球断不了,飞起来不及防的时候,我觉得也算是可以接受的情况,毕竟现实中,不是每场比赛都会去碰皇马,巴萨,去对抗C罗,本马,这种碰皇马,巴萨的不真实频率本身也都可以算是实况足球的“非真实”性的写照,和我一直的观点也并不矛盾。

4.结合前面谈到13-14的飞机,我想说,飞机本身并不是太大问题,而是飞机或某一种打法对游戏对战打法和效果平衡性的影响问题,至少在13中,我不用费尽脑汁去想各种飞机怎么防(因为R3提前调度很方便),也不至于动辄就骂人家飞机如何无耻(最多是觉得有些无聊无趣),一来13飞机效果没那么明显,二来用那不勒斯或者拜仁尤文输皇马巴萨,我觉得本身也可以接受。而且在13中,很明显,除了飞机以外,其他的风格和打法效率也不算低,比如我13的头球抢点成功率和得分率相当高了(尤其对于不会用R3提前去抢点防守的对手而言),用传切控制+个人技术(这点其实也可以对比一下13-14假动作系统的直观性和实效性,很多人觉得14这个系统很“革命”,但其实可以说是完全继承了13的思路和逻辑,但是却没有发扬13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反而有些隔靴搔痒的感觉了)也能打出类似多特蒙德的一波流,或是94巴西足球的那种自然戏虐感。相比起R2兄所提到的13各种判定过强,我认为能让玩家体会到现实足球的某些神韵,让各种打法相对平衡,并且攻防两端的手段能够有相对应的克制方法(比如13的假动作,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会让对手有真正的硬直,只要你提前的预判和站位合理,几乎任何一个假动作都能化解,但同样,如果你的预判,站位和防守方法不合理,那么单是一次DOUBLE TOUCH便可以导致一系列的防守漏洞乃至最后的丢球),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13攻防体系各方面其实都“相对”比较严谨,同时又有相当的趣味性和写实性(我不强求真实性优先,但是能让人体会到伊涅斯塔双足的犀利,内马尔的灵动,或是伊布的全面强大,这些对于一款游戏而言,其实要比所谓的传切判定或者停球调整动作的完整性更有“游戏价值”)
作者: r2r2r2    时间: 2014-1-17 11:16
本帖最后由 r2r2r2 于 2014-1-17 14:45 编辑
其实是这样的,我不想伤及无辜,但是对于某些玩家的态度,尤其是急吼吼地掏了钱夸好的,事后又跑去 ...
mondrovic 发表于 2014-1-16 19:25

作者: r2r2r2    时间: 2014-1-17 11:27
本帖最后由 r2r2r2 于 2014-1-17 14:45 编辑

今回帖咋那费劲~~~
作者: r2r2r2    时间: 2014-1-17 11:31
本帖最后由 r2r2r2 于 2014-1-17 14:47 编辑
其实是这样的,我不想伤及无辜,但是对于某些玩家的态度,尤其是急吼吼地掏了钱夸好的,事后又跑去 ...
mondrovic 发表于 2014-1-16 19:25
~
作者: r2r2r2    时间: 2014-1-17 12:07
本帖最后由 r2r2r2 于 2014-1-17 14:45 编辑

回复 31# mondrovic


   今回帖咋那费劲~~~老是审核~~~
作者: 狂涂    时间: 2014-1-17 12:12
本帖最后由 狂涂 于 2014-1-17 12:22 编辑
其实是这样的,我不想伤及无辜,但是对于某些玩家的态度,尤其是急吼吼地掏了钱夸好的,事后又跑去 ...
mondrovic 发表于 2014-1-16 19:25


关于13的飞机,比如防守提前到位,防守队员和进攻球员对抗一下,然后被挤开,这就是无解的。无厘头的是,飞机球有时飘得很高,落地慢,即使防守球员早就预判到位,系统也会等着进攻球员的到来,然后挤一下。

14的飞机则是另一种形态,进攻球员鸡血前插,传球路线各个神一般,防守队员根本到不了位。

飞机是需要解决的,飞机的存在并不合理,说直白点,飞机的精准度,成功率是对贝克汉姆杰拉德的侮辱,再挫的球员也是神一般的长传。。。

另外13的各种判定也确实过强,比如远射,杰拉德随便撂,有空档基本不偏出就是进球,成功率太高,世界波在一场比赛中多次上演。

这是实事,也无需用14去比较。。。

关于2013是否是目前最好的一作,这个还真说不准,实况一直是在改进,但同时又有很严重的矫枉过正的倾向,以往不少好的方面,在13中被抹杀了。
作者: r2r2r2    时间: 2014-1-17 12:25
本帖最后由 r2r2r2 于 2014-1-17 12:35 编辑

回复 38# 狂涂


   是的,13的飞机基本就是飞了赛跑,因为速度根本就追不上,而且WE是以攻方有利为优先的~~~~14是因为加强了长传球的准确性,这个提高了中场大范围转移作用和更加体现站桩中锋作用~~~~
相对找飞机的准确也被强化了(算是附属负面效果,K社没能去平衡这点)就像14禁区内的裁判尺度统一成全场尺度(现实中也是裁判在范围内控制)造成小的R3推拽,X伸脚点球几率过高~~~这个也是R3,双X的附属负面效果,需要掌握平衡的一个度,参照尺度无非也是以现实中为基准~~~

PS:今回帖为啥总是提示审核~~~~~
本来码了老长文字回LZ结果各种发不出来~~~~:bz46:
作者: r2r2r2    时间: 2014-1-17 12:27
本帖最后由 r2r2r2 于 2014-1-17 14:42 编辑

回复 31# mondrovic


   今回帖咋那费劲~~~总是审核状态~~~~~~


作者: r2r2r2    时间: 2014-1-17 12:31
本帖最后由 r2r2r2 于 2014-1-17 14:47 编辑

回复 31# mondrovic
作者: r2r2r2    时间: 2014-1-17 12:37
本帖最后由 r2r2r2 于 2014-1-17 14:49 编辑
其实是这样的,我不想伤及无辜,但是对于某些玩家的态度,尤其是急吼吼地掏了钱夸好的,事后又跑去 ...
mondrovic 发表于 2014-1-16 19:25

作者: r2r2r2    时间: 2014-1-17 13:12
回复 31# mondrovic


   简单回下几个观点吧:
1.关于BUG(不合理现象):14门将与前锋的第二反应基本一样都有迟钝,门将最大问题在于被吊门时的站位问题。我觉相比14的门将问题引起的吊门成功率过高13里的中后场边路按死角的斜传穿透中场和后防,AI看着不理睬的问题要小得多。至少我觉得现实里吊门出现的频率也不是很低,但被这种穿透整个防线的地面直塞应该在高水准联赛里不太会出现的~~~

2.关于挤牙膏:14里禁区内的R3推搡或是X都很容易被吹点球,现实中这种动作在禁区内裁判会视尺度而判罚,通用动作在禁区外肯定会吹但进了禁区都要谨慎,这是现实中的支持度,而14里裁判判罚遵循了全场统一尺度,而这个现象我个人认为是R3,双X加入后的出现附属问题,平衡性没有调整好,而平衡性需要时间去调整,新加入的元素势必会破坏之前的平衡,在没有新元素+入时的老版本也是通过补丁来形成平衡性,牙膏就很正常了~

3.关于飞机:我不厌恶飞机本身,我对飞机的态度本来就是机会出来了该飞就飞,现实中的一种正常战术打法,我是厌恶那种一味脱离现实的无限一招流的飞机,因为现实是有体力耐力限制的,在WE浓缩的10中里这个体力耐力平衡的一直都不好,因为跑不死,不用像现实里那样顾及体能,相对15分的体能体现要来的好些~~

4.关于R3:首先R3的作用不是单一局限在防守时贴身推搡的作用,R3本身是调整身位作用,举个巴神思考人生被拉莫斯抢到身前断球的例子,虽然这个是个别夸张现象,但R3真正作用是要卡对方球员与球之间的这个空当,伊布不管你什么低级后卫被挤在身后,侧面你都拉不住,拉住也就犯规了,当你卡在这个球与他之间你就防住他了,14的R3能够实现这个的,以前的任何一作都没能实现,我个人认为这是14的一个质的变化。R3是类似篮球的篮板球争夺位置的作用,不在于推搡那一下~~

5.其他:14的单刀有人觉得门将第一下太彪悍,其实我觉得是射术问题(在射门前看看门将位置是不是在你射门球的飞行线路上,是的话被扑不奇怪,节奏调整轻微带动门将的,那么是你的一个轻微停顿都会提高进球几率,别一味起脚觉得顶级前锋就该进)再说远射也是同理,14的远射没有13那么高几率,相对我觉得14的几率更为贴近现实,世界波频繁就是射门集锦了,远射时的时机空当是否把握住也是提高进球几率的要素

PS:这大段文字我就是想到哪说到哪~~逻辑性就别深纠,凑合看吧~~

总之我对码字的观点是技术战术大于优缺点讨论大于对比谁优谁劣
作者: r2r2r2    时间: 2014-1-17 13:15
本帖最后由 r2r2r2 于 2014-1-17 15:05 编辑

这审核+上网抽,不是没发出来就是连发~~哎~总算是上来了,没让我白码这堆字~~:bz46:
宏观上我觉得说起来太飘渺,理解也费尽,我都具体到个例上去吧~~~
版主帮我清理下没用的楼吧~~~新开的帖子也没啥意义能掉就删掉吧,以为是我网问题回复不出来,结果又开了新帖,也3掉吧
都在这里讨论吧,单开了没啥意义~~:bz52:




欢迎光临 完全实况--足球迷的家 (http://bbs.winning11c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