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soN 发表于 2009-12-20 20:55 http://bbs.winning11cn.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玩的FIFA是99-01,主要是2000,那时候的Q就是直塞呀;2002改变了Q,我反而不适应了,就完全不玩了。
记得玩2000的时候,见人就马赛轮盘,全部晃翻 有了点新的想法。。。 本帖最后由 AlisoN 于 2009-12-27 19:21 编辑
回复 17# 安迪博德
我是2002开始认识fifa 99我也玩过,但是99太简单了,没什么印象,哈哈。
03开始“Q”就是fifa玩家的必修课了,QA+W 进球就是这么简单。
到了05 06出了个“自定长传”以及"Q"的性能和隐蔽性加强,只要能完成QA基本80%能进球了。
根本不需要带球。
反观实况,实况是一个需要带球的游戏,实况也不需要中场那就使得即使有“Q”也未必想fifa那样重要,所以一直没有重视或者说是忽略了“Q”的重要性,像我说的把传球、跑位的概念搞反了,
一味的强调“A”搞了5种类型出来结果现在还不是归一,还间接导致A变成BUG射的工具.直接毁掉08。
现在一些玩家甚至开始把,球员技能卡里面的All team Attack之类的鼓励队员跑位的技能关掉,以免因阵型压的太前而被打反击。
而且现在2010把交叉换位这个让AI跑位的利器也取消了,我都不知道要电脑怎么跑了。 学习.... 本帖最后由 welldonedone 于 2010-6-2 01:26 编辑
这是半年前的贴,当时就看过, 竟然不知所云,惭愧得很.
说说现在的想法: 1.AI的自动跑位 和被控下的AI跑位(也就是AI的被控跑位) 是两个大大不同的概念.
2.前者是模糊的, 后者才是可以把握的. 但没有发现固定公式,惭愧.
3. 正是基于以上两点,所以, 传球 和 跑位 的关系,就是一个鸡和蛋的关系,孰先孰后,分的请吗? 有必要分清吗? 应该是相互带动罢.
4. 4L的仁兄所言" 强弱边原理",以及 " 即时空档",仍然属于有效的模糊控制手段, 企图 在一个
动态的系统中寻找几个固定公式,可能会徒劳啊,呵呵.
5. 把 球 带起来 就能找到 传球 的机会, 把 球 传起来 就能找到 带球 的机会, 把两者结合起来就能找到 射门 的机会.这就是最好的跑位.(因为它可以创造射门的机会)-----------------这是目前本人最大的信条.见笑见笑.
PS: 没有研究FIFA, 只说实况. 以上第5 条,自己看了都觉得好笑,太空洞了,几乎就是言之无物,但就是心中越是没有条条框框的时候, 越踢得好,
怪哉! LS说得好! 把 球 带起来 就能找到 传球 的机会, 把 球 传起来 就能找到 带球 的机会, 把两者结合起来就能找到 射门 的机会.这就是最好的跑位——好! 这是半年前的贴,当时就看过, 竟然不知所云,惭愧得很.
说说现在的想法: 1.AI的自动跑位 和被控下的 ...
welldonedone 发表于 2010-6-2 01:16 http://bbs.winning11cn.com/images/common/back.gif
老帖了~~但思路仍然不变
“把球带起来就能找到传球的机会, 把球传起来就能找到带球的机会, 把两者结合起来就能找到射门的机会”
总局的不错哦。。。
可控制的AI跑位是有规律的~~前段时间有几个朋友M我问:“2过1后AI跑位方向的控制问题”
这个我记得以前在那个帖子里有具体说明的~~等会找找。。。
简单说:2过1后AI跑位方向的控制就是传球之前球员的面对方向。。。利用这点就可以有效控制AI跑位完成一些打法 回复 24# 大脚AK
有L键发动的2过1,确有点固定公式的味道,关键是发动2过1 的时机啊, 捕捉它就像是自我设套一样,哈哈.
其2,还有其他固定公式吗?只此一个了吧? 回复大脚AK
有L键发动的2过1,确有点固定公式的味道,关键是发动2过1 的时机啊, 捕捉它就像是 ...
welldonedone 发表于 2010-6-2 12:48 http://bbs.winning11cn.com/images/common/back.gif
应该有吧。。。我忘了~~很久没玩游戏了。。。
公式和方式是两种概念。。。我反正不喜欢“公式”。。。太约束了
页:
1
[2]